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的一季报出来了,应了那句老话,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我们要做的只有拥抱变化。

敢于调仓的基金经理业绩都不会太差?
如果说去年是结构化行情的极致演绎,那么今年最大的结构化就是变化,唯有变化是不变的。去年靠着能源煤炭登顶的基金经理,今年早就不见了踪影,虽说前几个月似乎还有人采访新科状元,今年的配置方向。「依然还看好能源方向。。。」,结果不言而喻,脸都被打肿了。
如果说今年到现在为止的行情,就是个反复横跳的行情。赚钱蔡总,不赚钱蔡狗的蔡经理,在今年强势回归,一季报出来后,前十大重仓股票换了八只。相比较这个力度来说,弗里曼还是保守了。
20230301的前十大持仓

20221231的前十大持仓

由以上持仓分析可知,除了中微公司、沪硅产业以外,其余的八只全换了。从重仓半导体,到重仓了人工智能。
数据是滞后的,有的时候也是会骗人的。按照今年的变化幅度,人工智能在四月份又进行了分化,算法、算力、内容三个分支,算法已经开始掉队了,或者说A股还没有真正的大模型标的。

实时估值数据上蹿下跳,基民晕头转向
在四月份,很多主动管理型基金的估值简直是上蹿下跳,而这不是行情带来的结果,而是由于基金经理在悄悄的调仓。
你也许见过,你持有的基金或者关注的基金实时估值,本来以为大跌要加仓,结果买了之后当天却涨了。精心设计的网格策略失效了,逢低布局的节奏打乱了。原因都是来自于实时估值在这个月,已经找不到北了。由于频繁的调仓,超高的换手率,让估值系统很难反应过来,所以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有点摸不着头。
借用一下数据宝的数据,大家可以看一下今年估值误差的上升情况

历年换手率与收益关系

是不是要提高换手率,或者说缩短组合再平衡的周期,与市场的一个判断有关系,就是今年的主线是不是很明显。弗里曼对于今年的判断目前来说偏向没有什么风格,也许快进快出才能有好的收成。不过今年的变化很快,现在呈现的结果,下月也许就不一定了。
在高换手率下,现在人工智能这么火爆,量化基金真的迎来了丰收年?
如果依据基金经理是不是采信数据作为依据来判断,那么大家都会看。但是究竟是相信数据多一些,还是相信主观多一些,这个不一而足。
在这种快进快出的行情里,模型、数据的作用无疑是提升了,有的时候变化都来不及用语言和我们所学的知识体系来解释。
没有风格也是一种风格,没有感情的杀手,这些都是对于量化基金的评价。今年我们每个人都要抛去执念,拥抱变化,方能与时俱进。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59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