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缓刑还能领退休金吗?保险有退休金吗?
-
法律主观:
只要退休就有退休金,关于养老保险与退休绝肢金的事宜,据人社部、财政部通知,从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杭州养老金上调据杭州市人力社保局消息,杭州将再次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其中,主城区基础养老金标准将由原每人每月170元提高到190元,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与主城区同步调整,其他统筹地按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调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整将上溯至2016年10月1日起执行。此次调整,是杭州从2010年实施该制度来第4次调整。杭州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养老保险:公司缴14%,个人缴8%;失业保险:公司缴1.5%,个人缴0.5%;工伤保险:公司缴0.2%,个人不缴;医疗保险:公司缴11.5%,个人缴2%。月缴费基数由参保人员在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300%之间自行确定。缴费比例为18%。缴费额举例如下:持有有效期内《杭州市就业援助证》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标准为每人每月236.74元。上述缴费标准自年1月1日起执行。工粉们记得及时在扣款账户中存入足额款项,避免因扣款不成功而影响社会保险相关权益。
法律客观:
《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埋滑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第十弯宏腊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年前 -
法律主观:
缓刑期满至原单位对本人作出处理期间的生活费,按缓刑期间的标准计发。 缓刑期满后 分配正式工作的,其工资待遇根据新任职务,按缓刑期间的标准计发。 1、被判决有罪,但 免予刑事处罚 的,判决生效后,原退休待遇不变。但是,犯有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以及泄密,贪污、贿赂等严重违纪行为,构成刑事犯罪但免予刑事处罚的,根据其所犯错误,比照应受到的行政处分的种类,按以下办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1)当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的,按照每两年一次增加退休费的标准,降低其基本退休金。 (2)当给予降级以上处分的,按照每两年一次增加退休费的标准,降低其基本退休金,再以降低后的基本退休金为基数,按下列不同比例监发基本退休金:应当给予降级处分的,减发其基本退休金的5%;应当给予撤职处分的,减发其基本退休金的10%,并按撤职处分相应降低其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2、对于被劳动教养、治安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强制收容教育、强制戒毒、羁押、管制、拘役、 有期徒刑缓刑 的,停发基本退休金,其受行政、刑事处罚期间的生活费按照《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人函〔1999〕177号)办理。 3、退休的国家公务员在任职期间或者退休后触犯刑律,被依法判处 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的,自判决生效之日的下月起取消起退休金和其他退休待遇。《刑法》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 缓刑考验期限 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法律客观:
《关于退休人员被判刑后有关养老保险待遇问题的复函》 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停发基本养老金,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在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死亡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可以继承,但遗属不享受相应待遇。退休人员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监外执行的,可以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不参与基本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因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未定罪期间,其基本养老金暂停发放。如果法院判其无罪,被通缉或羁押期间的基本养老金予以补发。
2年前 -
社保和退休金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退休金是一种养老保险待遇,社保中包括养老保险,只有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达到法律规定的退休年龄,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退休金。
一、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保是退休金吗?
不是的,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给货币形式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游搜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逗乱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二、公务员退休金的标准是怎样的?
退休金就是:公务员及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员工,办理正常退休手续后享有的待遇。这笔费用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此类员工无需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
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业支付退休金后对职工退休退职无任何给付义务,后者指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神指历 至于退休金的领取条件,在领取年龄上和养老金是一致的,至于领取金额则取决于工龄问题了,具体的情况也是不同的。
用人单位缴纳的社保并不是退休金,公务员的退休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退休金的支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次性支取退休金,一种是分期支取退休金。前者应用于在职员工退休后领取退休金,企业之后退休金后对员工不再履行给付义务。2年前 - 退休职工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在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原退休待遇。”“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宣告缓期执行的,拘役或缓刑期间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但不参加基本养老金调整。”因此,退休职工被判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在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原退休待遇。
1、退蠢虚困休人员被判刑后,服刑期间不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刑满释放后继续享受服刑前的基本养老金待遇。
2、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宣告缓期执行的,拘役或缓刑期间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但不参加基本养老金调整。
3、退休人员在劳动教养期间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4、退休人员在服刑或劳动教养期间死亡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余额部分的本息可以继承,但遗属不享受其他相应待遇。
5、退休人员被判处管制和监外执行的,可以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不参与基本养老金调整。
6、退休人员因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带念未定罪期间,其基本养老金暂停发放。如果法院誉咐判其无罪,被通缉或羁押期间的基本养老金予以补发。
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经考察机关批准。缓刑罪犯参加劳动,应同工同酬。如果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应执行。
缓刑有条件地变更有两种情况,一是罪犯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不再犯罪,可以在缓刑期满后不再执行原判或者缩短缓刑考验期。二是罪犯在缓刑期内又犯新罪,则应由法院撤销缓刑,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处以新的刑罚。
法律依据:
