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离职了,你的基金还好吗?

北京,2021年的雪似乎比往常来的更准时一些,似乎对这个冬天更应景一些。在基金的圈子里,也是寒意满满,离职似乎是对这个冬天表现出的一点点敬意。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来自149家基金公司的282位基金经理离职,超过2015年同期的279位,为历年同期最高。

看今年的基金经理离职阶段性数据来看,截至3月底有30位,6月75位,8月200位,11月还没过完,就到了282位。

图片

2015年,市场遭遇极端行情,同期有279位基金经理离职;2016年至2019年,同期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分别为137人、146人、159人、206人;2020年,基金经理变更异常频繁,同期有227位基金经理离职;而今年以来离任的基金经理数量同比增幅达到了23.35%。

今年以来,这样的新闻似乎也不是只有冬天才有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自中国基金报的报道,采访了一个基金经理,给出了一些答案。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创历史同期新高,对此,沪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投研总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行情因素,为了获得一个更高的薪资,很多基金经理会选择在业绩高点时跳槽。经过2020年的行情高点,今年迎来了离职高潮。第二是基金行业的分化。近两年,行业大发展,基金公司之间分化非常大。不在头部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很难分享市场红利,于是想跳去头部或者排名更靠前的公司。另外,大中型基金公司预算充裕,开出更高的薪酬招人,这对小公司的基金经理来说吸引力非常大。第三,外资、银行资管进入公募业,带来新的人才需求。第四是市场结构出现变化,银行、地产等传统蓝筹股出现了很大的回调,而TMT、新能源、周期都有很大的涨幅,一些公司为了迎合市场风格,扩招TMT、新能源的基金经理,大公司也会设法挖人来优化人员结构。第五,现在对基金经理一拖多有限制,尤其主动管理型基金,一些有需求发更多基金的公司,就要找更多基金经理。

其实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很多,上面的这个说的复杂了,而且大多数是「洗地」为主,难免有开脱之嫌。马云说过,员工离职无外乎是钱没给够和受了委屈这两条。公募基金也是如此,要不是干的不顺心,而且今年虽说市场不好,但是外资、理财子这些都在招人,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拍拍身上的灰尘,挥挥小手,就走人了呗。而且年景不好,基本上还都是6月份之后,拿完去年的年终奖再走。

去向其实也比较简单,要不是其他的公募,要么是奔私,要么是资管的圈子,要么就是退出这个行业了。

图片

我们今天不展开讲离职的原因,因为作为韭菜,我们为年收入上百万甚至千万的基金经理操心,那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我们主要说说,我们的基金换了经理,我们该怎么办?

1、要说换基金经理这个事,其实也是挺卷的。一般是大公司比小公司宽容,外资比内资宽容。如果是业绩不达标,那么基本上两年就被GG了,小平台可能更快一些。

所以我们买基金的时候,要做到事前防范,就是买大平台的基金,买一些相对稳定的产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量的话,要不要买超大规模的产品呢?比如今年的朱少醒、刘彦春、张坤的业绩都很一般,谢治宇还凑合,董承非干脆离职了。规模确实是我们普通投资者需要考虑的一个指标,这也是基金经理难逃的一个怪圈,可能说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就是这么个意思了吧。所以在选择的时候,现在比较流行一些中生代的基金经理会好一些,因为这个基金他们确实还是在参与,而不是挂个名而已。

2、换基金经理这个事,还得区分一下基金的分类。比如是主动管理的,还是被动的,是权益的,还是债的。如果是被动的,比如是指数型基金,那换了基金经理影响应该也不大。不过这个还分怎么看,在中国我们指数基金跟踪的偏差率基本都够养鱼的了,这个现象还是个普遍现象;如果在外资基金的那里,可能就得换人了,不过国情如此,加上卖的好,也没有人会苛责。

如果是主动管理的基金,那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了。不同基金经理的风格操作,对于基金的业绩影响还是蛮大的。通常来说,基金经理的能力强,经验丰富,这个基金的表现就会更好一些。

