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缴的养老金吗?能拿多少养老金?

北风 养老 27

回复

共7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悠悠妈的头像
    悠悠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参加养老保险,人们都想知道按照最低标准缴纳养老保险15年,退休以后养老金能领取多少钱?能不能有100万元?
          有人说,养老金待遇高不了,奢望100万是痴人说梦。说实话,
          普通人也真的有可能领100万。
          首先,希望大家了解我们养老金领取的多少确实跟我们的缴费有关系,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是基本原则。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现在的人员参保缴费,退休的基本养老金主要包括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一)基础养老金主要跟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缴费年限三个因素相关。
          如果始终按照60%基数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但说实话,过去的时候北京、四川等很多地方实际上是可以比60%基数更低缴费的,深圳市和厦门市目前还可以按照最低工资为基数缴费。
          平均缴费指数是的情况下,缴费15年可以领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或者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目前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普遍在6000~11,000元之间,也就是说这一部分待遇会在720元到1320元左右。

          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1,缴费15年可以领取15%的社平工资,这也是多缴多得的一种体现。不过还是有效缩小了待遇差距。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这一部分待遇又分为很多种情况。
          过去的时候本人缴费基数高,形成的个人账户余额就多一些。像北京、上海等地的缴费基数相对较高,因此个人账户余额会积累多一些。
          除此以外,还有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同样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5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50岁退休是250元左右,55岁退休是290元左右,60岁退休是360元左右。
          一般来说,按照60%基数缴费15年,2022年退休,养老金普遍在1000元到1600元左右。不过,一些地区还有历史性政策,会待遇偏高,能达到1800~2000元以上。

    除了基本养老金以外,还要注意这样两件事。
          第一,退休以后,养老金会按照国家统一的调整通知进行增长,相对来说缴费年限短,养老金水平低的人增加的比例会更高一些,但是金额会略少。
          一般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只缴费15年,最起码多上一个月,因为在增加养老金的时候,一般不足一年的会按一年计算。多一个月,按缴费年限增加的时候会多一些。
          第二,参保人去世还有
          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待遇。有关待遇是人人平等的。缴费15年退休后去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是分别是2个月和9个月的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镇月人均可支配收入。
    最低标准缴费下的养老保险待遇,能领100万吗?
          按照山东省的养老金待遇计发公式计算,最低基数缴费15年,50岁退休基本养老金差不多能领取1100元左右。
          按照山东省近年来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养老金1100元,缴费年限15年,养老金能增长7%左右(平均增长率是4%)。而且随着年龄增大,养老金增长时还会有一定的额外倾斜。

          如果按照每年7%的速度增长,30年后我们能够领取到的养老金总额将达到124万元。
          2021年山东省月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22元。退休人员2022年去世,至少也能领取万元的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如果按照每年5%的速度增长,30年后有关遗属待遇将达到万元。
          目前,我国的女性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80岁。
          对于女性50岁退休来说,领取30年的养老金,合计能领取的养老金待遇是相对非常轻松的能达到100万元以上的。

    2年前 0条评论
  • 果儿的头像
    果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是的,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给货币形式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兆旅敬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镇厅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族慎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二、公务员退休金的标准是怎样的?

    退休金就是:公务员及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员工,办理正常退休手续后享有的待遇。这笔费用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此类员工无需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业支付退休金后对职工退休退职无任何给付义务,后者指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至于退休金的领取条件,在领取年龄上和养老金是一致的,至于领取金额则取决于工龄问题了,具体的情况也是不同的。

    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保并不是退休金,公务员的退休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退休金的支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支取退休金,一种是分期支取退休金。前者应用于在职员工退休后领取退休金,企业之后退休金后对员工不再履行给付义务。

    2年前 0条评论
  • 徐杰的头像
    徐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社保退休金能领多少具体如下:基本公式: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其中:颂贺腔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野衫发月数,基础账拍早户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社会养老保险可以给劳动者之后的晚年生活提供一份保障。至于社会养老保险的领取,参保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后,即可按月领取养老保险金。具体如下:
    1、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2、按照规定缴纳保费,最低缴费期限为15年;
    3、没有按月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待遇。
    另外,如果参保人员中途无故中断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其基础养老金的计发比例是以累计缴费年限为基础的,按月参保年限进行扣减,每满1年会扣减1%。如果参保人员在判处拘役及其以上刑罚或劳动教养期间,领取养老金时其待遇停发,等参保人员服刑期满之后,重新进行计发,是不予进行补发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年前 0条评论
  • 柳忠岐的头像
    柳忠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单位交的养老保险不记入个人账户。

    单位缴纳的养老金不记入个人账户,记入统筹账户。仅有个人缴纳的一部分进到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部分都进到统筹基金。公司单位要按照国家要求的本企业职工薪酬的占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要按照国家要求的个人薪水的占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无雇佣的个体户等人员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按照国家要求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各自计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以上就是单位缴纳的养老金计入个人账户吗相关内容。

    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区别

    1、定义不一样:统筹账户就是指各社会保险项目的基金统筹。个人账户是记录社保缴纳人员缴纳的部位和从企业缴纳一部分中划拨记入的花费,以及这两部分利息。

    2、主要用途不一样:统筹账户里的钱归个人。个人账户是社保缴纳人员申请办理退休手续、跨统筹范畴迁移、离休前退保、离休前出国居住或身亡结束基本养老关联时,领到个人账户相关工资待遇的主要根据。

    3、使用方法不一样:统筹账户是按月派发养老金或向其遗属发放殡葬补贴和慰问金,个人账户可在退休后取出。

    2年前 0条评论
  • 果果的头像
    果果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退休后每月能领七慎圆八百元左右。这个数目是按照你缴纳的社保基数和现行规定作为参照而算的。但是社保基数会在未来的社会里会根据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调整,因此领到的退休金也就不一样。现在全国统一的职工养老保险计算公式: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发月数(139个月)。这部分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缴得越多,储蓄额越多。
    2、基础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工资自己的工资/社平工资*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所以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如果社保缴纳了15年,正好在今年退休,则缴纳费用在1万-10万之间,退休金在1000-2000左右,占当地社平工资的20%-30%。如果是从今年开始缴纳社保,缴满15年后在2033年正好退休,缴纳养老保险睁孝雀将高达30-50万,每月能领取4000-6000的养老金,随着通货膨胀,养老金也占当地社平工资的20%-30%。
    灵活就业人员也就是没有单位的自由参保人,交满15年后退休的,可以每悉早月领取退休金800多元,有单位的同等交满15年退休,每月可领取1600元左右,如果无单位的自由参保人想要能领更多的退休金,就要”延长缴费年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2年前 0条评论
  • 老话的头像
    老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法律分析:退休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指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差返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袜庆没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告纳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2年前 0条评论
  • 王尊的头像
    王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与社保缴纳的年限有关,如果社保交满15年。则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2、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存额÷120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65岁退休薯告简的话,还可以领退休金约20年(前提是活到85岁),那以此推算,可以领取养老金的时长为:20×12个月=240个月。假设某某某2007年后年均工资5万元,那个人年缴友渗4000元,15年缴6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月、55岁为170月、60岁为139月,60岁以上统一120月),某某某60岁退休,那月领:60000÷139=462元。数裤即某某某2022年退休,可月领养老金:2037+462=2499元。
    3年前 0条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