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怎么算?帐外固定资产怎么入账?
-
错误
应该是
借:固定资产——电脑
贷:现金
那是计提折旧,不是摊销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贷:累计折旧
不够1000元的直接进费用
借:管理费用——办公费
贷:现金
可以了。
扩展资料:
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存货的入账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该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借:投资收益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存货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其中,存货的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是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存货的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额以及相应的教育费附加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
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是指,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入账价值
2年前 -
现在购置汽车进项税金可以抵扣的(前提你是一般纳税人)\x0d\x0a借:明搜固定资产 45785.93=41623.93+4162\x0d\x0a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7076.07\x0d\x0a 管理费用 3224.77=1944.77+1130+150\x0d\x0a 扮瞎贷:银行存款 56086.77\x0d\x0a \x0d\x0a希激缺历望能帮助到你!2年前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三十三条 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但是,企业初始确认的应收账款未包含《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所定义的重大融资成分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不考虑不超过一年的合同中的融资成分的,应当按照该准则定义的交易价格进行初始计量。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的增量费用。增量费用是指企业没有发生购买、发行或处置相关金融工具的情形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证券交易所、政府有关部门等的手续费、佣金、相关税费及其他必要支出,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和持有成本等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
第三十四条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确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通常为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交易价格。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存在差异的,企业应当区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一)在初始确认时,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依据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者以仅使用可观察市场数据的估值技术确定的,企业应当将该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一项利得或损失。
(二)在初始确认时,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其他方式确定的,企业应当将该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递延。初始确认后,企业应当根据某一因素在相应会计期间的变动程度将该递延差额确认为相应会计期间的利得或损失。该因素应当仅限于市场参与者对该金融工具定价时将予考虑的因素,包括时间等。
第三十五条 初始确认后,企业应当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分别以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行后续计量。
第三十六条 初始确认后,企业应当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负债,分别以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以本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其他适当方法进行后续计量。
第三十七条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的,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规定进行后续计量。
第三十八条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应当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确定: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实际利率法,是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将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分摊计入各会计期间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计存续期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或该金融负债摊余成本所使用的利率。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估计预期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预期信用损失。
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应当根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对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自初始确认起,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
(二)对于购入或源生的未发生信用减值、但在后续期间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后续期间,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
企业按照上述规定对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运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的,若该金融工具在后续期间因其信用风险有所改善而不再存在信用减值。
并且这一改善在客观上可与应用上述规定之后发生的某一事件相联系(如债务人的信用评级被上调),企业应当转按实际利率乘以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来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是指将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在预计存续期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利率。
在确定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的所有合同条款(例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以及初始预期信用损失的基础上估计预期现金流量。
第四十条 当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信息:
(一)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二)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
(三)债权人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给予债务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让步;
(四)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五)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消失;
(六)以大幅折扣购买或源生一项金融资产,该折扣反映了发生信用损失的事实。
金融资产发生信用减值,有可能是多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所致,未必是可单独识别的事件所致。
第四十一条 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或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费用、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价等,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或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
企业通常能够可靠估计金融工具(或一组类似金融工具)的现金流量和预计存续期。在极少数情况下,金融工具(或一组金融工具)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或预计存续期无法可靠估计的,企业在计算确定其实际利率(或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时,应当基于该金融工具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第四十二条 企业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未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但导致合同现金流量发生变化的,应当重新计算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并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重新计算的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
应当根据将重新议定或修改的合同现金流量按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或者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的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第二十三条计算的修正后实际利率(如适用)折现的现值确定。
对于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所产生的所有成本或费用,企业应当调整修改后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并在修改后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内进行摊销。
第四十三条 企业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的,应当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这种减记构成相关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第四十四条 企业对权益工具的投资和与此类投资相联系的合同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在有限情况下,如果用以确定公允价值的近期信息不足,或者公允价值的可能估计金额分布范围很广,而成本代表了该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的,该成本可代表其在该分布范围内对公允价值的恰当估计。
