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企业退休涨工资吗?正厅级干部多大退休?

张艳 养老 56

回复

共14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海洋的头像
    海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2023年,养老保险会有四项待遇会提高。参加养老保险,实际上就参加了整个社会的保障,只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养老保险的待遇也会一起提高。这一次能够卖祥提高的四项待遇,主要是2023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提高、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待遇。一,2023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按照社会保险法,第18条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会根据职工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从2005年到2022年,我们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经历了18年连续调整,相信今年也不会例外。2023年养老金调整受益的老人,主要是2022年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待遇的老人。1~3季度,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增长了5.1%,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了2.0%。
    刚刚过去的10月份,我们的广义货币(M2)增长了11.8%。从以上客观因素来讲,2023年养老金会继续增长的。不过,2015年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总体水平是呈下降趋势的。养老金调整幅度由2015年的10%下降至2022年的4%,近三年来的调整幅度分别是5%、4.5%和4%。根据物价和工资增长情况,预计2023年的养老金总体调整幅度会在3%~4%之间。二,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最终的目标是要过渡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3季度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15678元,占全部可支配收入的56.7%,同比增长了5.1%。预计明年全国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会在4%~8%的速度增长。
    不过,相应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基数要综合考虑到养老金的增长速度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2021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9.7%,城镇私营单位工资增长8.9%。但是我们的养老金计发基数,2022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4%~6%,不过上海达到了10.2%。总体来说,明年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速度预计会在3%~6%左右。养老金计发基数提高受益判塌的老人,是2023年1月1日以拍嫌后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正好跟养老金调整的受益人员实现无缝衔接。
    三,丧葬补助金。从2021年9月份开始,人社部公布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在全国统一了有掘仿圆关的遗属待遇标准。有关丧葬补助金标准,是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本省上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倍计算。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22年1~3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482元,同比增长4.3%。按照这一趋势,明年的有关待遇情况肯定会继续增长。受益的人群实际上是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去世人员的遗属,这项待遇能够用于减轻他们安葬老人时的家庭负担。第四,袭宽手抚恤金待遇。抚恤金待遇也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规定的,同样也是跟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会跟丧葬补助金同比例增长。这一部分待遇主要是帮助参保人的遗属,尽快适应参保人去世后的生活。退休职工能够领取到的最高待遇是9~24个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方能达到十五六万元呢。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保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及其遗属的合法权益,依据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参加企业职中厅搏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大陪员) 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合称遗属待遇)。 第三条 遗属待遇为一次性待遇,所需资金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列支。
    第四条 丧葬补助金的标准,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本省)上一年度城伏猜巧轮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算。第五条 抚恤金标准按以下办法确定:
    (一)在职人员(含灵活就业等以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确定发放月数。缴费年限不满5年的,发放月数为3个月;缴费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发放月数为6个月;缴费年限满10年不超过15年(含15年)的,发放月数为9个月;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每多缴费1年,发放月数增加1个月。缴费年限30年以上的,按照30年计算,发放月数最高为24个月。
    (二)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确定最高发放月数(计算方法与在职人员相同),每领取1年基本养老金减少1个月,发放月数最低为9个月。本条所述缴费年限和领取基本养老金时间计算到月。第六条 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累计缴费年限不足5年的,其遗属待遇标准不得超过其个人缴费之和(灵活就业等以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以记入个人账户部分计算)。
    第七条 在职参保人员死亡的遗属待遇领取地为其最后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含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所在地),由最后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核定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等相关信息,并支付遗属待遇。退休人员死亡的遗属待遇领取地为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第八条 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同时符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条件的,由其遗属选择其中一种领取。已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并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后死亡的,其遗属不再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第九条 参保人员因下落不明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以人民法院宣告的死亡日期作为其死亡时间,其遗属可以领取遗属待遇。被宣告死亡参保人员再次出现的,已领取的遗属待遇应予退还。第十条 本办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对在社会保险法实施后至本办法施行前死亡参保人员的遗属尚未享受遗属待遇的,由各省妥善予以处理。
    1年前 0条评论
  • 孙鹏的头像
    孙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法律主观:

    厅级干部的退休年龄一般为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且连续工龄满十年。但如经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还可以提前退休。关于厅级干部退休年龄的问题,下面由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一、厅级干部退休年龄1、厅级干部的退休年龄一般为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且连续工龄满十年。但如经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还可以提前退休。2、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二、退休干部能否被行政处罚干部退休后,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政机关对退休干部可以给予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网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客观: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2、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3、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1年前 0条评论
  • 请填写的头像
    请填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厅级干部退休年龄为: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可以退休,如经医院证明局含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可将退休年龄提前五年。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裂腊兆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肆租续工龄满十年的,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四条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1年前 0条评论
  • 刘雨菥的头像
    刘雨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厅级干部和副厅级干部,都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暂行例》规定的法定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也可以提前申请退休但需满足条件,国家公务员自愿退休的条件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提出要求,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现在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规定,达到国家规定领取养老保险金最低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分开来说是这样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四)公务员工龄满三十年,可以申请退休;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必须退休。

