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交了15年社保可以领多少养老金?
-
法律主观:
什么是 养老金 双轨制?为什么养老金双轨制一直饱受争议?养老金的改革迫在眉睫,那么关于养老金双轨制您又了解多少呢?如果您想更清楚的了解现阶段养老金制度问题,那么本文关于养老金双轨制的解释介绍对您了解 养老金政策 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小编祝您阅读愉快! 养老金双轨制概念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00%~500%。 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收入替代率,已经远远超过80%,据网上披露的资料,高达92%-107%。但是, 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却呈现逐渐走低的趋势,从改革初期的60%多降低至40%左右的低水平。 显然,养老金替代率降低至40%左右,已经严重低于正常水平,说明企业的养老保险改革出现了严重问题。多年来,这种替代率超低的现象一再向我们发出种种警示。 首先,40%替代率警示我们,职工退休后养老金收入不到在职时工资额的一半,生活水平出现大幅下降。从全国范围看,它意味着退休人员收入水平大幅低于在职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 平均工资 37147元,月均3096元。弯宏腊而2010年全国企业养老金月平均水平仅为1300元。据此计算出的2010年全国企业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仅为42%。我国劳动收入占比连续20多年下降,本来在职时工资就很低,退休后养老金替代率又大幅降低至40%,可以想见他们的生活保障水平太低了。 其次,养老金40%替代率,养老金收入仅有人均1500元,警示我们企退职工的人均总收入已经远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成为城镇中的低收入群体。据新人社函〔2011〕204号文件公布,2010年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9109元。而据人社部宣布,2010年经过六次连调,企业养老金月人均1300元,年人均15600元。二者相比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9109元,比企退职工年人均总收入15600元高出3509元,超出22.5%。这就是说,企退人员平均年收入已经远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仅相当于后者的81.6%。表明企退职工已成为城镇中的低收入群体,沦为 贫困 一族。 第三,40%养老金替代率警示我们,我国的养老保障水平已经远远低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有关资料显示,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目前规定,养老金的最低替代率为55%。78%的国家已超过60%,低于40%的只有海地(33%)一个国家,替代率在40%的也仅有6个国家。这说埋滑明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不仅已经远低于《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的55%的最低替代率,对照我国人均高达28%的世界最高缴费率,不难发现实际替代率水平已居于世界160多个国家排名的末位。 第四,与我国的高缴费率对照,40%替代率警示我们,养老金水平竟然只达到按缴费水平应达到的替代率水平的一半。我国的缴费率畸高,列世界180多个国家之首。按规定职工个人缴费8%,单位缴费20%,合计缴费率达28%。三比一的供养比(三人缴费供一人退休费用),三人的28%合计,缴费率达到84%。根据缴费率和供养比,合理的养老金替代率应该达到84%,而实际只有40%左右,说明替代率仅有合理的替代率的一半。这是一种极不公平极为反常的现象。 第五,对照改革前企业退休费替代率的水平,40%的替代率警示我们,养老保险改革以来,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改革前企业实行现收现付的制度,职工不缴费,工作满三十年退休时可以拿到退休前工资的90%,保证了他们退休后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好绝肢的保障。然而养老改革后,缴费负担加重,替代率反而由改革前的90%大幅下降至40%左右,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出现大幅下降。很明显,这是有违养老制度改革的初衷的。
法律客观: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年前 -
社保至少交15年到退休的年纪才可以拿退休金。
1、如果有单位,即使缴满15年,但职工还未退休,企业还得继续缴费,直至退休;个人缴纳社保的话,可停缴,也可继睁察尘续缴纳。
2、根据当地政策,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
3、养老保险必须缴满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15年,到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没巧遇(延迟退休除外)。
交满15年社保退休能领多少钱的计算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悉禅+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7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2年前 -
法律主观:
一、社保交满15年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滑宴搭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2、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存额÷120如果有单位,即使缴满15年,但职工还未退休,企业还得继续缴费,直至退休;个人缴纳社保的话,可停缴也可继续缴纳,根据当地政策,肯定也是继续缴纳好,养老保险是祥梁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缴,将直接影响到退休后养老金待遇。二、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65岁退休的话,还可以领退休金约20年(前提是活到85岁)。三、影响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1、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3、个人账户储存额。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信拿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年前 -
社保交满15年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每个月交1300元养老保险,退休后也就能拿1300元吧,如果是男的退休工资可以达到1800元,因为男的工龄长,交保险年限多,所以开退休金多! 每月交1300养老金+退休能拿多少 你好! 每个月交1300元养老保险,退休后也就能拿1300元吧,如果是男的退休工资可以达到1800元,因为男的工龄长,交保险年限多,所以开退休金多!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55岁为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游戚×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行磨塌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档圆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2年前
-
法律分析:
影响养老金金额的因素主要有缴纳社保的年限以及当地人均工资的高低,还有个人缴纳社保的基数。如果当地月平均工资为700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缴费15年,退休后每月大概可以领到的养老金为1050元。交满15年社保退休后每个月都可以领取退休金,月养老金=基答答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20%;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存额÷120。是最低缴满15年,如果现在还没到退休年龄的话,可能有的地区会要求一直缴纳到退休年龄。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在我国,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配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培举嫌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所谓的社保,其实是养老保险,也就是俗称的“五险一金”。它是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组成。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年前 - 养老金双轨制是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
