请回答2022,苦、辣、酸、甜

2022是个不寻常的年份,建国73周年,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来说,是个坎。大疫三年,全世界似乎都不怎么样,幸福的事都相似,不幸的事各有各的不同。

从金融市场,投资理财来说,如果是A股的股票或者基金,今年十一月份以前大多都是30%以上的亏损,更有甚者在50%以上。

全球资产配置来看,去年的当红炸子鸡越南的资产在一众大佬的追捧下,在新闻资讯的捧杀中,跌成狗;反而是印度市场成为了今年资本的避风港,真是不知道哪一片云彩有雨。

在去年互联网和在线教育受到打击之后,今年似乎蔓延到了整体的就业市场。特别是年轻人的就业,挺难的;与年轻人相比中年危机中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在今年的市场上似乎就更不受待见。想想今年世界杯后38岁的C罗也失业了,找工作的时候也是面对冷嘲热讽,大家心里应该也释然了。

以往资本支持下的互联网、在线教育、新消费甚至是企业服务赛道,一夜之间似乎都蒸发了;就连这些行业的投资人,也都摇身一变成了新能源、硬科技医药健康等等行业的猎手。以前有创意有想法名校光环大厂资历的创业者是香饽饽,现在谁家里有矿谁是抢手货。这世界变得真快。

这几年的餐饮行业、旅游行业受打击应该是最大的之一,大公司缩减规模,小公司可能就干不下去了。看到很多这些行业的朋友转行,有的去做自媒体,虽然苦,还是要往前奔,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这两年,消费和旅游行业的基金一直很差。新十条之后,看见光亮了,11月以后反弹,希望明年被疫情压抑的行业都能够反转吧。

2022年辣眼睛的事很多,2022想听辛辣的真话不容易。

先说俄乌吧,本以为俄罗斯砍瓜切菜一样,就把事情解决了。没想到竟然把战斗演绎成了一场战役,还是连续剧。到目前为止,这场争端最大的收益者就是大宗商品和美国,那些石油公司以及背后的资本。欧洲的公司和产业,在向美国和亚洲流动,这也正常,没有了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成本的优势后,资本就会流动。

能源成了今年投资市场的主旋律,连巴菲特老爷子都频频下注。看看国内的公募基金,今年的前三名应该都与煤炭相关的投资有关。还会再高吗?到了山顶,再走就只有下坡了。

颠覆我们三观的,还有今年的专家已经彻底变砖家了。中国人喜欢随大溜,或者说借鉴他人的做法,这也就是为啥小红书这种种草平台这么盛行的原因了。但有的时候,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专家有学识不假,可心坏了怎么办。

这几年倒掉的专家最先是那些基金经理,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基金经理只对基金的规模负责,至于基民赚不赚钱,那是后话。所以风格漂移挂羊头卖狗肉的,股票比例超标的,跨行业配置的现象屡禁不止。小作文都变成了营销工具,其实想想也是,你又没付人家投顾费用,人家干嘛又当爹又当妈呢?

接下来倒掉的是医疗行业的那些专家,无真相无数据无真话三无发言沦为鸡肋和讨伐的对象,说的话假的都令人发指,脸皮可真够厚的。

医药分家喊了很多年,看来还是不彻底,有的所谓专家与各种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说他的发言还能保持客观公正吗?很多行业趴在地上喘不上来气,核酸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也够辣眼睛的。

医生靠药赚钱,与基金投顾靠佣金活着,都不太靠谱,想要真话真的太不容易。从行业来看,要把服务和产品分开;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要承认服务的价值,才能有真话的服务。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状态下,学习交流还是重要的,三个臭皮匠远远胜过一个屁股坐歪了的专家。

