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什么科目?什么叫递延所得税资产?
-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什么?名字太拗口?什么意思?
递延所得税资产 (Deferred Tax Asset),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 是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下图是洛阳钼业2021年年报中资产负债表的截图:简单来说,就是税务局计算的公司利润和公司财务算得不一样,可能大于公司利润,也可能小于公司计算的利润,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便因此产生了。
举个例子,茅台年底前卖了一批酒,给下属销售公司,销售公司还没卖出去。作为茅台公司的合并报表上,就会记为销售额为零,不产生利润,不产生税收。等明年,这批酒被销售公司卖出去了,合并报表计入收入,计入税收。
但是呢,税务局不这么算。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完成了一笔销售,就得产生利润和所得税。这样税务局要收的税,就会比公司报表里计算的税要多。等来年,销售公司完成销售,税务局就只征收销售公司获利部分的所得税,而公司则一次计算两笔交易的利润总和。相当于第二年税务局计算的利润又比公司计算的少。
这样,第一年税务局计算的利润大,多计算的所得税,就命名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等到来年摊销。2年前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及指南——所得税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帐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帐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帐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一、递延所得税暂时性差异计算步骤
(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可抵扣差异-应纳税差异(可以理解成企业所得税年报的应纳税所得税加调增减调减)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二)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即从会计角度看现在交的加将来要交的减将来可以抵的)
(三)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变动额×所得税税率。
所谓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预付税金(类似长期待摊费用性质),即前调增后调减;可抵扣差异说明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负债的计税基础。
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变动额*所得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就是延期纳税(类似长期应付款性质),前调减后调增。
应纳税差异说明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负债的计税基础。二、分录模板
(一)会计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一般记借方,税法上算出来的放在应交税费记贷方,递延所得税可借可贷。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年报数)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负债增加在贷方)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减少在贷方)
(二)如果可抵扣差异和应纳税差异同时增加,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如果税率发生变动,则当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额(登账额)=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新税率-年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旧税率;当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登账额)=年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新税率-年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旧税率。
(四)递延所得税对应的科目
1.大部分都是所得税费用;
2.当某项交易或事项在会计上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递延所得税也对应所有者权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假设2021年1月1日前执行旧准则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商誉,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商誉=合并成本-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减少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断循环状态。
4.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除外:一是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二是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满足上述条件时,投资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影响力决定暂时性差异的转回,如果不希望其转回,则在可预见的未来该项暂时性差异即不会转回,从而无需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5.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项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交易或事项发生时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背诵口诀
1.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追加应税所得,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会冲减应税所得;
3.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入借方,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列入贷方。
4.“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本期发生额(登账额)=当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变动额×所得税率。
5.“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该时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6.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7.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调减应税所得,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会追加应税所得;
8.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匹配“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新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列入贷方,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时列入借方。
9.“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本期发生额(登账额)=当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变动额×所得税率;
10.“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该时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11.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2.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四、案例
(一)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各年末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税法规定,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有关业务如下:201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6000万元,A公司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600万元的坏账准备。假定该公司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的期初余额均为0。
201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0万元,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了400万元的坏账准备,累计计提坏账准备1000万元。
解析:
1. 2018年末: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6000-600=5400(万元)
计税基础=60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0(万元)
2018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0×25%=150(万元)
2018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150(万元)
2018年应交所得税=(1000+600)×25%=400(万元)
2018年所得税费用=400-150=25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0
递延所得税资产1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00
2. 2019年末: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0000-(600+400)=9 000(万元)
计税基础=1000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累计额=1000(万元)
2019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00×25%=250(万元)
2019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50-150=100(万元)
2019年应交所得税=(1000+400)×25%=350(万元)
2009年所得税费用=350-100=25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0
递延所得税资产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50
(二)案例2:某企业2019年会计利润总额为300万元,通过县政府向希望小学捐赠了自产产品一批,该批产品公允价值(不含税)120万元,成本100万元,企业已将成本和增值税销项税额的金额计入营业外支出,增值税税率为13%。
解析:
1. 捐赠发生时
借: 营业外支出 115.6
贷: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6
提示:这里贷方记库存商品,而不是做收入,因为不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现金流入,不符合收入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但是注意计算销项税额时,是以视同销售收入为基础来计算。
2. 2019年度公益性捐赠支出超过当年税前扣除限额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时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捐赠扣除结转)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3. 以后年度扣除2019年度结转可扣除的捐赠额时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年前 - 你好,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同时,也指企业持有的近期出售的金融资产,包括企业为赚取差价而从二级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条件为:
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是在近期出售或回购;
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通过短期利润管理该组合;
它属于金融衍生品。 衍生工具被企业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不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特点为:
1、企业持有目的是短期的,即在初始确认时确定其持有目的为短期利润。 一般来说,这里的短期不应超过一年(包括一年);
2、该资产具有活跃市场,其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取得。
3、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定义: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会计准则,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 取得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在近期出售或回购。例如,购买短期持有的股票可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通过短期利润管理该组合。基金公司购买的一批股票以短期盈利为目的的,其投资组合股票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3) 是衍生工具。也就是说,一般来说,购买的期货和其他衍生品应该被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为衍生品的目的是交易。但是,除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以及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且必须通过交付权益工具结算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的衍生工具外,它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交易。3年前 -
我们应该知道金融资产在财务报表里是有三种表现形式的,分别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到期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面两种金融资产是常见的,很多人也都明白,那你知道什么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吗?它和资产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定义
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从它的表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可以用来交易的金融资产。在专业定义上,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在短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证券交易市场购买的股票、债券、基金等等。这类资产企业只是短期持有,在这些资产有收益的时候,就会加这些资产卖出以获得收益,所以它们称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资产的联系与区别
小编在网络上查询了一些资料,明白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资产的联系和区别。它们的联系是很少的,只有一个就是它们都是企业所持有的资产,都是由企业掌握使用权与交易权的。但是它们的不同是比较多的,第1普通资产是由企业长期持有的,可能是作为企业的不动产一直存在,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只是短期持有。第2,普通资产是作为企业的资产证明,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只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一个来源。第3普通资产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只能是金融产品。但是企业也必须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这样才能够参与到二级市场中去,才能够维护企业的地位。
总结
所以不管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普通资产,它们都是企业所持有的资产都是企业的一部分,只不过一个短期持有,一个长期持有。
3年前 -
金融资产是实物资产的对称,是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企业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型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持有到期投资。个人的金融资产包括:个人存款、股票、债券、基金、证券集合理财、银行理财产品、第三方存款保证金、保险、黄金、信托等。4年前
-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首先是“金融资产”,其次是“为交易而持有的”。完整的概念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二、说明:
1、企业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及衍生金融资产等。
2、企业按购入(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不同进行分类。
(1)打算短期内出售赚取差价的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且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如通过购买被投资单位发行的股票投资为“长期股权投资”、
(4)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但这些金融资产没有被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则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