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为什么要折旧?企业资产如何管理?
-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逐渐磨损而日趋陈旧,其价值也随李乱之减少直至废弃,这部分减少的价斗信值称为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为了加强经济核算,证券企业按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作为重新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
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概念:
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空扰轮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等。
2年前 -
法律主观: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式: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且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在前述的范围内合理选择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法律客观: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2年前 -
固定资产长期参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虽然实物形态没有变化,但是价值却越来越低了,因为其部分价值已经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或者构成了各种费用,随着产品的销售、货款的收回,部分价值得到了补偿。\x0d\x0a随着固定资产的损耗逐渐转移出去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x0d\x0a计提折旧能真实反应出产品的成本构成,能真实的反应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如果不计提折旧的话,就是永远按照全新的价值分摊到产品价格中,这样产品的价格和成本会居高不下,企业所缴纳的税收相对于有计提折旧的要少很多,所以会计准则要求,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x0d\x0a会计和核算中的折旧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直线法,一是加速折旧法。折旧方法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2年前
-
当代社会,企业的发展,没有不依靠资产打天下,因为没有资产的企业,很容易被视为空壳公司,也就是大家常常说的皮包公司。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发现,固定资产对企业的重要性,因为当一个客户或员工,来到某家企业,如果连场地都没有,恐怕没有人觉得这个家企业会有厉害。当然,现在轻资产的企业非常多,重资产的企业慢慢变少,是不是意味着资产就不重要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对于企业来说,拥有核心资产,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一、先让我们了解企业的资产分类,根据流动性来区分
资产可分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
二、我们今天谈一下,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
1、固定资产容易被闲置,被淘汰
不像其他资产,它是有形的,不能动的,长期放置在某个地方,即便是闲置不动,也会因为空气、环境等外围的影响。比如,企业购置的生产设备,会遭到太阳暴晒或阴凉潮湿的地方,都会遭到破坏。
2、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磨损或消耗
不像无形资产,看不见,摸不着。固定资产,一般都是处在被使用的过程当中,慢慢被磨损,被消耗。比如,企业的货车,每天都会开出去,难免会出现交通事故,碰撞等,让车子出现大幅磨损。3、固定资产有特定的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几乎都有特定的使用寿命周期,不管是企业的房产、仓库、运输设备、生产设备,都是既定的寿命。比如,房产基本上70年就要报废,汽车基本20年就要报废。
固定资产不像无形资产,比如,商标、品牌,是没有寿命的限制,一直可以用下去,只要没有破产。但是固定资产就不一样了,它是需要用的。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就相当于在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它不像劳动成本,按月计算,因为是一次性购买,这个时候就要回收前期一次投入成本,就通过折旧的方式,折算进企业成本当中。
4、固定资产折旧有利于企业运营管理的规范
固定资产,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有利于进行成本管理。毕竟每个企业都会面临购买固定资产和处置固定资产,如果没有折旧这个环节,很多的成本就没法测算。比如,你购买的生产设备,企业不需要了,这个时候变卖,就要进行折旧计算其整个价值。2年前 - 1.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及时掌握企业资产信息,使资产管理更加清晰,防止资产流失。
2.加强固定资产监管
从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到处置资产的全过程监督,真实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资产和财务状况,及时发现问题。
3.在线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平台,逐一对应实物标签,覆盖采购-输入-使用-维护-维护-盘点-报废生命周期,实现资产标准化管理。
4.增强资产管理意识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管理机构,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对一些专业设施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5.建立资产预算制度
通过编制部门预算,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提高配置效率,避免闲置浪费,确保公司正常运营。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根据这一规定,对属于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只规定使用时间一个条件,对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同时规定了使用时间和单位价值标准两个条件。这样规定,可以不因价格变化引起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标准调整而调整。另外,一项财产是否属于固定资产,还要视企业持有这项财产的目的是否为了长期使用,是否为了用于生产经营来确定。
法律依据:《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规定》第二条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产、建筑物、器械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2年前 -
一、正面回答
折旧固定资产的年限为: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二、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是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三、固定资产如何折旧?
