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是动产吗?固定资产如何算?

瀚章 理财 67

回复

共19条回复 我来回复
  • 郑继贤的头像
    郑继贤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的核算是对固定资产的取得、折旧、清理等业务的核算,怎么核算呢?

    更多关于税务师考试的内容请点击:https://www.gaodun.com/cta/

    固定资产怎么核算?

    固定资产的取得,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购入、自建、其他单位投入、融资租入、接受捐赠和盘盈等。比如购入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买价、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和安装调试成本、交纳的有关税金等,作为原始价值。

    更多详情请点击:https://www.gaodun.com/cta/1375471.html

    1、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原始价值。

    2、改建、扩建增加的固定资产,按照原有固定资产价值,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的变价收入,加上由于改建、扩建中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原值。其他单位投入的固定资产,按照评估确认的原价记账。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租赁协议或合同确定的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作为原价。

    4、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置完全价值记账。

    5、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捐赠者提供的有关凭证记账。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原值。

    关于税务师考试内容请点击:https://www.gaodun.com/cta/zhuanti/rukouchaxun/index.html

    2年前 0条评论
  • 刘语煊的头像
    刘语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分别是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1、年限平均法(也叫直线法)最简单的一种计算方式,每期的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

          【举例:】A公司2021年3月8日购入一台无需安装的生产设备并当即投入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该设备价款为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6万元。该设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则该设备在202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300÷5×9/12=45(万元)
          2、工作量法(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相等)
          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举例:】B公司一辆运货卡车的原价为60万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预计净残值率为5%,2021年9月行驶万公里。则:
          单位里程折旧额=60×(1-5%)/50=元/公里)
          2021年9月折旧额=×万元)
          3、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直线折旧率,属于加速折旧)此方法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且最后2年需要改为直线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双倍直线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最后2年改为直线法:将倒数第二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分两年平均摊销
          【举例】C公司的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万元元,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则在折旧年度内: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折旧额=10×40%=4(万元)
          第2年折旧额=(10-4)×40%=万元)
          第3年折旧额=(×40%=万元)
          第4年、第5年折旧额(改为直线法)=[(万元)
          4、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举例】D公司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在折旧年度内:
          年数总和=5+4+3+2+1=15
          第1年折旧额=(10-1)×5/15=3(万元)
          第2年折旧额=(10-1)×4/15=万元)
          第3年折旧额=(10-1)×3/15=万元)
          第4年折旧额=(10-1)×2/15=万元)
          第5年折旧额=(10-1)×1/15=万元)

    2年前 0条评论
  • 张晓娇的头像
    张晓娇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残值是预计的以后可以回收的价值,通常残值率是5%或10%

    题中: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原值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简称,亦称“固定资产原始成本”、“原始购置成本”或“历史成本”。

    固定资产原值反映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和企业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等。它还是进行固定资产核算、计算折旧的依据。指企业、事业单位建造、购置固定资产时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包括建造费、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原值是固定资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支出,或应当以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计算的价值。

    固定资产原值反映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和企业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等,它还是进行固定资产核算、计算折旧的依据。

    固定资产购置后,以固定资产的买价加上运杂费,安装费等记入固定资产帐户构成固定资产原值;在固定资产入账的次月开始,按月进行计提折旧,记入累计折旧帐户,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的差额构成固定资产余额。

    固定资产原值是指帐面固定资产原始购置的金额,固定资产余额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的结果。用公式表述,前者是被减数,后者是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固定资产原值

    2年前 0条评论
  • Guo的头像
    Guo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没有折旧项的就是把原值减去折旧,有折旧的就是固定资产的原值。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扩展资料

    企业由于安全或环保的要求购入设备等,虽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有助于企业从其他相关资产的使用获得未来经济利益或者获得更多的未来经济利益,也应确认为固定资产。

