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养老金交多少钱?领取的养老金怎么计算?
-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工龄、退休时地区在岗职工的平均月工资、基础养老金等指标计算的。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谈毁局而逐渐上调。
养老保险金额按照缴费年限分档,一般缴费年限越高的人群,能够领取的养老保险金额就越高。但是养老保险的金额也不全看缴费年限,还要看缴纳的基数、单位缴纳的多少、职称以及工龄的高低等多个指数。
总的来说,养老金的主要原则就是“多交多得,长交多得”,养老金的缴纳跟工资的多少也是挂钩的,一般而言,工资越高的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也就越高,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标准。
退休后养老金领取公式:每月领取总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案例:父亲目前已缴纳9年900元=8100元,在年满60周岁核算待遇时,是根据参保人(个人缴费总额+历年利息+补贴)/139+基础养老金(95元)=参保人每月领取待遇金额。经县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在业务系统中查询,来信人的父亲余世目前已缴纳9年×900元=8100元,但2018年应缴纳的900元及一次性补足15年的4500元尚未到账(预计于本月15日扣款),若全部到账后,来信人父亲的缴费总额将为13500元。
根据计算公式:(13500元+目前累计利息882.55元+目前补贴510元)/139+基础养老金(95元)=202.14元。因来信人的父亲目前尚有未缴纳金额,故此金额系根据目前的缴费情况进行的初步计算,实际含让办理领取待遇手续时,其领取额应略有上浮。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年前 -
退休后可以领取多少养老金?
关于养老保险你首先需要了解下面几条常识:
1.缴费基数最高为统筹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最低为统筹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2.养老保险分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
3.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预期年化利率不低于银行定存预期年化利率,免征利息税。
4.被保险人死亡,个人账户余额可继承。
5.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条件: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2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蠢歼四个公式
1、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3、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年缴费工资与上一年本地平均工资之比相加÷实际缴费年限
4、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从上面这三个公式里,我们还是可以简单粗暴的看出,养老金和个人的缴费猛租年限,缴费工资有关。这些计算中,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较复杂,但是它的值与个人缴费的工资成正相关。一般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缴费工资,缴费年限都会增加,继而影响个人平均缴费指数。
那么,缴纳了很多年养老带知冲保险,退休之后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呢?
养老金领取计算方法:举例计算
女性,25岁,22岁开始工作,现已工作3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她的社会月平均缴费工资也为5000元,预计55岁退休,至今还有30年的时间,那么我们来算一下在她退休时每月能领到多少养老金?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个人月平均缴费工资均按每年8%增长。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2年前 -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养老金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
退休金与工龄有关系吗:工龄与退休金有关系,工龄可以作为计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项重要依据。一般念渗空情况下,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退休养老保险计算器
计算方法:基础退休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说明:通过本计算器,可以根据您上年度平均月工资及您所在市职工上年度平均月工资与现在年龄、打算退休时年龄、帐户累积的养老金额、默认个人工资增长率几默认职工工资增长率计算出退休后每月大致能拿基础养老金金额。计算公式:(仅供2006年1月1日后退休计算使用)P=P1+P2+P3P1 =(W+Y)/2×N×1%P2=Q/计发月数P3=Y×N×X参数含义及解释:P—基本喊扮养老金?P1—基础养老金?P2—个人账户养老金?P3—过渡性养老金Q—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W—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N—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累计12个月为1年)Y—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与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度全仔瞎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乘积X—计发系数,按1.3%取值
2年前 -
养老保险领取计算方法如下:
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缴费水平和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和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从本人个人账户中支付。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3)职业年金待遇:退休时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2年前 -
现在的社保养老大概分为三种:
1、居民合仿桐隐作养老;
2、在职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自己交纳归到这一类里面);3、事业单位公务员养老。
★居民合作养老:
居民合作养老的交费类型比较多,最低100元,最高2000元,总共12个档。
居民合作养老不存在必须交满多少年的说法,只要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居民个人交纳的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里面,根据退休年龄计算。一般都是按照60岁计算了。
计算方式如下:
个人账户部分:个人账户累计的钱/139
基础养老金部分:全部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国家现在的标准应该是在80元/月,至于地方再补充多少,各个地方的政策不同。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备厅多18字轮卜)
★在职职工养老保险,包括灵活就业人员都是一样的计算方式:
必须交满15年,且达到退休年龄。如果交满15年依然没有达到退休年龄,需要持续交到退休年龄,也可以一次性补齐(地方不同,政策不同)。如果不继续交纳就会转成合作养老模式,其实是亏的。
领取计算方式:
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交费指数化工资)/2*1%*交费年期
也就是说交费时间越长,基础养老金领取的也就越多。
★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累计资金/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不同,计发月数也不同,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也就是说退休得越晚,个人账户可以拿到的钱就越多。
2年前 -
养老金计算方法=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蔽猜
1、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2、养老金计算方法=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基础养老金:
养老金计算方法=(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宏尺型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示例】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困毁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70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2年前 - 退休后养老金的算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敏团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等养老金的总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桥信橘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坦稿,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2年前 -
养老金领取计算方法: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若是退休人员死亡的,其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个人账户养老金,但不得继承基础养老金。
二、最新养老金规定是什么
1、调整范围。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2、调整水平。全国调整比例按照2021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确定。各省以全国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3、调整办法。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祥誉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应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4、资金来源。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
