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净值是什么?资产上亿算有钱吗?

流沙 理财 85

回复

共12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皮皮的头像
    皮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法律分析: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固定资产的期初账面净值乘以一个固定的折旧率来计算各期折旧额的方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双倍直灶谈线折旧率 双倍直线折旧率=2 /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0% 在最后两年,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预计净残值之差采用直线法在剩余两年内平均分摊

    法律依据
    《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 第一条 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隐袜碰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对上述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好虚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2年前 0条评论
  • 小刚丶的头像
    小刚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能够顺利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包括房屋建筑、机器设备、办公家具、运输工具等,全都属于固定资产的范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产生实物磨损以及无形价值的减少,而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的核算周期内,如果按照原有账面价值进行统计,将会影响企业管理者对企业预期经济效益的判断决策,存在偏差。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合理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利用分期费用摊销的计算方式,将固定资产长期的使用价值转移到年限周期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本中,有利于企业评估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使得固定资产价值最大化,减少资产的闲置与浪费。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案例计算:2020年1月底,甲公司因肺炎疫情原因临时购入一套医疗设备,该设备成本为33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30万元,则2020年应计提折旧额按年限平均法计算为:(330-30)/10/12×11=27.5万元。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案例计算:现公司有汽车一辆,该汽车原值为20万元,预计使用10年,每年行驶里程8000公里,净残值率为10%,当月行驶里程2000公里,该汽车的当月折旧额按工作量计算为:20x(1-10%)/10/8000×2000=0.45万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案例计算:某企业自行建造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30万元,预计净残值0.8万元,使用年限5年。该生产线按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年折旧额如下: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计提折旧额=30×40%=12万元

    第二年应计提折旧额=(30-12)x40%=7.2万元

    第三年应计提折旧额=(30-12-7.2)x40%=4.32万元

    第四、五年应计提折旧额=(30-12-7.2-4.32-0.8)/2=2.84万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用一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案例计算:某企业2019年6月15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370万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10万元,2019年该设备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值计算为:(370-10)/(1+2+3+4+5)x5/12×6=60万元

    注明:计算时一般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从下月开始计提折旧。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固定资产折旧四种方式以及案例计算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虽然这些公式理解起来很简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如果采用人工+Excel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统计,在面对庞大的资产数量时很容易出错。

    因此,信息化建设更为成熟的企业,一般会选择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资产云管理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需要,设置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高效准确,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2年前 0条评论
  • 悠悠妈的头像
    悠悠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它可以反映企业实际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种计价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损益等。

    二、固定资产残值是固定资产残余价值的简称。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收回的一些残余材料的价值。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一般要预计固定资产残值。

    按照我国有关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残值减去清理 费用后的余额) 比例,应在原值3%~5%的 范围内,由企业主管部门确定,报同级财政备案。

    残值在固定资产未清理前,是包含在固定资产净值里的。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原值的计量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

    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这些支出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安装成本等,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如应承担的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二)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 、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外购固定资产分为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两类。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其中,“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包括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交纳的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增值税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并按各种专项物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应当按照本书“第十四章借款费用”的有关规定处理。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包括自营建造和出包建造两种方式。

    (1)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税额、运输费、保险费等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并按照各种专项物资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工程完工后剩余的工程物资,如转作本企业库存材料,按其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存在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应按减去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转作企业的库存材料。

    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偿部分后的差额,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已经完工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收支。

    (2)在建工程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其工程成本,并单独核算。

    第一,企业的自营工程,应当按照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机械施工费等计量;采用出包工程方式的企业,按照应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计量。设备安装工程,按照所安装设备的价值、工程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等所发生的支出等确定工程成本。

    第二,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负荷联合试车所发生的净支出,计入工程成本。企业的在建工程项目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取得的负荷联合试车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其实际销售收入或预计售价冲减工程成本。

    第三,在建工程发生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减去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后的净损失,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计入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工程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不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如为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毁损,或在建工程项目全部报废或毁损,应将其净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第四,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3、租入的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

    在融资租赁方式下,承租人应于租赁开始日将租赁开始日租入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4、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1)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本书“第八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十一章债务重组”的有关规定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净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

    2年前 0条评论
  • 杨茗伊的头像
    杨茗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这种计价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损益等。

    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它可以反映物流企业实际占用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种计价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损益等。

    固定资产净值率计算方式:

    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末累计折旧。

    用各类固定资产净值率乘以该类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的倒数,即可算得该类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其计算公式为:某类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该类固定资产净值率*(1/该类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固定资产净值

