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还是开车?

图片

以前都说开宝马坐奔驰,说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喜欢开车,有的人喜欢坐车。开车的追求操控性的体验,驾乘的乐趣;坐车的追求舒适性,还有效率,在车上可以打个盹,办个公之类的。

似乎在投资理财里也有很多跟车、交通相关的比喻,比如指数叫红绿灯,直播叫发车,跟投叫上车,弃组合叫下车,都是满满的黑话。

做了理财有了一定的年头,接触的人多了,还有一个感触,就是成熟一些的人往往喜欢坐车,年轻人喜欢开车。就好比一个老头如果骑着一个杜卡迪在飙车,那肯定被人骂老不正经;如果一个年轻人开个奔驰往往会被认为是司机,尤其后座再拉两个同事的时候。

图片

2021年已经过半,大家也要盘算一下手里基金的收益了,赚了还是赔了,收成怎么样?

很多投资者手里大多有很多明星基金公司的产品,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我们之前在「戒律」里面说过,不要追赶流行,但是我们购买基金的平台往往在最显著的位置来推荐,,什么「金选」、「优选」之类的,有的小伙伴还是会进坑。这也是基金理财里面一个有趣的问题,曝光多的会被很多人记住,往往规模还会增加,不管是美名还是恶名。

我们今天来说说基金理财里面的坐车和开车。

基金的车不好开,做一个基金经理往往需要十年以上的专业的经验的积累和沉淀,但是我们自己可以开基金组合的车,也就是通过资产配置来提高我们的风险收益,让我们在承担了同样的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把我们的利益最大化。

我们都知道基金的底层资产是股票,一些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基金经理日复一日的管理着这只基金,闪转腾挪,创造收益,管理风险,好比是一个司机在开车。那我们投资者呢?好比是坐在后排的乘客,如果是公募基金,这个车可能是个公共汽车,或者是火车,反正人比较多就是了,如果是私募,那就是个小汽车,开的快点。

对于股票或者股票ETF的投资者来说,投资者自己就是司机了,就像是一个基金经理在开车一样的,但这个车上往往只有一个人,既是司机又是乘客。

图片

那在投资理财里应该开车还是坐车呢?

这个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主要是看下面三点来权衡,因人而异。

  • 1、看看自己在学习理财投资方面的兴趣

有的人一看书就头疼,一看新闻就想吐,看了半天也不知所云,把上学时候做数学卷子的梦魇都给勾搭出来了。这就得不偿失了,这样的话,还是算了,踏踏实实坐车。

  • 2、看看自己的时间是不是充裕,

基金经理有的时候在一个事情上判断也会失误,比如巴菲特也会错失机会,但是人家是专业的。什么是专业,就是每天至少有8个小时来做这个事情,如果你平时还有本职工作要做,又要带娃,又要社交应酬,每天还是要睡觉的吧?每天的8个小时从哪里来?如果时间不充裕,那还是踏踏实实坐车。

  • 3、看看理财的规模。

有的人说金融行业的人比较势力眼,总是盯着有钱人,老百姓的理财需求明显更多,更需要服务。这个话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现在发展普惠金融也是在往这个方向来走,新的财富管理方式下,对于普通百姓的服务也会越来越健全和优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钱的多少管理起来的难度是很不一样的,钱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往往需要专业人来做专业的事,这个是规律,也是现实。

图片

那开车和坐车从最终的风险收益上来说孰优孰劣?

这个事情似乎也要来区别对待。

1、成本的角度看,从短期来说开车会节约成本;从长期来看,坐车性价比更优,更省钱。

2、风险的角度看,开车的人肯定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最清楚的,找个司机也会问你是需要开快点,还是平稳一些;但是从执行的角度来说,人往往对自己是很宽容的,而司机的职责是开车,工作关系,相对来说对于风险匹配的执行是相对严格,甚至是机械的,这也就保证了与设定的风险不会偏离很大。

3、收益的角度看,不管开车还是坐车,最终的目的首先是要到达,安全到达。其次是追求节约时间,路途的风光舒适度等等。有很多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做出很优秀的业绩,很多的投资的大神,但斌、林园也都曾经出身于个人投资者,也包括徐翔。但是相比较来说,大多数自己开车的,不是小剐小蹭,要么就是翻车了,进坑成了韭菜。

图片

开车和坐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近些年被动投资大行其道,ETF基金、指数基金特别的火爆,其中的一点就是低成本。这个好比是自己开车,把资产配置的权杖交给了投资者本人,省的我开车开不好总是哔哔我,你行你上的节奏。但是这里面每个投资者面临的是持续学习的一个环境,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对于资产、对于市场,还要勤于思考,善于反思。其实被动投资对于投资者的要求是更高了,而不是降低了。世界上并没有躺赚的好事。

