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可以领多少社保?69年出生的退休延迟吗?
-
法律主观:
退休时养老金的高低由许多要素组成,包括退休时上年度所在地的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年龄。企业职工退休金计算公式: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各年度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缴费工资指数=当年缴费工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埋滑老金储存额÷与退休年龄相关的计发月数;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视同缴费基数ⅹ视同缴费年限x1.3%或者是1.4%。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绝肢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弯宏腊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1年前 -
在大部分人都循环在每天的起床闹铃、堵在繁忙的早晚高峰、为了保持竞争力不断加入内卷的时代,渴望“英年早退”似乎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虽然不少年轻人期待“退休”是为了逃离繁忙的工作状态,彻底躺平,但更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退休生活,有更高的预期。对他们而言,退休不是摆烂,而是要保持目前的生活质量,过上有钱、有闲、有品质的生活。能否实现这样的退休目标,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你缴的养老金够退休生活吗?
退休后到底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2×本人累计缴费年限×1%
举个例子:
假如A在北京工作,退休前工资为每月10000元,累计缴纳社保15年整。按2022年北京退休金计发基数计算
(1)A每个月能领取的基础养老金=11082×(1+10000÷11082)÷2×15×1%=元
(2)如果A累计缴纳社保30年,那么每个月能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元
(3)如果仍然是缴纳15年,但是社会平均工资翻了一番,那么A每个月能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元。
可见,缴纳年限和社平工资增长与能够领取的基础养老金都呈正相关。但缴纳年限的影响更大一些。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是按月工资的8%缴纳并进行累计的。
还用刚才的例子,A的个人账户储存额=10000×8%×12×15=144000元
如果60岁退休,那么计发月数按照139来计算
所以A的个人账户养老金=144000÷139=元
因此,如果A缴纳了15年社保,退休时能够领取到的养老金为元;
如果缴纳了30年社保,退休时每月可以领取到元
如果仍然是缴纳15年,到时候社会平均工资翻了一番,那么A能领取到的养老金为元。
注意:这里,我们暂且假定A的工资一直未变,也暂不考虑社保的投资回报率等皮猛。当然,城市不同,缴费基数也不同,到手的养老金也是有差距的。一般来说,在退休之前养老金的缴费金额越多、缴费年限越长、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越高,退休金也就会越高一些。
从以上计算可知,就算是A在退休前的工资可以达到10000元/月,连续缴纳30年社保,每月领取养老金也仅在5200元左右。而如果月薪不足10000,缴纳社保年限更少的话,更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退休工资。
所以如果仅靠退休金,想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品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维持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呢?
1、三支柱养老金制度
所谓三支柱,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也就是我们在上文中计算的养老金;第二支柱为面向企业的企业年金和面向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主要是个人自愿开展的各类养老储蓄,其中包括个人养老金。其中,第一、第二支柱更依赖于企业和国家,而第三支柱是以个人为主导的。三大支柱共同发展,才能形成稳固的养老体系。今年(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
个人养老金跟个人存款有很大区别:首先,个人养老金在一定额度内可享受税收优惠。其次,对接个人养老金的投资产品都是经过遴选,兼顾安全性和盈利性;第三,个人养老金采取账户燃铅桥封闭管理,一般不允许提前支取,是“化短为长”的资产管理手段。
2、科学的退休规划
除第三支柱外,若想体面地度过退休生活,关键所在就是要解决“钱”的问题。这就可以通过多种投资的组合拳来达到效果。比如先制定自己的老年生活目标,确定自己的养资金缺口,再通过科学的配置金融产品和固定资产,使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在退休之年实现财务目标。当然,这个过程非常需要有专业的理财师来帮助完成。因为养老方案的制定并不是资产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一次性的。它需要跟随经济的发展、财务的变动、养老目标的改变等做动态调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让结果最大化。
最后,有一个关键点是始终不会变化的,那就是对退休的筹划,越早开始越好激运,越年轻开始越好。筹划的越早,就越容易接近最终目标。2年前 - 因人、因地而异。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存额÷120。依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必须达到退休年龄且缴纳社保满15年以上,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自己需要注意。社保交满15年,退休后一个月能领多少钱?社保交满15年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存额÷120。如果有单位,即使缴满15年,但职工还未退休,企业还得继续缴费,直至退休;个人缴纳社保的话,可停缴,也可继续缴纳,根据当地政策,肯定也是继续缴纳好,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缴,将直接影响到退休后养老金待遇。
一、申请退休工资的年龄条件是什么:
1、正常退休: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
2、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从事有毒有害工种满8年,井下、高低温工种满9年,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种满10年的,男年满55周岁,女干部年满50周岁,女工人年满45周岁。
3、因病或非因工致残提前退休:经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4、政策性提前退休:国家和省有特别规定可以提前退休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申请退休工资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条件。
