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山与资本市场

图片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单身的时候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那个时候的消费虽然也不少,但是有了娃才知道,那个支出简直是几何级数的上升。

北京有个蓝色港湾,号称遛娃圣地,据说刚开的时候也是名不见经传,没啥人气,我记得最早去的时候索拉纳那个楼里还是空空的,好像有卖珠宝的还是服装的。

近些年人气爆棚,从婴幼儿的用品,到培训、早教,要什么有什么,如果手里不推一个婴儿车,周末去蓝港好像就是一个另类。爸爸妈妈还会睡眼惺忪的看着你,好像在说「单身狗没事来这凑啥热闹啊」。

母婴、孩子、教育拯救了不少的公司,养活了很多的人,同时也让家长这个群体的钱包更空了。

围绕孩子的消费绝对是覆盖了最有消费能力的人群,现在线下的业态里,哪个不跟孩子沾点边,不要说过的不好,甚至都开不长久。

说起当今老百姓的痛,有个三座大山的说法,医疗、教育、房子,这也是我们日常花钱的大部头,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开支。

这几天中央双减政策的落地,教培行业瞬间崩盘,业界一片哀嚎,不过在弗里曼看来,这些都是暂时的阵痛,对于长期来说,就是看能不能执行且坚定的执行下去,那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图片

看到这个说法怎么感觉似曾相识呢?其实国家在2020年9月份出了一个类似的法律(征求意见稿)

图片
图片

是不是感觉一脉相承?

再来看住房方面的政策

也是2020年9月,央行、住建部与12家房企座谈,提出融资“三条红线”,9月在12家房企试点实施,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监管部门要求试点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负债目标。

“三条红线”,即是:

一是剔除预售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二是净负债率大于100%;

三是现金短债比小于1。

监管部门根据房企踩线多少,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档管理,假如开发商踩中三条红线,就不能再扩大借钱的规模;假如踩中两条,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假如踩中一条,增速不得超过10%;假如一条也没踩中,不得超过15%。

图片
图片

关于医疗的改革其实也一直在进行,不过由于疫情的原因有一些拖后,但是并不影响大的方向和进程。目前 ,我国医疗改革面临卫生保障覆盖率低 ,资源分布不均 ,初级医疗服务滞后 ,药费居高不下 ,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191个成员卫生总体绩效评估排序中,中国仅列144位;在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的评估排序中,中国列188位,即倒数第四位。虽然这是多年前的一个排名,但是与我们的国力发展水平是极不相称和不协调的。

医改主要有几个方面,医疗制度、医疗保障体系、药品流通。

图片
图片

虽然不像教育、住房这两个领域有连续的政策纲领性文件出台,但是医疗改革的迫切性也很高了。

比如这两年频频在顶层讨论出现的英德模式,比如已经出台的4+7政策等等。新冠疫情的爆发,结合国内国外的表现,似乎对我们的医疗体系和制度是一个考验和检阅,看看外面英、德、美、日的医疗保障体系,似乎也有了孰优孰劣的答案。

图片
图片

2021年习大大在天安门广场庄严宣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图片

2035年愿景目标,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图片

教育、住房、医疗三座大山就是收入水平提升的拦路虎和绊脚石,而且还影响我们的消费水平,老百姓没钱花,有钱了不敢花,这样对于我们的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必须要解决这几个绊脚石,解决后顾之忧,促进消费,这样有利于构建内循环的体系。

图片

在这里再说说资本,资本是产业催化剂,但是资本是逐利的。我们前面看到,教育、房产都在严格的限制资本的流入,甚至是融资上市,医疗这一块情况可能要复杂一些,药品的研发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还略有不同,但是医疗保障体系以及普惠型医疗这个基本盘对于资本应该也会有规定。