2、如果坐车,如何选择何种的交通工具,是打出租车,还是公共汽车,还是地铁,或者是包车。这个由于场景和需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选择。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私募、公募、银行理财,选择资产配置的方式,从自己的风险水平出发,是正确的途径。

3、坐车怎么选司机呢?买基金怎么选基金经理,这个话题我们讨论了很多次了。首先人无完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与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专业不同。你看看自己能达到完美的程度吗?如果不能,你要求这个世界的其他人是完美的,那就是个白日梦。

司机要选一个能够理解我们,并且与自己合得来的,俗话说能说话的司机。有些事情沟通其实蛮重要的。至于说这个司机是经常与我们意见相左好,还是与我们非常的一致好,这个弗里曼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有人相信「忠言逆耳」,有的人喜欢「心有灵犀」。你喜欢一个关键时刻给你不同意见给你把关的人,还是喜欢一个在抉择时刻能够与自己站在同一个立场来思考的人呢?

图片

还是说回我们的基金理财吧,很多的基金经理,往往是开始相中的时候都很合拍,一见钟情觉得哪都合适,想法简直出奇的一致;后面时间长了,要么就是该赚钱的时候赚少了,该避开的坑进去了,最终就相忘于江湖了。赚钱的时候是「蔡总」,亏钱了是「蔡狗」。

还是那句话,最终评判一个司机好坏的,应该是是否完成了目标,安全到达。基金经理呢?就是保持基金风格的稳定,回撤小,夏普高,收益相对市场来说在排名靠前的位置。市场平均赚5块,他赚6块;市场平亏亏5块,他亏3块,这就是好经理,超越市场的平均水平,而且能够长时间的超越。

2021年的半年报快出来了,最近这半年很多基金经理老司机管的基金,收益似乎都很一般。朱少醒、谢治宇、刘彦春还有张坤,半年报是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看看他们自己怎么说,我们过一段时间,继续我们「季报拆读」第二季。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弗里曼,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5323.html

(0)
打赏
弗里曼的头像弗里曼管理团队
上一篇 2021年7月18日 11:00
下一篇 2021年7月22日 10:03

相关推荐

  • 「反思」人与机器

    今年量化特别火,年初的管理期货,年中的量化策略基金业绩都很不错,新发的产品卖的也挺好。到了下半年机会依然不少,据说有的头部私募在香港做股指,翻倍都是小儿科,十倍是起步。我们今天不谈策略,说说人与机器的故事。 我们讲的没有「西部世界」那么写实,也没有「失控玩家」那么激烈,就是身边的小故事。 前几天去理发,洗头的小妹、理发师、收银,三位一体的轰炸。本来剪个头发是…

    2021年9月27日
    34500
  • 时间的金钱价值

    “时间的供应完全缺乏弹性。无论需求多高,供给都不会增加。它没有价格,也没有边际效用曲线。而且,时间是完全会消逝的,无法储存的。昨天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再也不会回来了。因此,时间总是非常紧缺。” 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当我二十岁出头到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时间管理”似乎是每个人都会挂在嘴边的词之一。我记得我的一位雇主派我去参加许多课程来学习如何做到…

    2023年11月15日
    17500
  • 阳光灿烂的日子

    小的时候特别喜欢暑假,一个是因为暑假比较长、玩起来过瘾;一个是天气适合出游,寒假天寒地冻,又要过年拜年,反而觉得缺少了一些自由。 今年的六七月这个暑假,除了孩子们高兴,我想作为投资者也是高兴地,毕竟久旱逢甘霖,过去的一年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感觉就像游泳扎了一个猛子,游了好久才终于浮出水面。 4月份,如果说是一个底部的话,5月份开始了陆续的反弹,六七月政策的力…

    2022年6月6日
    36800
  • 快与慢

    五一假期的时候,与家人一起去广东珠海玩了几天,度过了一个忙碌、紧张、愉快的假期,随之而来的是「每逢佳节胖三斤」的定律再次发威。加上广东的美食比较多,这回胖了四斤,回来以后要好好的撸铁还债了。 这一次在珠海有一次去老城区吃饭,叫了一个网约车。司机师傅是个帅哥,看起来也就25岁左右吧。交谈中得知,刚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刚来珠海不久,没有什么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一边…

    2021年5月20日
    40300
  • 为什么说写作是最被低估的投资技能?五点原因

    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需要什么?技术技能、情商和有意识的习惯之间的健康平衡会有所帮助。这个三足凳要求我们从知识和分析中获得精确性,从好奇心和纪律中获得视角,同时制定流程以推动我们充分发挥潜力。 投资界正在不断寻找新的工具来促进这一关键过程。但随着近年来金融界的技术呈指数级发展,最有价值的投资工具之一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写作。 清晰的写作和清晰的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2023年10月24日
    92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