    例如,为净化环境或者满足国家有关排污标准的需要购置的环保设备,这些设备的使用虽然不会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但却有助于企业提高对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能力,有利于净化环境,企业为此将减少未来由于污染环境而需支付的环境治理费或者罚款,因此,企业应将这些设备确认为固定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

    2年前 0条评论
  • 请填写的头像
    请填写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直线折旧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二、加速折旧法

    1、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1、计提折旧基数

    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账面价值。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

    2、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

    3、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净残值

    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收回的残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数额。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2年前 0条评论
  • 王月的头像
    王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2年前 0条评论
  • 老话的头像
    老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合计:将单位名下的所有固定资产相加就可以合计。对固定资产项目,我国准则要求列示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三项,但不包括土地。计算公式: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固定资产合计指核算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折旧
    (一)固定资产应当按月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二)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估计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
    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弃置费用
    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油气开发资产的弃置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处理。

    2年前 0条评论
  • 然然的头像
    然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

    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年前 0条评论
  • 苑利平的头像
    苑利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如下:

    1、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公式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工作量法的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x(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的计提方法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2)年数总和法的公式为:年折旧率=尚可使用期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时候除了最后两年之外不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最后两年每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净残值-以前年度累计折旧)+2。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2年前 0条评论
  • 王月的头像
    王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什么是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其中,可辨认
    指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
    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或者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
    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满足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该无形
    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的条件时,即可予以确认。无形资产也指“无形资产”会计科目。“无形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包括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的成本

    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非实体性。无形资产没有人们感官可感触的物质形态,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有形损耗,报废时也
    无残值;

    2、垄断性。比如有些无形资产在法律制度的保护下,禁止非持有人无偿地取得;

    3、不确定性。无形资产的有效期受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影响很难准确确定,其实际价值也不容
    易确定;

    4、共享性。无形资产有偿转让后,可以由几个主体同时共有。例如,商标权受让企业可以使用,
    同时出让企业也可以使用;

    5、高效性。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远远高于其成本的经济效益,企业无形资产越丰富,则其获利
    能力越强

    2年前 0条评论
  • 沈鹏的头像
    沈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无形资产的意思是指没有实物形态但是可辨认的一种资产。

    一、解释说明:

    1、广义上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做狭义理解,只将专利权、商标权作为无形资产。

    2、非实体性,一方面无形资产没有人们感官可感触的物质形态,只能从观念上感觉它。

    3、垄断性,无形资产的垄断性表现在有些无形资产在法律制度的保护下,禁止非持有人无偿地取得,排示他人的非法竞争,如专利权、商标权等。

    4、不确定性,一方面,无形资产的有效期受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的影响很难准确确定,另一方面,由于有效期不稳定。

    5、共享性,是指无形资产有偿转让后,可以由几个主体同时共有,而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不可能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中使用, 例如,商标权受让企业可以使用,同时出让企业也可以使用。

    6、高效性,无形资产能给企业事业远远高于其成本的经济效益。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1、按无形资产取得来源不同分类,可分为外购的无形资产、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2、按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否有期限,可分为有期限无形资产和无期限无形资产。

    2年前 0条评论
  • 卢京辉的头像
    卢京辉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无形资产包括如下:

    (一)专利权

    根据我国的专利法规定,专利权分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两种,自申请日起计算,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发明者在取得专利权后,在有效期限内将享有专利的独占权。

    (二)非专利技术

    非专利技术没有法律上的有效年限,只有经济上的有效年限。

    (三)商标权

    商标是用来辨认特定商品和劳务的标记,代表着企业的一种信誉,从而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为10年,期满可依法延长。

    (四)著作权

    著作权又称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著作权包括两方面的权利,即精神权利(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财产权利)。

    前者指作品署名、发表作品、确认作者身份、保护作品的完整性、修改已经发表的作品等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后者指以出版、表演、广播、展览、录制唱片、摄制影片等方式使用作品以及因授权他人使用作品而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五)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是某一企业按照法律规定所取得的在一定时期对国有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和经营的权利。