    2年前 0条评论
  • 卢京辉的头像
    卢京辉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的净值这样算:
    1、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它反映的是资产的帐面价值。
    2、残值指固定资产报废时收回的残料价值。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终了后,所残留的、可供出售和利用的价值。
    3、净值与残值的区别残值是原值扣减了全部折旧后的残留价值。而净值中包括尚未摊销的折旧和残值二个部分。
    关于固定资产净值的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末累计折旧某类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该类固定资产净值率*(1/该类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
    2年前 0条评论
  • 沈鹏的头像
    沈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说来实在嘲讽我的梦想就是,银行卡里有1千万,长沙两套房,一辆A6我现在一年差不多有40多万的一个收入。按照我的理解来说,达成这个目标,需要1500万以我每年存30万的速度,要存够1500万,需要50年也就是说,在我收入维持40万一年的基础上,我需要干到70多岁。你们可以说,是我的人脉圈太低端。我身边各种创业还算闯出来的小伙伴,多的一年两三百万,少的一年几十万其实我们的梦想,都差不多。甭说一个亿了,哪怕那些个赚几百万一年的,也说钱是赚不完的,有个几千万,还赚个j00钱,回家养老了。你们知道,1000万,意味着什么嘛?意味着我就是存银行,卵事不干,我一年保守有个30来万的收益。这什么概念,长沙平均工资,也就一年4.5万而已。如果有1个亿,他意味着什么?一年保守有300多万的收益我的天老爷哟,一天要花1个W!这怎么花的完啊!!!!我花起来,都会有种败家的感觉!!!啊,我是不是暴露了我是个穷屌丝????再给你们举个例子1个亿,一年保守生300万,300万,一年保守生10万10万什么概念?在全中国,一年能够到手10万的人,都不多的呀~你利息的利息,都能超越全中国百分之80以上的人的收入。你现在跟我说,1个亿,算不算顶端???你要知道,钱能生钱。能赚一个亿的人,需要牵动的东西就太多了。最终会形成接近于“垄断”的一个局面,只是说“垄断”的行业,或者地区有区别罢了。“垄断”了,但是又没“垄断”就是传说中的巨头。那么,钱能生钱,有钱的只会越来越有钱。所以,但凡你没一根直肠通大脑正常人,有一个亿,且只有一个亿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花几千万,或者一个亿,去某些地方买一套房,或者别墅更别提,买几千万的豪车之类的了。同理可得,买几千万豪车,和几个亿别墅的人这帮消费群体,是重合的,你们懂我意思吧?就有些人,喜欢单独分开看。买几百万几千万手表的,他算一类人买几个亿别墅的,又算一类人实际上,这两种消费群体,都是一类人。你问我,有1个亿,算不算顶端???不好意思,作为一个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孩子我觉得1千万已经很多了。我是狗子希望你幸福
    3年前 0条评论
  • 安小丽的头像
    安小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资产1亿,当然算是有钱人,而且相当于非常有钱的人,一个人的资产能够过亿的话,说明他就是一个富豪了,这样的富豪,其实非常的少,有过亿的资产,这样的人真是非常的少,是相当有钱,
    3年前 0条评论
  • 刘语煊的头像
    刘语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4年前 0条评论
  • 棉花糖的头像
    棉花糖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二、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它可以反映企业实际占用固定资产的金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种计价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损益等。

    一、定资产净值率

    1、又称“固定资产有用系数”。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2、固定资产净值率=(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100%

    3、期末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原值-期末累计折旧。

    二、

    1、用各类固定资产净值率乘以该类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的倒数,即可算得该类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其计算公式为:

    2、某类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该类固定资产净值率*(1/该类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率)、

    3、设某企业运输设备原值为300万元,净值为180万元,分类折旧率为12%。则:

    4、运输设备净值率=(180万元/300万元)*100%=60%

    5、运输设备尚可使用年限=60%*(1/12%)=5(年)

    6年前 0条评论
  • 杨丽的头像
    杨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固定资产的净值的计算公式是: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2、固定资产净值也称为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它可以反映企业实际占用固定资产的金额和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这种计价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损益等。
    7年前 0条评论
  • 小何的头像
    小何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的净值计算公式——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预计净产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样吗?——不一样。预计净产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原值

    7年前 0条评论
  • Kira的头像
    Kira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应该是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预计净产值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不一样的概念。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因为固定资产发生减值而计提的减值准备。预计净产值这个概念不知道你从什么地方看到的,一般没有这个概念,即使有,从字面上看“产值”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与固定资产没有什么关系。
    13年前 0条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