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减值能转回吗?
-
需要计算的,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的通知的规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 =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
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扩展资料
净资产收益率它的意义主要就是,反映了自由资本它利用的效率。他的作用就是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它的缺点。你比如说公司给股东送红股以后,那么股本数量增加这样计算出来,每股税后利润可能降低了,但是实际上公司的盈利水平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就比较准确反映公司的业绩情况。
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一个就是总资产的报酬率,另外一个就是它的负债的利息率,还有企业的所得税率等等,这些都影响净资产的收益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净资产收益率
2年前 -
区别主要有类别不一样、借贷方向不一样、确认方式不一样。
资产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准备的区别
1、类别不一样。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资产减值准备属于资产类备抵账户。
2、借贷方向不一样。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时的会计分录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产减值准备
3、确认方式不一样。资产减值准备是说还不能确认资产已经减值,只能说资产可能减值,所以要计提减值准备。而资产减值损失是说已经确认了该资产确实已经发生了减值,所以要确认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它们属于资产类科目,它们对应科目为“资产减值损失”等科目。
扩展资料:
资产减值损失结算方法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增值税不能抵扣,2009年以后可以抵扣了,要直接计入成本。
2、因为不能抵扣,所以要转出
3、资产减值损失,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帐面价值,那么该项资产就不能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帐面价值予已确认,否则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
因此企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时,表明资产发生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较高者确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产减值准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资产减值损失
5年前 -
资产减值准备,是资产类的备抵科目。
资产减值准备与坏账准备比较类似。
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如果期末有余额,肯定在贷方。
资产减值准备会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
例如固定资产账面余额=100,折旧=5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50-20=30。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损益类科目都跟利润有关。
资产减值损失跟营业外支出科目比较类似。
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期末无余额,损失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6年前 -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判断资产是否减值,应依据资产可能已经发生减损的某些迹象,如果存在任何一种迹象,企业应对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正式估计。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它们属于资产类科目,它们对应科目为“资产减值损失”等科目。
参考资料:baidu.com//http://www.dongao.com/zjzcgl/zjkjsw/201308/112345.shtml11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