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我的资产是什么?什么是固定资产总值?

果儿 理财 56

回复

共5条回复 我来回复
  • 艾米的头像
    艾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简单一些的,算算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

    PE = 市值 / 净利润 = 股价 / 每股收益

    市盈率高低意味着回本时间的长短,掏100亿买下这家一年赚10个亿的企业,10年才能收回100亿的投入成本。

    PB = 市值 / 净资产 = 股价 / 每股净资产

    PB的意义是,企业账面价值1块钱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被估值多少。比如,PB是0.8,那意思是用0.8元就可以买到账面价值1元的资产。

    PS = 市值 / 营收 = 股价 / 每股营收

    市销率通常用来评估一些高成长、还没有盈利、或者盈利很少的轻资产优质企业。

    这几种估值方式所用到的数据都是现成的数字,简单的算一下就知道结果了。

    高级一点的,算算PEG。

    PEG = PE / 净利润增速

    PEG既考虑了企业现在的估值,也考虑了未来的业绩增速,通常用于成长股估值。

    再高级一些的,用现金流折现法估算企业内在价值。

    现金流贴现法其实就是将债券估值模型套用到股票估值上。

    举个例子:

    在市场无风险利率为3%的背景下,一张1年期、面值100元、5%票面利率的债券值多少钱呢?

    答案是101.94元。

    计算方法也很简单,1年到期后,这张债券能收到100元本金和5元利息,一共是105元。

    另一个人没买到这种债券,只能赚钱3%的无风险收益,那他1年后想要有105元,现在就要投入101.94元本金(101.94*(1+3%)=105元)。

    这是最简单的债券估值模型。

    把这个模型中的债券利息换成股票股息或者企业自由现金流就能估算股票的内在价值了。

    二、估值的本质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深度讲解这些估值方法之前,网叔先说下估值的本质。

    经济学上有句话: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既然有波动,就有高估和低估的时候。

    价格高于价值,就是高估。价格低于价值,就是低估。

    高估的时候买,就可能要承担价格向下波动的风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买贵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谁都懂。但实践起来,尤其是到了股票和基金市场,不少人就只看见价格,看不见价值了。

    为什么看不见?不知道怎么如何判断市场的真实价值罢了。

    怎么判断市场的真实价值?

    用估值。

    估值,是一种研究方法。借用“估值”工具来判断市场价格是高于内在价值,还是低于内在价值。

    在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在市场价格高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卖出。

    当然,估值只是一种方法,是为了研究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而诞生的,实际应用中,切不可为了估值而估值。这点一定要牢记。

    另外,这个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估值方法也有局限性,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场景。不过幸运的是,有无数的前人绞尽脑汁设计新的估值方法,久而久之,就有许许多多的估值方法了。

    接下来,网叔带大家盘点下市场上主流的估值方法和它们的局限性。

    三、常见的估值方法详解
    1、市盈率(PE)

    市盈率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他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中写到:一只普通股的价值是其当期收益的一定倍数,这个倍数一部分决定于当时的人气,另一部分决定于企业的性质与记录。

    这个一定倍数就是我们所说的市盈率(PE)。

    PE = 市值 / 净利润 = 股价 / 每股收益

    简单点理解,市盈率(PE)就是企业市值除以企业净利润。

    比如,一家企业一年赚10个亿,市值是100亿,那市盈率(PE)就是10倍。

    市盈率高低意味着回本时间的长短,掏100亿买下这家一年赚10个亿的企业,10年才能收回100亿的投入成本。

    通常来说,市盈率越低,回本时间越短,对投资者越有利。

    根据净利润选取时间的不同,市盈率分为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TTM市盈率。

    静态市盈率 = 市值 / 上一年度净利润 = 股价 / 上一年度每股收益

    比如,现在的静态市盈率是“市值 / 2020年净利润”。

    动态市盈率 = 市值 / 下一年度净利润 = 股价 / 下一年度每股收益

    比如,现在的动态市盈率是“市值 / 2021年净利润”。

    TTM市盈率 = 市值 / 过去四个季度净利润 = 股价 / 过去四个季度每股收益

    比如,现在的TTM市盈率是“市值 / 2020年二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的净利润”。

    不过市盈率也不是万能的:

    首先,不同行业的市盈率是不同的,对比性不强。比如,过去10年,中证白酒的平均市盈率是85.57倍,中证银行的平均市盈率只有27.10倍,白酒比银行的市盈率高多了,但不能据此说白酒的估值远远高于银行。

    其次,即使同一行业内,企业成长性、基本面不同,市盈率也会有较大差别。比如,同样是银行,招行的市盈率是92.89倍,宇宙行(工商银行)的市盈率只有9.93倍,但是大家还是喜欢买招商银行,而不是PE更低的工商银行。

