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退休金怎么算的?71年哪年退休?
-
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1、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减去退休年龄再乘以十二。
2、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为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或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
3、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养老金缴费工资基数如下:
1、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300%以上的部份不计入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的60%为缴费基数;
3、最高不能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
4、同一缴费年度内一年一定,中途不作变更。
二、养老金的缴纳方式如下:
1、如果当事人有用人单位的,养老保险应该由单位与劳动者共同交纳;
2、劳动者的个人缴费部分可由单位从其工资中代缴。缴费基数由当地缴费基数确定,一般参照职工上年度12个月工资性收入的平均数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
3、如果当事人没有单位,是以个人名义参保的,则应该由当事人每月自行缴费。
总之,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为全省上塌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或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必须达到15年,然后达到法定年龄后才能够按月领取退休金,但是满足年限而当事人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话是需要继续参保缴费的,原则上是咐衫伏多缴费多领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衡携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2年前 -
1971年出生的女工人2021年年满50岁退休,女干部尚不确定。
2016年2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新闻发布会上讲,“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已经出来了,还要按照相关程序报经批准后才能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今年肯定会拿出方案”,五年后渐进式实施。
照此推算,延迟退休当在2022年实施。1971年备知纤出生的女工人不属于延迟退休对象,当在2021年年满50岁时退休;女干部属于延迟退休对象,延迟退休方案尚未正式出台,退休时间还不能确定。
退休(retire),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2011年1月起,我国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政府有关方面不断释放出延龄退休的政策意向,民意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反对延长退休年龄,多数主张按规定年龄退休。
退休年龄
退休
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4)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扩展资料:
有关退休后的返聘:
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身体健康、学识增加、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士进入就业市场,通过返聘,再创业、从事义务活动、志愿者活动,或再就业等。更加丰富的退休生活将成为常态,对社会运行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 [2] 。
13、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
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达到此年龄的劳动者应属猛碰于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但是,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60周岁以上劳动者建立用工关系,是劳务关系(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44条(二)项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仿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3] 。
【二】《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7]88号
二、关于离退休人员的再次聘用问题。各地应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优先解决适龄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对被再次聘用的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第13条的规定,其聘用协议可以明确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动保护待遇等权利、义务。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聘用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聘用协议约定提前解除书面协议的,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未约定的,应当协商解决。
离退休人员聘用协议的解除不能依据《劳动法》第28条执行。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如果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
双方自行协议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动保护待遇等权利、义务。对于社保、住房公积金等,可以补贴也可以不补贴,根据企业情况自己决定,返聘人员贡献大,企业离不开就协商补贴一些,返聘人员可有可无,当初返聘协议没有这些补贴内容的,也可以拒绝补贴.
【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二项的规定,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即办理退休),劳动合同终止。因此劳动者退休后被用人单位返聘,双方形成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调整。双方的权利.义务由双方协商一致约定。
【四】如在返聘时发生伤害事故,若有约定就按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则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劳动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作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的通知》第四条规定:“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受聘工作期间,因工作发生职业伤害的,应由聘用单位参照工伤保险的相关待遇标准妥善处理;因工作发生职业伤害与聘用单位发生争议的,可通过民事诉讼处理。”
对于退休劳动者而言,其本人或死亡退休劳动者的继承人索赔的范围不仅要围绕人身损害赔偿数额本身,还应综合考虑退休劳动者的所有相关情况从而得出更为全面的赔偿项目和赔偿要求,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体如下:
根据我国社保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因此在退休劳动者的原用人单位已经为其依法缴纳社保的情况下,退休劳动者发生因病或其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有权从社保机构获得相应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具体金额由各地社保部门规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退休劳动者的原用人单位在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情况下,退休劳动者无法获得上述费用。但是根据根据劳动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因此发生了该种情况,退休劳动者的遗属可以通过诉讼方式向用人单位要求养老金损失、丧葬补助和抚恤金以及退休后的医疗费损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退休年龄
2年前 -
养老退休金计算方法如下: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蚂败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雹数费年限闷肆颤)×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2年前 -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领取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姿兄首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不同省份的基础养老金算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尘唤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下限为0.6,上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计算中,迹数无论哪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2年前 -
养老保险计算退休工资如下:每月退休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档扰。而基梁宏础养老金一般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20%的公式来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按本人帐户存额除以计发月数来进行计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橡蠢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年前 -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分别按下列办法计算: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退休的按一定陵脊比例计发。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按上述办法计发基本尺改渗养老金时,统账结合时间、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过渡性调节金计发比例,按《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见附件)执行。
二、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设立3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高于原办法的,2006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歼举30%;2007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后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按新办法计算。过渡期满后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
2年前 -
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退休年龄)至少有45、50、55、60四个档位,比较复杂。注,大滑都是算周岁。社保要够十五年。
退休年龄,依据参保类型、性别、工种等不同而不同。
女工人50岁退休,女干部(公务员、或档案里为干部身份的国企人员等)55岁。
副处级或以上女干部、高级职称的女性,60岁退休(可以申请55退)。
男,60岁退休。
2001年(这个年限,各地不统一)之后首次参保,按灵活就业身份交企业职工养唤型老保险的女士55岁退休。
如果原先按国企女工人或档案有女干部身份交的养老保险,失业后个人缴费,可以50岁退休。
如果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男女都是60岁退休。
提前退休条款:
1,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工作满三十年的;(2)距滚链腊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满二十年的。可申请提前退休。
2,有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伤病(需要去做鉴定),男50女45可以提前退休。
3,从事特殊工种(比如高空、特殊繁重体力劳动10年;井下、高低温等9年;电焊、油漆、辐射等有毒有害8年)
满年限的,可以提前5年退休。另,省长部长及以上公务员,退休年龄无明文法规,一般60-65、70、75或其他年龄都可能。
3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