过去十年是移动互联网的大年,VC、投资机构、甚至是股民都被流量思维给绑架了。看什么都要入口,看什么产业都要卡位。但是在一些民生的关键领域,衣食住行的关键领域,妄图还要卡脖子似的来卡位构建壁垒,这是不现实的,也将是十分危险的。弗里曼认为这不是一个国进还是国退的问题,而是一个普惠基本盘的问题,一个关乎社会稳定发展的问题。要区分普惠和盈利性机构,要区分国有和民营机构覆盖范围人群,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健康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实我们做的医疗和环保也是某种程度的还债,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问题,原有的模式不能持续了。所以当下,科技会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的竞争是现代国家间的战争,这里面会有大量的资本的涌入。

小康之后,人均收入如何提升的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以前强调的是最低工资,工资性收入,但是今后财产性收入将会是推动我们收入增长的更重要的一个引擎。以前我们的收入结构是哑铃型,也就是两头大中间小,这样很不稳定;以后我们要建立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也就是国外所说的中产阶级,这样变成纺锤形,就会稳定许多。工资的增长其实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手心手背都是肉,政府也为难。企业成本高了,甚至撑不下去了,涸泽而渔对于就业以及收入的长久发展反而是不利的。他山之石,就是提升我们的财产性收入。

未来十年,年化15%,翻四倍,也许你真的可以!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5369.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7月26日 10:16
下一篇 2021年7月30日 10:31

相关推荐

  • 主动基金还值得持有吗?

    这两年的市场一直不怎么好,就连基金经理也都跟走马灯似的来回切换。最新的是农银汇理的赵诣。 但是这个事有点奇怪,怎么说呢,吃相有点难看。 3月22号,在农银汇理没发公告的情况下,赵诣要离职的新闻就满天飞了。并且给出了明确的去向,泉果基金。 咱们先不说这一跳是好是坏,单就说没发公告,就发新闻的这个动作来说,就让投资者有点不爽。把持有人当成什么了?连糊弄一下都懒得…

    2022年3月28日
    36801
  • 在波动的市场中依然有效的五条金融格言

    有时,最好的、最严格的财务建议是如此显而易见,以至于成为陈词滥调。然而,当市场动荡加剧时,投资者往往最终会放弃同样的建议。为什么断线?让我们来看看五条最熟悉的金融格言,以及为什么它们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你没有计划,你就计划失败。 没有风险,就没有回报。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低买高卖。 坚持到底。 我们将依次探讨每个问题、如何实施它们,…

    2023年7月1日
    24400
  • 现在VS.未来

    在我们平时的投资行为中,投资现在还是投资未来,是一个经常性的议题,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各有各的说法。 有的人说,应该把握当下,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赚钱了,就要落袋为安。 也有的人说,我们应该目光长远,不要做井底之蛙,要有长期的战略思维,长期投资,投资理财是一辈子的事情,着什么急呢?巴菲特芒格都九十多了,几十年如一日的还在耕耘呢。 其实我们说的现在…

    2021年7月12日
    29100
  • 尽管存在波动性,为何您仍应进行投资

    当市场波动时(就像现在一样),投资者有时会感到不舒服。当您的投资组合暂时失去价值时,您可能会很想尝试通过停止常规投资账户存款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不幸的是,当谈到投资波动的市场时,感觉正确的事情往往是错误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向您展示为什么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继续投资很重要(甚至是有益的)。 在我几年前举办的一次投资研讨会上,我向观众展示了三张描绘不同市场行…

    2023年7月6日
    12500
  • 目前股市有多便宜或多贵?

    我从来都不太喜欢金融术语,因为大多数时候它是用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帮助他们理解你在说什么。 这是一个对我来说从来没有多大意义的行话——公允价值。 我们的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公允价值是 4,357 点,基于废话、废话、废话。 公平相对于什么?历史数据?其他市场?收益?销售量?自由现金流?利率?泰勒·斯威夫特演唱会门票价格? 试图确定公允价值的问题是有…

    2023年6月29日
    17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