    参公人员参照执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让誉能力。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社保未缴足15年怎么办?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职工可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继续缴费,缴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辩型。

    第二种选择:职工基本养携滑猜老保险关系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人社部发[2014]17号)第6条规定,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第三种选择:个人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储存额。

    2年前 0条评论
  • 刘罡的头像
    刘罡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正厅级退休年龄为男性年满六十岁,女性年满五十五岁,厅级干部和副厅级干部都是属于国家公务员。按照相关的规定男性年满六十岁,女性年满五十五岁就可以退休。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者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工人退休年龄
    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机关群众团体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码腊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段码同的基层干部;
    3、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由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退休手续办理流程,具体如下:
    1、申报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申报退休的相关材料;
    2、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申报,企业存在的去企业、失业人员去辖区就业局申报;
    3、企业、就业局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
    4、合格后、档案转入当地社保局、社保局负责核定待遇;
    5、等待社保局通知。社保局会通迟燃滑知办卡,按手印。手续都办好以后,次月领取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九十二条 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第九十三条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2年前 0条评论
  • 可爱宝宝的头像
    可爱宝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厅级干部退休年龄原则上为60岁,但是不同岗位上的厅级干部退休年龄根据工作需要略有差别。

    按照国务院1978年有关文件和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干部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工龄满30年的可以戚此提前退休,据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且工龄满20年的,也可以提帆租者前退休,正省部级领导可以延长到65岁。工人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

    公务员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退休年龄)罩绝,比较复杂。

    女工人(档案里为工人身份)50岁退休,女干部(档案里为干部身份)55岁。正厅级63岁退休是指63周岁。

    **职称,或高闷迅副处级及以上女干部,60岁退休(可以申请55退)。

    男,60岁退休。

    如果原先档案有女干部身份,态薯离职后个人缴费,可以50岁退休。高校博导退休年龄。

    提前退休条款:正厅级干部65才退休吗。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工作满三十年的;(2)距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满二十年的。可申请提前退休。

    副厅局级女领导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多少

    2,有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伤病(需要去做鉴定),男50女45可以提前退休。正厅级63岁才退休。

    以上,针对普通公务员,省长部长及以上公务员,退休年龄无明文法规,一般60-65、70、75或其他年龄都可能。55岁二级巡视员还能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九十二条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型桐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第九十三条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2年前 0条评论
  • 小刚丶的头像
    小刚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正厅级退休年龄:男性年满65岁,女性年满55岁

    厅级干部和副厅级干部都是属于国神庆家公务员。按照规定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5岁就可以退休。国家规定的干部退休年龄女55,正省部级65。另外中组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女干部离休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规定,在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工作,年满五十五周岁的处(县)级女干部,确因工作需要,一时尚无适当接替人选,且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根据本人自愿,经所在单位审查同意,报任免机关批准,游简握其离休、退休年龄可适当推迟到60。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正部级以下女干部都是55岁退休,处级以上特殊情况需要,可以延长到60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七条 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除公务员法规定外,对确因工作需要、具有高级职称或者特殊技能的正厅级干部咐伏,经过组织批准,可以延迟退休,但一般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五年。同时,各省市自治区规定,厅级干部提前三年退居二线。

    2年前 0条评论
  • 马傲的头像
    马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法律分析:正厅级退休年龄为男性年满六十岁,女性年满五十五岁,厅级干部和副厅级干部都是属于国家公务员。按照相关的规定男性年满六十岁,女性年满五十五岁就可以退休。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者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九十二条 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第九十三条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含弯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哈默莱特,世界上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祥册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同一件事情,大家也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我的答案或许并不是最为标准,最为正确的,但也希望能给予您一定的帮助,希望得到您的认可,谢谢!