企业应当利用初始确认日后可获得的关于被投资方业绩和经营的所有信息,判断成本能否代表公允价值。存在下列情形(包含但不限于)之一的,可能表明成本不代表相关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应当对其公允价值进行估值:
(一)与预算、计划或阶段性目标相比,被投资方业绩发生重大变化。
(二)对被投资方技术产品实现阶段性目标的预期发生变化。
(三)被投资方的权益、产品或潜在产品的市场发生重大变化。
(四)全球经济或被投资方经营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五)被投资方可比企业的业绩或整体市场所显示的估值结果发生重大变化。
(六)被投资方的内部问题,如欺诈、商业纠纷、诉讼、管理或战略变化。
(七)被投资方权益发生了外部交易并有客观证据,包括发行新股等被投资方发生的交易和第三方之间转让被投资方权益工具的交易等。
第四十五条 权益工具投资或合同存在报价的,企业不应当将成本作为对其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
扩展资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第十八条 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一)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二)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第十九条 按照本准则第十七条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按照本准则第十八条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之外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在初始确认时,企业可以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并按照本准则第六十五条规定确认股利收入。
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价构成金融资产的,该金融资产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表明企业持有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是交易性的:
(一)取得相关金融资产或承担相关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出售或回购。
(二)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近期实际存在短期获利模式。
(三)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属于衍生工具。但符合财务担保合同定义的衍生工具以及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除外。
第二十条 在初始确认时,如果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企业可以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2年前 -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出售时的公允价值-初始入账金额-+公允价值变动余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上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首先,在取得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记入“投资收益”的借方;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确认为“投资收益”,计入贷方;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年前 -
固定资产做账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登记、清理费用登记、回收固定资产登记、资产盘点预算。
1、固定资产登记:购买固定资产时,严格要求检查人员凭借发票对固定资产的日期、名字、型号、价格等填入。
如果购置大型资产,需要细致到每一个小点,甚至每个角落,这样便对以后账务的处理比较清楚。比如,购买的办公用品、交通工具、设备物资以及无形资产等都要详细的登记。
2、清理费用登记:在固定资产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应详细登记,包括资产的维护和保养等都要——对应。
3、回收固定资产登记:循环利用有限的资源,对陈旧、无法使用、以旧换新等资产理应详细登记。
4、资产盘点预算:审核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不仅要对资产验收时和资产明细对账时都要严格仔细审核对资产盘点和是否资产的预算之内。
2年前 -
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具体说来: (1)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或售出单位的账面原值(扣除原安装成本)、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成本等记账。 液和败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此之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计价值记账,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3)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格记账。 (4)棚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 租赁协议 确定购设备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记账。 (5)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接原有固定闹颤资产账面原价,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增加的支出记账。 (6)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据确定固定资产价值。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7)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记账。 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2年前
-
问:以前年度的固定资产怎么入账?
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企业应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每年至少在每年年末进行一次。因此,企业每年年末应对固定资产至少进行一次清查盘点。盘点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或者发现固定资产损毁甚至报废等情况。根据不同的盘点结果,应作出不同的财税处理。
一、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
(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制度的
腊顷 企业固定资产盘盈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企业出现了固定资产的盘盈必定是企大并业以前会计期间少计、漏计而产生的,应当作为前期差错进行更正处理,会计准则这样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减少企业人为的调剂利润的可能性。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盘盈的固定资产先要通过“以前年度损轮仿陆益调整”科目核算,固定资产按照重置成本法计价入账。
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
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
盘点结果如果与账面记录不符,应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内控制规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1.发生固定资产盘盈
借: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调整企业所得税(视情况,如固定资产系前期接受捐赠所得):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调整到“利润分配”等科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视情况)
(二)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
因为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会计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因此发现以前年度固定资产没有入账的,直接发现当期进行调整。
1.发现固定资产盘盈
借: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待处理财产损溢
2.批准后结转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处收入
二、固定资产盘盈的税务处理及税会差异分析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等。因此,固定资产的盘盈收入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
固定资产盘盈在会计方面视为是前期差错,是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最终进入的以前年度所有者权益,视情况按规定计提企业所得税;而税务方面则视为是当期的收入,按规定计入当期应税所得。
如果企业盘盈的当期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话,虽然会计与税务处理方式不一致,但是处理结果可能是一样的,当然也有可能不一致,不管结果如何都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如果会计处理最终结果是计入所有者权益而没有计提企业所得税,而税务处理是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就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另外,对于盘盈所得的固定资产,只要在盘盈当期做了应税收入的税务处理,后期是可以按规定进行折旧并按规定在税前扣除,且与盘盈固定资产有无发票无关。
固定资产盘盈收入应缴企业所得税吗?
问题:我单位有一台挖掘机在账外,现在想盘盈入账,应该如何办理相关手续,需要找有关部门评估价值吗?需要交什么税?假如价值100万元,需要交多少税款?如果金额较大是否可以分期缴纳?
答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你单位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并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按规定计提折旧税前扣除。同时,固定资产盘盈收入应并入你单位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允许分期缴纳。3年前 -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
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投资金额+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减值准备
贷款应收款项:成本-减值准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准备
债券: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6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