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没交满怎么处理?视同缴费怎么算养老金?
-
很多已经开始领取养老金的茄改朋友们,应该都听说过“视同缴费年限”。那么,视同缴费年限到底是什么意思?会影响我们的养老金吗?哪些人可能会有视同缴费年限?这就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视同缴费年限是什么?
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来讲是指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是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喊旅视同缴费。
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划分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1991年《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开始建立起来的。1991年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国家明确对于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
视同缴费就是不用缴费了吗?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其实不是的。2011年《社会保险法》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因此,视同缴费期间并不是不用缴费,只是个人不缴费,政府缴费而已。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样对于2014年9月以前参加工作的中人,其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哪些人会有视同缴费年限?
一般来说,有三类人群可能会有视同缴费年限。
1、无论是处于国有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连续工龄,并有档案可以加以证明,都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2、还有一部分人,当时可能没有进入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而是成了上山郑纳凳下乡的知青,返城并安置了工作,工龄连续,并有档案加以证明,则也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3、还有一类,就是保家卫国的军人。这部分的情况比较特殊,依据相关规定,2012年7月1日之前的军龄,是可以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一般指城镇户籍退伍人员,农村户籍的不可以)。
养老金该怎么计算?
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其中“累计缴费年限”中就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而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那么缴费年限越长的退休的时候核算出来的养老金待遇自然也会越高,所以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会影响养老金待遇的高低。
因为有过视同缴费年限的人都是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正式职工,他们基本上每工作一年的工龄就相当于是一年的视同缴费年限,最终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就只能计算成为过渡性养老金。
所以说实际上这些年限他们是没有办法缴费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用。但缴费年限又是计算养老金的重要数据,为了使这部分退休的中人养老待遇不吃亏,也是为了对他们的一种补偿。国家就出台了按140%(也包括130%~150%)这个区间的缴费基数去为他们计算这段时间的视同缴费年限。
以下为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缴费基数x视同缴费年限x1.4%。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总的来说,在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前,有国企、大集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经历的,一般才会有视同缴费年限。包括后来下岗的朋友,退休时原来的视同缴费年限仍然有效。即使后来到外地流动就业,退休时仍然可以调档,以认定原来的视同缴费年限。没有档案,或档案材料缺失,不能补办,又不能依法维权的,视同缴费就作废了,只能计算实际缴费年限。
最后,提醒大家,各地对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可能有所不同,大家还是要以当地政策为准。2年前 - 经到了退休年龄社保还没交够15年有三种办法可以解决,职工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意愿,任意选择其中一种。
1、继续缴费,缴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2、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携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3、一次性取出个人账户储存额,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且未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以上的文章内容就是为大家讲解的“退休年龄到了社保还没满15年怎么办?”的一系列相关知识,劳动者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没有累计达到缴纳社保15年的年限,可在达到退休年限的时候,延长缴费时间知道缴费累计时间为十五年。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16条第2款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缴费至满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根据此规定,劳动者可以选择续缴或者社保转移。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
第2条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棚宏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链隐册,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2年前 - 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旁滑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运胡腊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在缴费年限相做橡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2年前 - 法律分析: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没交完15年的个人社会养老保险人死了能拿回交的钱,即可以将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付给继承人。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慎槐保险缴费义务;
3、个人缴费至少满15年(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养老保险缴纳基数是多少?
所谓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般则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一般来说,职工缴费工资如果高于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工资所在省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悄猛4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
个人如何缴纳养老保险?
个人名义交纳需要到户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请即可,其参保手续包括:本人身份证,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备两张,保费,申请书等即可。且只能办理养老,启孝桥医疗保险两种。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档次进行缴费)养老保险费实行邮局代收。每月按时缴费。如按季度、按年度缴费,应提前存入。欠缴半年即停止征缴。来社保处补办手续后方可继续划缴。
综上所述,职工缴纳养老保险10年后死亡,其法定继承人可以继承职工个人缴纳的那部分养老保险金,这样职工要办理退保手续。继承人可以带上职工社保卡、身份证及死亡证明等材料,去当地社保局办理。单位为其缴纳的,纳入社保基金账户。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养老保险由公司办理,不需要自行办理,公司自动扣费。2年前 -
以下为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加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绝察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缴费基数x视同缴费年限x1.4%。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并此茄、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扒尘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2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