这里说的酸不是核酸的酸,捅那一下顶多是身体上酸一下,今天说的是心酸。

今年英国女王和江主席这两个同岁的老人离开了我们,一下子很多旧的回忆涌上心头,为之一酸。

更为感动的,是普通人,是我们身边的人。

从年初到年末,年初因为封控,疫情的次生灾害发生不少。年底我们勇敢的放开,在与病毒的搏斗中也出现不少让人心酸难过的片段。

一粒沙,一座山,年轻人受苦或是老年人渡劫,真是一个让人无法面对的选择题,没有答案,没有对错,没有两全其美。

这种时候都没法看朋友圈,比起那种胡喷的负能量来说,这种软的更让人鼻酸。我们只能往前走,同时我们应该更科学更严谨的来应对与病毒的这场战斗。不要在这个时候才体会到,身体的重要性,平时加强锻炼,定期做好检查。

2022着实是糟心的事情比较多,让人开心的事情比较少,好像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赶在一起了。虽然大环境不好,但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积极的找出路,想办法,都在进行自救升级。

疫情中的年轻人,封控中坚持出差的人,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员工,寒风中保障物流运转的骑手,这些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复苏的底气。

中美竞争、世界供应链重塑,2022年似乎又是一个分水岭,从2018到2022资本市场似乎走了一个循环。

看似一样的时点,一样的政策刺激力度,一样的结构性行情,什么都没变,其实很多都变了;医药、科技的变化都很大。不变的似乎就是白酒还有张坤,又回来了。像张坤这种被骂到狗血喷头还依然一条道走到黑的基金经理真是少之又少了。

希望这四年一个轮回,埋下的是一个慢牛的种子,一个共同富裕的种子。

2022,虎年,着实没有虎虎生风,只有让人要疯。

2023,兔年,祝福大家扬眉兔气,更要宏兔大展。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9322.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2年12月26日 13:56
下一篇 2023年1月5日 13:24

相关推荐

  • 劳动力市场对股市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对股市的影响 8 月份的就业报告凸显了一个关键现实: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虽然总体数据似乎不错,但基础数据显示出明显的警告信号,表明工人需求正在放缓。投资者应该注意,因为就业与其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否认的。虽然经常被忽视,但正如我们将要讨论的那样,经济活动与企业收益之间存在着不可否认的联系。就业是消费型经济的驱动力。消费者必须先生产,然…

    2024年10月10日
    4600
  • 市场押注大幅降息,全球债券市场加速上涨

    市场押注大幅降息,全球债券市场加速上涨 全球债券市场上涨,因为交易员押注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将更积极地降息,因为人们越来越担心经济增长放缓的速度比几周前的预期要快。 短期债券(对货币政策变化最为敏感)领涨,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一一度下跌 19 个基点,至 3.69%,为一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在欧洲,德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下跌了类似的幅度,至 2.15%。 全球…

    2024年9月10日
    6600
  • 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收入能否为新的美国主权财富基金提供资金?

    布朗普的关税收入能否资助一个新的美国主权财富基金? 由美国环球投资者公司的弗兰克·霍尔姆斯于 2 月 10 日提供 如大家所知,市场不喜欢不确定性。目前,美国的贸易政策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尽管特朗普政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关税推迟了一个月,但对华商品的 10%关税已正式生效。此举令市场感到不安,许多美国企业和消费者都在疑惑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关税是一把双刃剑。…

    2025年3月2日
    2200
  • 中国的增长演变:全球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的增长演变:全球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其增长引擎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经济驱动力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和资产市场产生长期影响,因此有必要重新评估哪些行业和资产类别会从这些转变中获益或受损。 该国的总体增长贝塔系数(衡量其经济敏感度或与全球增长的关联度的指标)正在下降。这一趋势与日本在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初的经…

    2024年10月15日
    3700
  • 观察美国经济衰退时的7个思考

    作者:William Hester 近几个月来,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衰退前景的共识变得更加不确定。费城联储 (Philadelphia Federal Reserve) 表示,最近一项向经济学家询问下季度经济衰退可能性的调查显示,人们的预期从 2022 年底的 47% 高位回落至 34%。 不难看出为什么衰退预期发生了变化。从先行指标到同步指标的典型跟进尚未发…

    2023年11月7日
    136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