1、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
2、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咐则仿政统一支付;
3、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如今差距大概是300%-500%。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盯漏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衡纤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2年前 -
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具体说来,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退休养老金双轨制”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阶段。
一是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阶段(1951-1978年);
二是对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的探索阶段(1978-1991年);
三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阶段(1991年至2014年)。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扩展资料
退休金双轨制的形成:
“双轨”的形成,则是历史和现实共同作用的产物。
上世纪90年代,企业和机关单位的养老制,还是执行均为退休前75%的“单轨”。
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养老制度的改革也相应划出了“国悄卖槐企—集体企业—民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路线图。配镇备受争议的双轨制,正是这一路线图实施过程中的产物。
而另一方面,养老保险长期分属不同部门负责,导致政出多门,缺乏统一性,难言沟通衔接。还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仅是养老制度制定者,也是受益者,这种双重身份的利益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也形成了改革的阻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启友百科-退休金双轨制
5年前 -
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用李玉和当年的那句名言说,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下来的养老金,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道。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3~5倍。
也许当年出台这样的制度多少有它的道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它的不合理性、不合法性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为此,不少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一些公开场合多次呼吁,强烈要求废止“双轨制”。企业退休人员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是衣食父母,散纤侍不能因为改革开放把这些“有功之臣”边缘化冲吵。没有石油工人冒着天寒地冻开采石油,没有钢铁工人战高温大炼钢铁,没有煤矿工人冒着生命危险采煤,没有纺织工人的不辞辛苦的劳作,哪有中国石油的今天,哪有钢铁大打翻身仗,哪有改革开放的今天。企业职工辛苦一生,一方面为国家战胜贫穷积累了资金,另一方面也梦想在“强国”中能安享晚年。退休金双轨制是对做出同等贡献的企业职工的严重不公,“本是同根生,贡献也相同,待遇低三倍,何以论公平”。
解决“双轨制”到底难以哪里?刘永富当社会保障部付部长时说过,如果给企退人员增加一块钱,就得5个亿;如果每人增加100元,就得500亿。言下之意是拿不起。似乎被“钱”难住了。但国资委主任李荣融、项怀诚都表示为此拿钱,真是钱的问题吗?公款吃喝、公务用车、公款旅游、建办公楼一年就要花上万个亿,但很少有人心疼过,也竖闹不曾听谁说过“拿不起”,而要花几百亿废止一个明摆着不合理的“双轨制”,却如此吝啬,这到底是钱的问题,还是执政理念问题?钱是死的,人是活的,重视什么问题,什么地方就会有钱。最近“国十条”决定,国家拿出四万个亿投资拉动,而重点是解决民生问题。企退人员养老金并轨是最实际、最切身的民生,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好事。做好这件事不但是对扩大内需的拉动,也是对人心的提振。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我们的政策与其费时费力、不痛不痒的搞年年调整,还不如快刀斩乱麻,狠下心来与“双轨制”拜拜。胡总书记在内蒙古看望企业退休人员时说:“退休人员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经济条件成熟了,总书记也发话了,还等什么呢?
7年前 -
所谓“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穗御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退改革搏族前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基清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们,只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便有天壤之别,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低两三倍。7年前
-
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从总体上说,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低两三倍。
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
前一种,按照现行的制度,公务员退休后能拿到退休前工资90%的退休金。后一种是由企业缴纳烂埋中占工资总额的20%,职工缴纳个人工资的8%,退休后,职工养老金的多少就与个人和单位的缴费额直接相关,一般来说,按正常工作年龄,据相应的液枝缴费比例,退休后每月拿到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60%。
中国现行的是“退休金双轨制”,有两套并行的养老金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吃皇粮饥山的人民公仆”的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
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下来的养老金,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国家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5倍。养老金待遇最高相差50倍,从被访者来看,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
9年前 -
养老金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违背了茄冲社会主义宗旨,从制度上将中国社会划分了两个类似封建社会的社会阶级,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职工规定了达到正常或备待遇三到五倍的超国民待遇,贬低了企业职工及其他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与尊严,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矛盾,并为青少年的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不缴纳或很少缴纳社会保险,直接从国家财政支出养老金,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养老金双轨颤团歼制是一种歧视性的剥削政策,是以剥削所有纳税人为基础的。12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