《劳动人事部关于退休职工被判缓刑期间可否享受原退休待遇的复函》中规定:退休职工被判处徒刑宣告缓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在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原退休待遇。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2年前 - 退休金不是养老金,退休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这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闹友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退休金和养老保险金不是一个概念,养老保险金和退休金的区别出资主体的不同,退休金是由个体或者单位体支付给你的,而养老保险金则是国家支付给你的。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春举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给货币形式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扒弯碧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2年前 - 养老保险不是退休金,具体如下:
1、退休金指的是贺山派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到禅贺了退休的年纪,国家财政或是地方财政给他们每个月发放退休金,或一次性发放,但是他们在退休之前是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的;
2、养老金是指职工在单位缴纳了养老保险之后,等到了退休的年纪每个月领取养老金,领取唯凯养老金之前,缴纳保险费用不少于15年。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2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等于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2年前 -
退休金不是养老保险金。
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核物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给货币形式的保险待改亩液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退休金一般都是国家财政或地方财政列支,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的退休待遇简称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费。
养老金是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的,参加养老保耐核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统称为养老金。
2年前 -
判缓刑还能领退休金枣银。刑满释放后,按服刑前原有退休待遇,恢复享受养老金的权利,之后可以参与每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服刑期间的养老金一律不会补发。退休职工被判处徒刑宣告缓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在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原退休待遇。
服刑期间没有退休工资,服刑期满后可以按服刑前的标准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死亡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本息可以继承。离退休人员被判有期徒刑或劳教期间停发养老金,刑满释放并恢复政治权利或劳教期满后,可继续发放养老金。离退休人员被判有期徒刑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判刑、缓刑或劳教期间不列入养老金正常调整范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码坦会保迟岩桐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2年前 -
法律分析:包含退休金,一般情况下退休金即养老保险金,是职工退休后,且养老保险缴纳至规定年限后,按月领取的社会保险福利。交五险和三险退休后养老金都一样。
1、社保五险是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
2、社保三险是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交社保三险是少交了失业及生育保险,其中养老,医疗及工伤保险交费是一样的,交社保者其享受的待遇也是一模一样的“五险”方面,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医疗保险单位销宽承担6%,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承担2%,个人1%;生育保险1%全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0.8%也是全由单位承担,职工个人不承担生育和工伤保险。三险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缴纳三险是国家誉斗逗社保政策规定。而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五险相对三险保障范围更加全面,权利也相对面较广。因此退休金即养老金是否一样需要取决于缴纳的缴费基数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么差别不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庆卖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2年前 -
判缓刑可以雀旁有退休金。按照《劳动人事部关于退休职工被判缓刑期间可否享受原退休待遇的复函》中规定,退休职游岁敬工被判处徒刑宣告缓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其在缓刑期间可以继续享受原退休待遇。但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未达到退休年龄的,是不会有退休金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神慎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2年前 -
退休人员被判刑后,服刑期间不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刑满释放后继续享受服刑前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当事人根据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宣告缓期执行,拘役或缓刑期间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但不参加基本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在劳动教养期间可以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退休人员被判处管制和监外执行,可以继续发给基本养老金,但不参与基本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因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未定罪期间,其基本养老金暂停发放。如果法院判其无罪,被通缉或羁押期间的基本养老金予以补发。
《行政单位离退休经费管理办法》第四条 中央国家机关行政单位离退休经费管理的基本任务:
(一) 合理编制经费预算,强化预算约束;
(二) 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强经费管理,努力节约支出;
(三) 认真编报经费决算,开展经费使用情况分析。
(四) 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五)对所属单位的离退休经费实施监督。
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是什么
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如下:
1、退休金是指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支付给货币形式的社会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很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体制。2年前 -
法律分析:退休人员被判缓刑还有退休金。退休干部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可以按规贺歼定继续享受原退休待遇。不过,在缓刑期间暂缓提高待遇,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可按规定增加,缓刑考验期间的差额不予补发。
法律依据:《人事部关于退休干部被判刑宣告缓刑期间能否享受退休待遇问题的复函》第一条 退休干部被判刑宣告缓刑,其缓刑期内的生活待遇问题,仍按照劳人险函[1983]16号办理,即:“退休职工在宣告缓刑考验期内,没有被剥夺禅吵冲政治权利的,可以继续享受原退休待遇。”
《人事部关于退休干部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期间能否增加退休费问题的函》 第一条 退休干部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并按规定继续享受原退休待遇的,如在缓刑期间适逢国家规定给退休人员增加退休费,则不应给其增加,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按规定增加,但缓刑考验期碰桐间的差额不予补发。
2年前 -
【法律分析】
退休后判缓刑影响退休待遇,一般没有退休金,比如公务员退休后作为退休人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可能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导致被判刑入狱,但是在判刑入狱的过程中,那么有附加条款,就是取消了自己的退休待遇,那么是有权利给取消他自身的退休待遇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3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