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跨周期和逆周期,不但会掉队还赚不到钱

最近的美股,随着圣诞的行情又开创了一轮新高,尤其是科技股、纳斯达克指数都创了新高。

图片

我们的中概股指数在2021年以来,已经回撤40%左右,很多的买基金的小伙伴现在是想进没钱进,想出不忍心割。从市值来看,苹果的市值大概为6个腾讯,差别真的有这么大吗?腾讯可是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啊。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以至于很多的投资大咖都折戟沉沙,很多的预测都大跌眼镜。做投资理财,很多的时候不能只看公司或行业的数据,这只是一方面。无形的手,特别是在特殊时期的作用往往会更强,不了解认识到这一点,投资理财是会亏钱的。

在2020年7月份的经济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跨周期。“跨周期调节”的说法首次提出是在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看看最近五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

图片

今年2021年的中央经济会议上,再次提到「跨周期与逆周期

图片

那到底什么是跨周期和逆周期,他们又都包括哪些实施的手段呢?

传统的宏观经济理论通常认为,主要的宏观调控工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对经济进行“逆周期”调节,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它主要包括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和政府投资。财政政策工具有收入政策工具和支出政策工具。收入政策工具主要是税收。支出政策工具分为购买性支出政策和转移性支出政策,其中,购买性支出政策又有公共工程支出政策和消费性支出政策之别。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窗口指导、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等。

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强调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度化设计,既熨平短期经济波动,又重视未来长波段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的有机协同,兼顾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从而更加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强调宏观政策更加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机制化,要求将政策意图更加清晰地传递到市场主体,稳定市场和社会预期。

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更加重视健全以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先行的系统规划设计,妥善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等中长期问题,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

跨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节相对,二者在调控目标、时间跨度、政策手段、实施方式等方面有所区分。在实践中,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互为补充,统筹服务于经济短、中、长期协调运行。

从调控目标看,逆周期调节聚焦短期周期性波动问题,跨周期调节剑指中长期体制性、结构性难题。“逆周期”调控的目的是降低传统经济周期的波动性,逆经济周期而动,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时积极托底,在经济发展过热时适度降温。跨周期调节旨在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老龄化、系统性风险等长期性问题,更加关注传统经济周期之上的长周期、大环境变化。

从时间跨度看,逆周期调节存续于短期,跨周期调节在长期内持续发力。逆周期调节追求短期效果,有相对成熟完备的政策目标,如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速等,调控结果便于观察和评估。跨周期调节追求中长期目标,如缩小贫富差距、促进人口结构均衡、化解系统性风险等,最终效果会在中长期显现,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特点。

从政策手段看,逆周期调节主要依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跨周期调节还需要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多项政策协同实施。从我国现有跨周期调节工具箱来看,既包含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人口政策、就业政策、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中长期调控工具,也包含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短期调控工具。未来随着跨周期调节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相应政策手段还将进一步丰富。

从实施方式看,逆周期调节讲究定向精准、灵活施策,跨周期调节要求顶层设计科学合理,稳定执行。逆周期调节实施的重点在于政策实施时间节点精准、力度合适,实践中往往因难以做到而留下诸多“后遗症”。跨周期调节实施的重点在于顶层设计的科学、合理,更加强调系统化原则,既需要多项政策组合实施、多个管理部门协同发力,也需要短期调控和长期调控的协调,如短期调控应为长期调控预留充足的政策空间。

参考文献:

王立勇,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副院长。《如何理解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

贺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跨周期调节”,如何理解?怎样实施?》

黄金组合本周操作:

操作时间2021.12.29

增加可转债10%,

降低港股基金10%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594.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12月27日 12:11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22:13

相关推荐

  • 为什么说写作是最被低估的投资技能?五点原因

    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需要什么?技术技能、情商和有意识的习惯之间的健康平衡会有所帮助。这个三足凳要求我们从知识和分析中获得精确性,从好奇心和纪律中获得视角,同时制定流程以推动我们充分发挥潜力。 投资界正在不断寻找新的工具来促进这一关键过程。但随着近年来金融界的技术呈指数级发展,最有价值的投资工具之一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写作。 清晰的写作和清晰的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2023年10月24日
    8800
  • 尽管存在波动性,为何您仍应进行投资

    当市场波动时(就像现在一样),投资者有时会感到不舒服。当您的投资组合暂时失去价值时,您可能会很想尝试通过停止常规投资账户存款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不幸的是,当谈到投资波动的市场时,感觉正确的事情往往是错误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向您展示为什么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继续投资很重要(甚至是有益的)。 在我几年前举办的一次投资研讨会上,我向观众展示了三张描绘不同市场行…

    2023年7月6日
    12400
  • 快与慢

    五一假期的时候,与家人一起去广东珠海玩了几天,度过了一个忙碌、紧张、愉快的假期,随之而来的是「每逢佳节胖三斤」的定律再次发威。加上广东的美食比较多,这回胖了四斤,回来以后要好好的撸铁还债了。 这一次在珠海有一次去老城区吃饭,叫了一个网约车。司机师傅是个帅哥,看起来也就25岁左右吧。交谈中得知,刚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刚来珠海不久,没有什么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一边…

    2021年5月20日
    39900
  • 退出才能获胜? 成功者退出的六个原因

    有时候,放弃是正确的选择,无论是离开一座城市、一段感情,还是,甚至是一份事业。 但作为一名高管教练,我发现大多数人在放弃职业生涯时都会遇到重大问题,即使是那些已经变得陈旧且没有成就感的职业。在我们应该认输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坚持很多年,甚至几十年。 为什么? 原因有无数,但我在实践中遇到最多的是以下几个: 没有人愿意被视为失败者。毕竟,成功者永远不会放弃,放弃…

    2023年9月4日
    10900
  • 阳光灿烂的日子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暑假,一个是因为暑假比较长、玩起来过瘾;一个是天气适合出游,寒假天寒地冻,又要过年拜年,反而觉得缺少了一些自由。 今年的六七月这个暑假,除了孩子们高兴,我想作为投资者也是高兴地,毕竟久旱逢甘霖,过去的一年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感觉就像游泳扎了一个猛子,游了好久才终于浮出水面。 4月份,如果说是一个底部的话,5月份开始了陆续的反弹,六七月政策的力…

    2022年6月6日
    361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