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生活受什么保障?社保退休工龄如何计算?
-
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什么保障
法律分析:我国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洞启家和社会的保障,我国正在逐步完善养老金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四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戚巧家和社会的保障。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五、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缴丛行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盯逗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纳则如金月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缴渗仔哗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
2年前 -
1、连续计算法
也叫工龄连续计算。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相加,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
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游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磨蠢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
从事特殊工瞎磨陪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2年前 -
社保工龄的计算是从缴费年开始计算,计算至法定年限或者退休年限。而法律对此也有具体的规定,即社保的工龄一般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因此在进行社保工龄的计算时,也可以参照职业的工作工龄来进行计算。
法律依据:
《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 一般工龄系指工人职员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之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而言。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
《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九条 本企业工龄应以工人职员在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计算之,如曾离职,应自最后一次回本企业工作之碰宴让日算起。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动工作者,其调动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均应连续计算。但解放前确因业务需要调动工作具有确实证明者,其本企业工龄,始得连续计算。
二、解放前在本企业工作,曾经被祥棚迫离职又回本企业工作者,如有确实证明,经工会小组讨论通过后,并经劳动保险委员会批准,其离职前与回本企业后的工作时间,可合并作本企业工龄计算。
三、解放后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及调派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应连续计算。解放前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派国内外学习业笑局务者,如有确实证明,除学习期间不计工龄外,其调派前与回本企业后的本企业工龄,得合并计算。
2年前 -
社保退休金分为三个部分,计算方法如下:
1、基础养老金=(全省(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本人账户养老金=本人账户内养老金存储额度/发放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1.3%。
以上公式计算出来的社保退休金仅供参考,以社保部门实际计算出来的退休金为准。3年前 -
我国《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退休制度是指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国有和集体等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达到一定年龄时,离开劳动或工作岗乱念位,进行休息或休养,并按照规定领取一定的离休金或退休金的制度。国家依照法律规哗斗困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所受国家和社会的保障主要包括:
(1)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2) 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销烂遇应当得到保障,有关组织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养老金,不得无故拖欠,不得挪用;
(3)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职工工资增长的情况增加养老金等。
7年前 -
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身体健康、学识增加、观念转变,越来越多的退休扮昌人士进入就业厅态扒市场,通过返聘,再创业、从事义务活动、志愿者活动,或再就业等。更加丰富的退休生活将成为常态,对社会运行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闭渣发〔1996〕354号。13、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被再次聘用时,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聘用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保待遇等权利和义务。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达到此年龄的劳动者应属于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但是,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60周岁以上劳动者建立用工关系,是劳务关系(非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44条(二)项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二】《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若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7]88号。二、关于离退休人员的再次聘用问题。各地应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优先解决适龄劳动者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对被再次聘用的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第13条的规定,其聘用协议可以明确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动保护待遇等权利、义务。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聘用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聘用协议约定提前解除书面协议的,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未约定的,应当协商解决。离退休人员聘用协议的解除不能依据《劳动法》第28条执行。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如果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案范围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
7年前 -
根据我国社保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轮灶桥,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因此在退休劳动者的原用人单位已经为其依法缴纳社保的情况下,退休劳动者发生因病或其他非因工辩塌死亡的,其遗属有权从社保机构获得相应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具体金额由各地社保部门规定。需要说明的是,在退休劳动者的原用人单位在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情况下,退休劳动者无法获得上述费用。但是根据根据劳动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因此发生了该种情况,退休劳动者的遗属可以通过诉讼方式向用人单位要求养老金损失、腊猛丧葬补助和抚恤金以及退休后的医疗费损失。
7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