    (六)特许权

    特许权,又称特许经营权、专营权,是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秘密技术等权利。

    2年前 0条评论
  • 张英伟的头像
    张英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

    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

    扩展资料:

    无形资产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

    社会无形资产:

    1、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

    3、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

    4、著作权:制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

    5、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专营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7、商业秘诀

    自然无形资产包括不具实体物质形态的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形资产

    2年前 0条评论
  • Kira的头像
    Kira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公式分为:
    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
    4.年数总和法: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的特点
      1、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比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长,能长期地、重复地参加生产过程。
      2、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发生磨损,但是并不改变其本身的实物形态,而是根据其磨损程度,逐步地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价值转移部分回收后形成折旧基金。
    固定资金作为固定资产的货币表现,也有以下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根据税法的规定,销售固定资产本身可能涉及的税收主要是增值税或者营业税。连带的还有所得税、城建税等。
      对于不同的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摩托车、游艇,其他固定资产,征收税款的规定各有不同。

    法律依据: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第二十七条纳税人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采取直线折旧法。 第三十一条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纳税人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如有关固定资产尚未提足折旧,可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有关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可作为递延费用,在不短于5年的期间内平均摊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修理,应视为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一)发生的修理支出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以上;
    (二)经过修理后有关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延长二年以上;
    (三)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被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2年前 0条评论
  • 龙婷婷的头像
    龙婷婷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
    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的原价与计提的减值准备和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的差额。账面价值通常与账面余额,账面净值一起出现,但是他们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在计算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避免出现概念混淆而导致的计算错误。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正确计算的公式为,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折旧或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作为不扣除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账面价值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章节知识点归纳,祝你轻松取证。
    移动端题库:http://m.hqwx.com/tiku/cjkj/?utm_campaign=baiduhehuoren
    PC端题库:http://hqwx.com/tiku/cjkj/?utm_campaign=baiduhehuoren
    2年前 0条评论
  • 陈婧的头像
    陈婧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无形资产是指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无形资产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其中社会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自然无形资产包括不具实体物质形态的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等。

    无形资产的内容
    无形资产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
    其中社会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自然无形资产包括不具实体物质形态的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等
    (1)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发明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
    (2)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不为外界所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采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护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各种技术和诀窍。
    (3)商标权:是指专门在某类指定的商品或产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或图案的权利。
    (4)著作权:制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
    (5)特许权:又称经营特许权,专营权,指企业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6)土地使用权:指国家准许某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7)商业秘诀。
    拓展资料:企业无形资产的确认
    1、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企业才能加以确认:
    (1)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企业应能够控制无形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比如,企业拥有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企业与他人签订了协议,使得企业的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3、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时,企业管理部门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存在的各种因素做出稳健的估计。
    4、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
    法律依据:按照《公司法》第2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货币。设立公司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以支付创建公司时的开支和启动公司运营。因此,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
    第二,实物。实物出资一般是以机器设备、原料、零部件、货物、建筑物和厂房等作为出资。
    第三,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经过评估作价后一样可以作为出资。
    第四,土地使用权。

    2年前 0条评论
  • 张晓娇的头像
    张晓娇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应通过对固定资产的取得、折旧、清理等业务进行核算。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机器、建筑物、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其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固定资产如下:
    1、房屋和建筑物,是指产权属于本企业的所有房屋和建筑物;
    2、一般办公设备;
    3、专用设备;
    4、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
    6、运输设备;
    7、机械设备;
    8、其他固定资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
    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3年前 0条评论
  • 张凯的头像
    张凯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无形资产包括社会无形资产和自然无形资产。社会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自然无形资产有不具实体物质形态的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
    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二百六十七条
    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第二百六十九条
    营利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营利法人以外的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的权利,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的规定。
    3年前 0条评论
  • 小花的头像
    小花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国际会计准则IAS规定: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
    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3年前 0条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