如果一只基金一个年富力强的经理走了,换来了一个小年轻,我们大概率就要注意一下了。就拿董承非这个例子来说吧,他离职后,产品增聘了谢治宇、乔迁,来共同管理,这也是为了不发生大规模的赎回,只能找更强的来接手,或者说至少是过往数据表现更强的吧。

3、要看离职原因。不过现在一个是基金公司都学聪明了,原因大多都是「个人原因」,这样既保护了公司,又保护了基金经理个人。所谓的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那我们投资者,我们韭菜怎么办呢?其实还是可以得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如果是高升了,公司内部的高升,或者跳槽到其他基金的高升,那么一般证明这个基金的管理还是得到认可的。如果是去了更小的平台,那么可能这只基金我们只能赶紧换掉了。

4、经理离职,什么时候换掉这只基金?我们不妨观察3个月左右的时间,看看指标是不是下降的比较厉害。不过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大多的时候,如果是师傅带徒弟,师傅高升了,把衣钵(产品)传给徒弟来管,或者是师傅有了更好的去处的话,基金一般都会提前做安排。比如增聘或者共管一段时间,提前适应过渡。其实在增聘的时候,我们作为投资者的就要注意了,把这个基金列入观察列表仔细考察。

以弗里曼的经验来说,基金经理这个行当是比较个人的,绝不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职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典故也是时常在上演的剧本。

本周操作:

操作时间2021.11.16

降低医疗基金的仓位,占总仓位10%

替换新能源基金一只,因为基金经理的变化,占总仓位10%

增加纳斯达克100指数仓位,5%

增加军工仓位,5%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7096.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11月21日 11:06
下一篇 2021年11月25日 14:30

相关推荐

  • 美股硬着陆、软着陆还是根本不着陆?

    股票和债券市场通常受到全球事件以及经济健康和方向的影响。鉴于全球健康大流行、乌克兰战争以及美国 40 多年来的最高通胀,这在过去几年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最近的倒闭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这是可以理解的。这种动摇的信心会导致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和恐惧增加,并在投资市场中引起连锁反应。 虽然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几个月前有所放缓,但许多人仍然担心利…

    2023年6月7日
    38200
  • 移民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移民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作者:Lance Roberts,2024 年 4 月 17 日 移民问题是否是劳工统计局 (BLS) 的就业报告继续与主流经济学家的估计相悖的原因?随着美国南部边境涌入大量移民,许多人都在问这个问题。与此同时,许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继续抱怨无法获得工作机会。正如CNBC 最近指出的那样: 从纸面上看,就业市场看起来稳健。根据政府数据,美…

    2024年5月22日
    3100
  • 固定收益展望:等待降息是值得的

    关键要点: 市场推迟了降息的时间和步伐,但这也为锁定固定收益的诱人收益率创造了新的机会。 核心通胀正在接近央行目标,而对政策行动滞后的认识应该会引导主要央行走上降息之路。 固定收益市场普遍反映出软着陆的趋势,投资者应该寻找那些有价值但又不会在硬着陆中遭受严重打击的领域。 有一个著名的笑话,讲的是一名在爱尔兰迷路的游客向当地人询问去都柏林的路。当地农民皱着眉头…

    2024年7月27日
    2600
  • 2025 年美国股市和经济展望

    由 Liz Ann Sonders, Charles Schwab 的 Kevin Gordon, 12 月 11 日 24 日 我们常常嘲笑关于“市场厌恶不确定性”的评论……仿佛曾经有过确定的时期。但当我们为 2024 年画上句号并展望 2025 年时,这次的不确定性或许超出了常态的范围。 祝你弄明白这个 当选总统特朗普的政策提案一直引发激烈辩论,但围绕这…

    2025年1月1日
    2400
  • 房子、车子,谁才是消费一哥?

    二十一世纪结婚三大件是什么? 有人说是房子、车子和票子,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现在年轻人结婚,家里给准备的硬通货也无非是这三样最为普遍。结婚、生子,家庭的消费支出,特别是年轻人的家庭消费支出是最为旺盛的,也是一个国家消费的主力人群。 最近的股市也反应出来了这一点,房子和车子较起劲来了,大有争消费一哥的趋势。 昨天,6月29日,这种对比达到了一个非常鲜明的程度,…

    2022年6月30日
    365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