    同事祝愿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平平安安,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时,也可以迎难而上,取得成功,如果有什么不懂得问题,还可以继续询问,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有所顾虑,我们一直都是您最坚定的朋友后台,现实当谈宴闷中遇到了不法侵害,和不顺心的事情也能够和我详聊,我们一直提供最为靠谱的司法解答,帮助,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只要坚持,阳光总在风雨后,困难一定可以度过去,只要你不放弃,一心一意向前寻找出路。

    2年前 0条评论
  • 悠悠妈的头像
    悠悠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正厅干部最迟退休年龄为男性满六十周岁,女性满五十五周岁。一般只要满足退休年龄,并且符合自身意愿的话,那么就可以办理退休。如果缴纳满养老保险年数的话,那么还可以根据规定得到相关养老补贴。
    但如经医院证明,并经过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还可以提前退休。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我国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政府有关方面不断释放出延龄退休的政策意向,民意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反对延长退休年龄,多数主张按规定年龄退休。现实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劳动者的档案年龄与身困亏份证年龄不一致。用人单位在认定职工年龄时,应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以劳动者户口簿或者身份证登记记载的出生时间来确定其是否达到退休年龄。
    计算退休工资的方法是什么?运春
    用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等养老金之和相加。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周岁为139,50周岁为195)。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第四条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汪悄神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2年前 0条评论
  • 张娜的头像
    张娜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厅级干部和副厅级虚李干部,都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暂行例》规定的法定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也可以提前申请退休但需满足条件,国家公务员自愿退休的条件是: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提出要求,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干部离休退休年龄的界限,考虑到当前干毕猜部的实际状况和接替条件,应当规定:担任中央、国家机关部长、副部长,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书记、省政府省长、副省长,以及省、市、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干部的,正职一般不超过65岁,副职一般不超过60岁。担任司局长一级的干部,一般不超过60岁。
    拓展资料:省部级官员多少岁退休,按惯例,副省级官员退休年龄为60岁,而正省级官员可至65岁。-正手誉型省部级65岁:省部级党政正职是65岁,但任期未满的可延期3年,所以大多是68岁。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省委、自治区委、市委书记职务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应当到年满67岁、或68岁离开实权部门。
    法律依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七十八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国家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二)丧失工作能力的。
    2年前 0条评论
  • 棣棣的头像
    棣棣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法律分析】:厅级干部和副厅级干部都是属于国家公务员。按照规定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5岁就可以退休。退二线年龄:(1)正省级在65 周岁(2)副省正厅副厅级 在60周岁。(3)正处任职市级单位副局级在57周岁。(4)一般正处级和员工在55周岁 。(5)一般省部级以下男性在56周岁,女性在51周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七条 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除公务员法规定外,对确因工作需要、具有高级职称或者特殊技能的正厅级干部,经过组织批准,可以延迟退休,但一般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五年。同时,各省市自治区规定:厅级干部提前三年退居二线。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2年前 0条评论
  • 棉花糖的头像
    棉花糖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厅级干部退休年龄原则上为60岁,(男女干部相同)不同岗位上的厅级干部退休年龄根据工作需档衡要略有差别。正厅级干部为(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国务院各部委下属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省交通厅厅长,省财政局局长)各副省运空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

    对于厅旁蠢瞎级干部到达退休年龄后,也有不少地方根据需要安排在人大、政协等“二线”、或转为地方人大专门委员会任闲职、担任政协委员、常委、专门委员会主任,或转为“二政府”的政府协会、社团组织任职,一般这种情况不超过63岁。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中央和地方企业中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对待的,因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一般到达60岁时即办理退休手续。

    2年前 0条评论
  • 徐杰的头像
    徐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厅级干部和副厅级干部都是属于国家公务员。按照规定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5岁就可以退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四章

    第八十七条 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注:2015年4月1日期,中组部、人社部发文,规定初级以上干部女性年满55岁可以延迟到60岁退休)

    第八十八条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除公务员法规定外,对确因工作需要、具有高级职称或者特明并殊技能的正厅级干部,经过组织批准,可以延迟退休,但一般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五年。

    同时,各省市自治区规定,厅级干部提前三年退居二线。

    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忠于宪法,模范遵守、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忠于国家,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三)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四)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碧蠢作出的决定和命令,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悔槐陪核心价值观,坚守法治,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七)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3年前 0条评论
  • 苑利平的头像
    苑利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正国级70岁:大概是75周岁左右蔽中,要根据一届中央、人大、国务院、政协的任期需要由党中央决定。国家级正职有国家主席、副主席,总理、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军委主席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
      副国级70岁:国家级副职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副总理、国务委员、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最高法院长、最高检检察长。
      正省部级65岁:省部级党政正职是65岁,但任期未满的可延期3年,所以大多是68岁。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省委、自治区委、市委书记职务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应当到年满67岁、或68岁离开实权部门。
      副省部级60岁:省部级副职是65岁,但60岁以后要安排在人大、政协等“二线”。 副省部级满60岁离开实权部门,或退休,或转为全蠢拿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任闲职、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专门委员会主任,带并搭或转为“二政府”的政府协会、社团组织任职,或转到大学担任兼职教授,作为退休前的过度。
    7年前 0条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