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退休金多少?什么是退休养老规划?
-
据《参考消息》1月10日报道,各国退休制度各有不同。
退休制度,各有不同
各国的退休制度千差万别。在澳大利亚,人们早早就开始为退休储蓄资金。意大利和德国提高了退休年龄并削减了福利。以下是一些重要国家的退休制度:
美国:高度依赖社会保险
美国退休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金是通过按月向劳动者和雇员征税获得的。保险金为每月平均1269美元。社会保险金是2/3的退休人员的主要收入来源。美国人只要年满62岁就可以领取社会保险金,但要到更高的年龄才能足额领取———出生于1943-1959年的人要年满66岁,此后出生的人要年满67岁。许多人还依靠企业养老金。不过,企业正在以类似401(K)(由雇员和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的完全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本报注)的计划取代企业养老金。这些计划需要雇员自己储蓄和投资。
日本:养老金替代率过低
日本的养老金分为三部分:劳动者通过一个由他们自己缴纳部分费用的基金领取每月大约6.6万日元(657美元)的固定养老金;他们还基于个人收入领取第二项养老金,这完全是由他们自己缴费的;他们还可以缴费加入其他自愿参加的计划。他们可以在缴费25年后开始领取固定养老金;在缴费40年后有资格领取全额福利。固定养老金和基于个人收入的养老金加在一起,平均只相当于退休前收入的大约25%。许多日本老人从事带有优厚福利的终身工作,积蓄颇丰。但是,在经济停滞和企业裁员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劳动者要想存钱就很吃力了。
德国:退休年龄逐渐提高
德国的退休制度在许多人看来是非常优厚的,但也在逐渐收紧。二战后的经济繁荣让退休人员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德国人可以在65岁时拿到全额退休金。不过,这条年龄线在逐渐提高。1964年之后出生的人可能要到67岁才能退休。该制度提供的退休金相当于平均税后工资的58%。养老金是通过工资税筹集的。养老金与一个人的工作年限挂钩。不过,目前由于退休人员相对于在职人员的比率在上升,所以养老金的水平有所下降。收入极低的退休人员还有一项额外福利作为安全保障。许多为大雇主工作的人还能领取企业养老金。
英国:制度设计繁琐复杂
英国政府的养老金制度旨在保护退休人员免于穷困潦倒,而不是让他们生活优渥。英国退休人员只有38%的收入来自政府养老金,远低于德国和意大利的水平;英国退休人员有26%的收入来自企业养老金。英国有着多级的国家养老金制度,靠工资税筹集资金,高收入者要多缴税。第一级是基本的国家养老金。缴费30年以上的英国人可以每周领取110.15镑(177.34美元)的养老金。无论缴费多少,所有退休人员领取的这笔养老金数额都是一样的。所谓的二级国家养老金更能反映雇员的收入水平。复杂吗?的确。即将出台的法规将打造单级国家养老金制度。
巴西:慷慨超出发展水平
20世纪80年代,巴西推出了慷慨的政府养老金制度,但该国的富裕程度还不足以践行这一制度。该制度通过工资税筹集资金;高收入劳动者的缴费金额比较高。巴西人只需缴费15年,就可以在男性65岁、女性60岁的时候领取全额养老金。如果缴费达到30年,男性可以在53岁时退休。如果缴费达到25年,女性可以在48岁时退休。对领取平均水平工资的巴西人来说,该国养老金相当于他们以往税后收入的97%,远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69%的平均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巴西在支付这些养老金时将会非常吃力。
韩国:老年人贫困率高企
韩国的退休金制度很吝啬,而且越来越吝啬。政府项目根据平均收入和缴费年限发放养老金。60岁可以领取全额养老金;2033年,年龄将提高到65岁。2008年,一般退休人员拿到的政府养老金相当于平均税前收入的一半。不过,这个数字将逐渐降低到2028年的40%。雇员和雇主必须各缴纳工资的4.5%作为退休基金。自由职业者可以选择缴纳最高为工资的9%的金额。企业也提供401(K)式的养老金、遣散费或个人退休金账户。劳动者可以同时拿到政府和企业发放的退休金。不过,许多韩国老人处境艰难:他们比预想的更长寿,但却没有为晚年生活积蓄足够的资金。许多人还指望退休后靠子女养老———由于年轻劳动者更愿意自己生活,所以这种制度正在逐渐瓦解。该国的老龄贫困率在发达世界居于首位:45.1%,而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为13.5%。
丹麦:与在职工资差不多
丹麦提供基本的政府养老金和辅助福利。如果人们的收入增加,能够领取的辅助福利就会减少。政府养老金是通过税收筹集资金的。还有一种政府养老金靠个人缴费。此外,有90%的全职劳动者领取企业养老金。一般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接近在职时的税后工资的95%。最低的养老金是每年7800克朗(1400美元)。退休年龄为65岁,将从2024年开始提高到67岁。2年前 -
“三十岁只想退休”明显是一句玩笑话。但年轻人在认真考虑养老,却已成为当下的事实。每个人都希望自毕薯己和家人健康长寿,退休生活品质舒适。而养老金的使用趋于刚性,个人养老金缺口持续扩大,且伴随着养老金替代率持续走低,有必要提前开启一份科学、合理的养老投资规划。通过逐步的财务积累,为退休生活做好充足准备。那么,如何开启一份养老规划呢?