1、年限平均法,例如已知有一台加工机器原价值为6万元,使用寿命为3年,净残值率为5%,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2、年折旧额=原值*(1-净残值率)/使用寿命=60000*95%/3=1900元。工作量法,当资产使用的不均衡,耗损不均衡,且资产使用程度与工作量有关的时候,使用工作量法计算。
2年前 -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拿中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卜敏改,是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1]
在所型判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3年前 -
固定资产长期参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虽然实物形态没有变化,但是价值却越来越低了,因为其部分价值已经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或者构成了各种费用,随着产品的销售、货款的收回,部分价值得到了补偿。
随着固定资产的损耗逐渐转移出去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
计提折旧能真实反应出产品的成本构成,能真实的反应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如果不计提折旧的话,就是永远按照全新的价值分摊到产品价格中,这样产品的价格和成本会居高不下,企业所缴纳的税收相对于有计提折旧的要少很多,所以会计准则要求,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
会计和核算中的折旧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直线法,一是加速折旧法。折旧方法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5年前 -
对于企业来说,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润,固定资产实际上也是企业花钱买来的,所以也是一种支出,但是往往这种支出金额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长,如果将此支出一次性计入某个月,会导致当月明显亏损,而实际上当月从该固定资产得到的受益不会这么多,同时,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没有体现应有的支出,所以,将固定资产入账后,在受益期内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这就是固定资产折旧理念的来源了。7年前
-
固定资产为什么要折旧?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传说,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不好意思,跑题了,呵呵
把你的问题分为两个来解答,可能便于理解。
第一,提取折旧来做什么?
很明显,提取折旧是为了核算产品成本和经营费用。与使用原材料或者办公用品一样,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生产(如,厂房、设备等)和经营管理(如,办公楼等),也应该把固定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计入产品的成本或者经营管理的费用中去,不同的是,原材料等流动资产是一次性全部计入,而固定资产是按照折旧分次计入。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原材料一次进入,而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呢?
这和资产的价值转移方式有关。原材料等流动资产,其价值使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去的,比如,钉子,你使用一颗钉子钉好东西,这颗钉子就到了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去了,并和产品一起出售,这样,这颗钉子的价值就实现了。然而,固定资产却不一样,它的价值不是一次转移的。同样是刚才钉东西的案例,现在我们考虑锤子,它和钉子不一样,它可以用来把很多钉子钉到很多的产品中去,在钉的过程中,锤子肯定会磨损的咯,所以,在锤子钉出来的很多产品中,每件产品都有锤子的血汗啊,不能只算给一个产品啊。所以,锤子的价值就是这样分次的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这个磨损呢,实际上就是说锤子越用越旧,为了形象记忆,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折旧。以上呢,就全是大白话了。更专业点的回答如下: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是为了符合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权责发生制。即,权责发生制指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也就是说,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虽然支付了价款,但是这部分价款不能计入当期的费用,因为固定资产可以使用很多期,它的价值是分期转移的。所以企业每期按照它转移的价值,提取折旧,把折旧计入当期的费用,这样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15年前 -
因为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都比较高,而且固定资产的定义:能够使用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他的价值应该是在试用期间均匀的发生的。
比如你有一个机器,是用来生产杯子的,
这个机器可以用5年,购买价款时6万,一年可以用机器生产500个杯子,那么可以说是
机器1年价值=60000/5=12000
可以生产500杯子
一个杯子应该承担12000/500=24元钱的机器的钱这个就是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最终应该分摊到每个产品成本里面去,(但是如果是管理部门,行政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就直接计入到期间费用就可以了)
所以要计提折旧
15年前 -
给你举个通俗的例子:
假如你买了一辆车50万,拿来跑运输,这辆车可以跑5年,每年可以给你带来运输费的收入,你把这两车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如果不折旧,这辆车就只能一次性50万全部计入今年的费用里了,但是明显不合理,会计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叫收入成本配比原则,假设你每年有15万的运输费收入,你的这辆车每年都在跑,车辆总价50万,相当于你每年15万的收入中,有10万是买运输车花的成本,这个每年10万就是提的折旧。15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