    最后,亏损的企业没有办法计算市盈率。业绩波动较大的周期企业/行业,市盈率也不能准确反映真实估值情况。(具体分析,下文展开)

    2、市净率(PB)

    实际使用中,市净率通常用来弥补市盈率的不足。

    比如亏损的企业,或业绩波动较大周期性企业,用市盈率很难反映出企业真实估值情况,这时就要用到市净率了。

    以宝钢为例:

    这是宝钢股份净资产和净利润的走势对比:业绩(净利润)上蹿下跳,净资产却稳步增长。

    市净率显然更适合宝钢这种周期性企业的估值。


    PB = 市值 / 净资产 = 股价 / 每股净资产

    比如,宝钢股份,股价是10.14元,每股净资产是8.57元,市净率(PB)就是1.18。


    PB的意义是,企业账面价值1块钱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被估值多少。比如宝钢PB是1.18,意思就是宝钢账面1块钱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要用1.18元才可以买到。

    通常来说,PB越低,公司估值越低。

    值得注意的是,PB就是PB,没有什么静态PB、动态PB、PBTTM的说法。

    原因也很简单,净资产是个时点数,最新一期的净资产就是公司的全部净资产。


    净利润是个区间值。只有年度利润或连续4个季度的净利润才能反映公司一年的经营成果。


    另外,市净率通常用来评估重资产公司,对于互联网等轻资产公司意义不大。

    小结一下:

    市盈率和市净率主要适用于成熟行业/公司,能快速判断出企业估值高低。

    但对于一些高成长的行业/公司,市盈率和市净率并不适合。这时就要用到市销率(PS)和PEG了。

    3、市销率(PS)

    市销率是由菲利普·费雪(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著有传世名作《怎样选择成长股》)的儿子肯尼斯·费雪提出来的。他在《超级强势股》一书中写道:价格营业额比率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个比率中的营业额部分通常比企业的其他大部分变量稳定。超级公司盈利大幅下滑的现象很常见,但是营业额大幅下滑的现象却很少见。

    PS = 市值 / 营收 = 股价 / 每股营收

    比如,一家企业市值是100亿,营收是20亿,那市销率就是5倍。

    一般来说,市销率越低,代表企业估值越低。

    另外,要注意的是:市销率通常用来评估一些高成长、还没有盈利、或者盈利很少的优质轻资产企业。比如美团、拼多多、哔哩哔哩……


    对于一些业绩稳定,增长也有限的大蓝筹,老老实实用市盈率或者市净率就好了。

    4、PEG估值法

    PEG指标,是成长股投资大师吉姆·斯莱特在1960年代提出的,后经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发扬光大。

    PEG估值是在市盈率(PE)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PEG告诉投资者,同行业的公司中,在市盈率一样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那些增长速度高的公司,或者在增长速度一样的情况下选择市盈率较低的公司。

    PEG = PE / 净利润增速

    注意!实际应用中,通常用现在的市盈率除以企业未来几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而不是过去一年或几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

    比如,企业当前市盈率是20倍,未来几年净利润复合增速是20%,那PEG就是1,企业估值合理。

    当PEG大于2时,公司业绩增速跟不上估值预期,可能严重高估。

    同理,当PEG小于0.5时,公司业绩增速远高于估值预期,可能严重低估。

    最后,不要滥用PEG指标。

    首先,PEG指标同样适用于基本面好、业绩增速快的成长股。对垃圾股、周期股等用PEG指标就有点缘木求鱼了。

    其次,在彼得林奇的体系中,20倍PE基本是就是他给一个企业的最高估值了。他认为长期复合增长20%的股票已经算是超级成长股了,超出这个范围的增速大多不可持续,安全边际不够。

    2年前 0条评论
  • 大魏的头像
    大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总值和净值的概念,是指固定资产的总值和净值,是企业必须的生产资料,总值是固定资产购进•加上运输•工人安装•调试•以及意外的损失,净值•是剔除以上乱七八杂的费用才是净值,如果通过几年使用,那就是拆旧后的净值。
    7年前 0条评论
  • lovelysnowbird的头像
    lovelysnowbird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总额与固定资产原值不是一回事。

      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计算日固定资产净值的总和。

      固定资产原值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简称,亦称“固定资产原始成本”、“原始购置成本”或“历史成本”。固定资产原值反映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和企业的生产规模、装备水平等。它还是进行固定资产核算、计算折旧的依据。指企业、事业单位建造、购置固定资产时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包括建造费、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

    7年前 0条评论
  • 梁丹的头像
    梁丹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此说法不严密!!!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7年前 0条评论
  • 彤彤的头像
    彤彤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固定资产总值大约有三种方式计价
    1、按原始成本计价
    2、按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3、按净值计价

    购入固定资产入账记账价值: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或售出单位的账面价值(扣除原安装成本)、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成本,组成该固定资产总值。

    7年前 0条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