1、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2、缴费年限满10年的,可申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3、缴费年限不满足上述1、2点条件的,可申领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终结养老保险关系;如属于本省户籍的,可以不申领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参照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费基、费率继续缴费,至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为止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2年前 - 如果延迟退念携休从2022年实施,应该会赶上延迟退休的规定。按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的说法,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草案2016年内报给高层确认。之后公开征求意见,再修改。2017年,推出。推出后至少五年以后(2022年)才实施。
一、历史起源
1、背景由来,早在2008年11月,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在2030年前,职工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2010年9月,关于”是否应该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起因是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会上,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情况。2013年11月20日下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国新办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延长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但将采用”渐进式”。2014年3月9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人社部会在2020年前,将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推出来,此方案是渐进式的退休年龄办法。2014年3月9日上午,列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20年前推出。此外,针对高考改革、治污等社会热点问题,相关人员对记者提问进行了回答。
2、折叠社会意义,从全国来看,延迟退休可以使中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延迟退休可以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压力。
二、社会观点
1、拥护派
论调一:中国的退休年龄和其它国家比起来算早的,中国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干部)或50岁(工人)。而在欧美国家普遍的退休年龄都为65岁,美国为67岁,日本为男65岁,女60岁。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不断提高,所以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而且在很多岗位上也需要这些有经验的老人继续发光发热。
论调二:为养老保险基金”卸包袱”。有专家指出,到2035年中国将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如果把退休年龄男性提高到65岁,女性提到60岁。则多收5年养老保险,少发5年养老金。养老并轨后,我国更面临万亿成本的缺口,延迟退休尤显得必要和紧迫。显然,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主因在于缓解养老保险金的缺口。延迟退休有助于弥补养老金亏空,缓解养老压力从养老金诞生那天开始,就伴随着空帐。根据如今最新的数据,中国如今的养老金空帐大约为1.3万亿元。假若这些人到了60岁还继续工作的话,那么他们不仅不会领取养老金,还会继续缴纳养老金。有专家也算过一笔账,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 。
2、反对派
论调一:这会增加就业压力,在腾讯网相关新闻的回帖中,绝大部分的网友都表示反对,而他们提到最多的就是就业问题。
论调二:这对中低收入劳动者不公平,在热门回帖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其实如今人的压力很大,中低层工作誉高笑者的工资往往除了扣除社保金及所纳税金,拿到手中的实际工资,所剩不多,这所剩不多的工资还要用来生活、还房贷、供养老人以及教育子女等等,其实真的应该考虑把人员的退休年龄提前10年,女性45岁,男性50岁,这是最好的抉择”。而另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下岗职工,他们都四五十岁,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再就业,就盼着能够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拿退休金,政策一旦调整,他们无疑将会遭到巨大的打击。
论调三:”有命交社保,没命拿社保。”200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73岁。因此,假若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的话,那么平均下来就只能拿8年的养老金,而此前,已经交了几十年的养老金,因此也让许多人大呼不公平。
三、纵观世界各国政府对退休年庆含龄的法律和政策的变化,再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借鉴:
第一,逐步提高男女法定退休年龄是一个国际性的趋势,不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至2013年阶段,我国提高男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不是太明显,提高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较为明显,在女性平均退休年龄较低的情况下,在合适时机,将女性退休年龄统一提高到55岁。
第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须全面启动提高法定的退休年龄工作,以便缓解未来劳动力不足、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压力,提高经济人口总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口资源,同时,还可以减轻国家财政、社会负担。在女性提高到55岁之后,可以考虑同时提高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直到2013年大部分国家提高退休年龄目标的男性65岁和女性60岁。
第三,合理的提高退休年龄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尤其是启动时机,对基金、制度抚养比、相关法律以及社会的接受程度等都要有所考量。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第四条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2年前 -
法律分析:赶不上。按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的说法。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草案2016年内报给高层确认。之后公开征求意见,再修改。2017年,推出。推出后至少五年以后(2022年)才实施。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禅羡退休年龄。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贺清拍
(二)从事井下、高空、正衫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