5、组织实施。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各地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宣传解读,正确引导舆论,确保调整工作平稳进行。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于2022年5月31日前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要严格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同意的实施方案执行,把各项调整政策落实到位。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资金安排,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新的拖欠。未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不得自行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得通过设立最明宴锋低养老金标准等方式变相提高待遇水平。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纳激晌入对省级政府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考核;对地方自行出台政策导致基金减收增支问题,核实后按全国统筹制度有关规定处理。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的调整方案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并组织实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2年前 -
养老保险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所在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蓄额/计发月数。
养老金是根据参保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的金额和年限计算的。 社保的最低缴纳年限为累计缴纳满15年,如果缴满15年还没到退休年限的话,个别地区会要求缴纳到退休年龄。
一:养老金是参保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的金额和年限计算得出的。是要求最低累计缴满15年,如果现在还没到退休年龄就已经缴纳满15年的话,可能有的地区会要求一直缴纳到退休年龄。退休年龄通常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二:能领多少养老金?这个要根据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口养老金,视缴纳基数决定。根据各个省市地区的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决定,比如说广东深圳和清远的养老金就不一样,因为他们上一年度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不一样,所以也是差别的。退休后领取养老金=(退休前1年社平工资+个人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计发月数(60退的话是139),按月领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2年前 -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与缴费基数相关,主要由这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养老保险必须缴费满15年(含视同缴费),到退休年龄(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
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时候国家会把个人帐户上存的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用户。
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老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年后退休能领多少养老金?官方数据来了!
4年前 -
该基数上一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确定,除以12便为月缴费基数。
若工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月工资3倍时,缴费基数就是按社会平让瞎均月工资的3倍计算,以上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计算。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60%时,缴费基数就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计算。
举例当地的社会平均月工资是1500元:
工资是1200元,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是1200元,按8%比例,应当缴费96元;
如果你的工资是800元,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则按1500元的60%计算,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按900元计算,按8%比例,你应当缴费72元;
工资是800元,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则按1500元的60%计算,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按900元计算,按8%比例,你应当缴雀燃费72元;
扩展资料:
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
同时被保险人只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以北京市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例:企业每月按坦岁空照缴费总基数的16%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老保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老金基数
5年前 -
养老保险领取金额的计算方法
1、养老金计算办法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2、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下限为0.6,上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计算中,无论哪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扩展资料:
申请条件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4、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5、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6、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养老保险
5年前 -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扩展资料: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领取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养老金
5年前 -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金领取计算方法: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年龄不到法定退休年龄,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的计发月数要比正常退休的多。
病退人员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上年省市职工平均工资*20%+95年底前推算存储额本息/120+调节金)*(1-提前年限*2%)
正常退休的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是一样的,但病退各省、市、区有一定区别,要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以当地政策为准。
扩展资料: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有关规定,从2016 年5月1日起,将阶段性降低养老保险。
数额计算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
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基数
所谓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般则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一般来说,职工缴费工资如果高于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工资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最高和最低缴费基数的计算比例,各城市可能不同,以各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计算比例和基数为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养老保险
5年前 -
计算公式: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5年前
-
2016年养老保险的基数是:
1.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基数的最低和最高标准分别为2812元和14058元。先行参加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的农籍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最低标准为2109元。
2.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举穗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为6047元。按照6047元缴费确有困难的,可在6047元与2912元之间选择确定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基数为2912元。
3.灵活就业自谋职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基数迅租为2912元。
4.托管中心中大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的保险缴费基数为2812元。
正昌卜 5.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缴费基数为2812元。
6.民政代管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险、残疾军人医疗补助缴费基数为4686元。9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