第一步:算“家底”
首先,借助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对个人/家庭资产情况进行评估,了解现有的“家底”。(链接前文《健康的家庭财务报表哪项需补齐?》)
其次,合理预估未来的生活开支。除了对日常开支的预估之外,也要对未来的可能大额支出提前布局,如子女是否有出国留学规划、是否要购买房产等。
对退休后的开支预估,在不降低生活水准的基础上,更要结合实际情况,不盲目追求超高标准(按照世界银行建议,如果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要不低于70%)。
第二步:读“政策”
根据我国养老相关政策,养老资金主要源于三个部分: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三者定位不同,互为补充。可根据自身缴费情况,估算未来能从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亩正中领取多少养老金,同实现品质养老还有多少缺口。(链接前面的文章《实现品质养老需要多少钱?》)
大家可结合自身情况,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选择相匹配的产品。此外,个人养老金享有税收优惠,大家更要做好“功课”合理开展税务筹划。
第三步:定“策略”
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具有不同的收益风险特征,投资者可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等因素,选择不同的产品投资。选定适当的产品之后,对于资金的投资方式,可考虑:初始投入+持续几十年的投入。这种方式类似于买房首付+按期还贷的形式。
一次性投入:可优先使用一笔较大额资金,作为初始本金,进行一次初始投资,稳住养老储备底仓大盘,提升投资效率;
持续几十年分批投入:有利于降低波动,持续积攒。
投资额要量力而行,根据家庭财务结余状况,动态调整。
第四步:调“配置”
制定一份养老投资规划后,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自身风险偏好等都会随之变化,需要我们定期检视、优化,确定不同资产类别的配置权重。
长期资产配置是养老金实现长期投资目标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发挥着控制风险和稳定收益的重要作用。投资者也可以把资产配置交给专业人士来做,例如,目标日期养老基金就是一款配置型的产品,随着投资者退休日期的临近,权益类资产的比重不断降低。
养老投资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过程,其本质在于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因此,需要及早迅数悔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那就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家人开启一份“养老投资规划”吧。2年前 -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近日迎来了65岁的生日,由于英国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5岁,这也意味这布莱尔将能够领取到80多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85万元)的退休金。
据英国报道,当地时间5月6日,布莱尔庆祝了自己65岁的生日,将可以正式领取他的首相退休金。报道称,布莱尔2007年卸任时的退休金约为每年6.5万英镑。
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养老金每年都在增加,现在退休金额已经上涨到了8.6万多英镑。11年过去了,布莱尔将能够领取到80多万英镑的退休金。
尽管布莱尔在离任后,各种让弯芦“外快”收入也能保证他的生活,但他一直在接受着数额不少的退休金,相当于他担任英国首相时薪水的一半。他也是最后一位能够接受每年超过8万英镑退休金福利的首相。英媒指出,布莱尔和妻子谢丽⋅布莱尔离开唐宁街10号以来积累的个人财富已达6000万英镑,但布莱尔一直坚称真实数字要低得多坦带。
据悉,布莱尔担任首相时闹基的工资为19.6万英镑,其后两位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和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的薪水,相较于布莱尔要低得多。布朗和卡梅伦都放弃了传统的养老金安排,而是加入了养老金所得并不很多的部级计划。卡梅伦将获得每年2万英镑的退休金,这部分退休金同样也是在他65岁之后才能够领取。
6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