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怎么填?固定资产投资是什么?

刘勃飞 理财 94

回复

共1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天街刘旭的头像
    天街刘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净额,即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扩展资料:

    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用利润弥补亏损无须专门作会计分录)

    2、交所得税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公益金只能用于职工集体福利)

    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5、分配优先股股利;

    6、分配普通股股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分配利润

    2年前 0条评论
  • 宋媛丽的头像
    宋媛丽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利润表最后一项”净利润”的数加上你资产负债表上”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就是未分配利润的数了。再一种就是你看你帐上”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加上”未分配利润”科目的余额就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的数了。

    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

    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资产负债表

    2年前 0条评论
  • 艾米的头像
    艾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本年利润”账户的金额只有在年脊启度终了时才能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扩展资料

    一、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均需填列“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

    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栏内的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上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不一致升野坦,应按照本年度的规定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进行调整,填入本年度的“年初余额”栏内。

    二、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主要有以下六种填列方法: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

    在资产负债表中,大部分项目都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填列的。比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短期借款”、“应付票据”、“资本公积” 等。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

    比如:“货币资金”项目,需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即:

    货币资金 = 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其他货币资金

    3、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比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开发支出以及应付职工薪酬、一年内到期的非吵桐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未分配利润等。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应收、应付、预收、预付项目的填列计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比如:长期借款、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非流动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长期借款的列报金额 = 长期借款总账余额 -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长期待摊费用的列报金额 = 长期待摊费用总账余额 - 将于一年内摊销的数额

    其他非流动资产的列报金额 = 其他非流动资产总账余额 – 将于一年内收回的非流动资产的数额

    其他非流动负债的列报金额 = 其他非流动负债总账余额 – 将于一年内偿还的非流动负债的数额

    5、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比如:“应收票据”、“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

    大家着重要掌握的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项目的填列计算。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的列报金额 = 固定资产科目余额 – 累计折旧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的列报金额 = 无形资产科目余额 – 累计摊销 –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比如:“存货”项目。“存货”项目,需要根据“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 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等总账科目期末余额的分析汇总数,再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分配利润

    2年前 0条评论
  • 肖佳梦的头像
    肖佳梦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报表填写如下:

    1、在个别报表模板-利润表中增加利润分配的报表项目,包含年初未分配利润,其中,年初则衡为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年初数或手工录入;

    2、在工作底稿模板-利润表中增加利润分配的报表项目,包含年初、年末未分配利润两行,年初为个别报表汇总数,年末未分配利润设置公式,=年初+本年-已分配;

    3、在工作底稿模板-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设置公式,=REF(利润表!年末未分配利润调整后的汇总数)

    4、在工作底稿重算时,设置重算顺序为利润表先算。

    扩展资料:

    资产负债表中的本年利润需要根据未分配利润项目来填写,即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相加即可。本年利润也是某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本年利润的期末余额可能会在借方,也可能出现在贷方。

    如果本年利润的期末余额在贷方,则与利润分配的期末余额相加。如果本年利润的期末余额在借方,则与利润分配的期末余额相减。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凳盯梁

    二、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三、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年枣运利润账户的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该账户平时不结转,年终一次性地转至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亏损则作相反分录。年终利润分配各明细账只有未分配利润有余额,需将其他明细账转平,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2年前 0条评论
  • 王尊的头像
    王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利润表(损益表)”净利润”。

    2、资产负债表上”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两者相加就是未分配利润。

    假如2008年12月31日终了,你的未分配利润是:20万元,在2009年1月31日终了,如果当月盈利:5万元,相应的你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就增加5万元,及变成:25万元;如果是亏损5万元,你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就减少5万元,及变成:15万元。

    扩展资料:

    检查未分配利润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年终结算时,当年所实现的利润与已分配利润调整的结果,其计算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年末累计未分配利润=上年累计未分配利润+本年全年实现净利润-本年已分配利润;

    本年已分配利润=被没收财产损失和违反税法的滞纳金及罚款+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因此,查账人员应按上述公式检查其数额的正确性,进而对实现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检查。例子如下:

    某企业1995年亏损100 000元,1996~2000年连年实现利润10 000元,按规定可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这样弥补之后,2001年度企业“未分配利润”明细账仍有借方余额50 000元(100 000-10 000×5),当年实现利润60 000元,企业便直接弥补亏损 50 000元,再计提所得税,造成错弊。

    如果用税后利润弥补,2001年只能弥补亏损40 200元(60 000-60 000×33%),多弥补了 9 800元,当然此处也造成少交所得税16500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未分配利润

    2年前 0条评论
  • A米的头像
    A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正面回答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
    1、设备工器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
    2、建筑安装工程费(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3、工程建设其他费(土地使用费、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费用、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
    4、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5、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二、分析详情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一般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房产、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企业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
    三、固定资产的定义
    新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局部更新的大修理作为日常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直接在成本中列支。按照现行投资管理体制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凡属于大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如设备大修、建筑物的翻修和加固、农田水利工程和堤防、水库、铁路大修等。都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也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这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年前 0条评论
  • 萱儿的头像
    萱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是根据利润表(损益表)”净利润”以及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填的。两者加在一起就是未分配利润了。假设2008年12月31日,你的未分配利润是20万元的话,在2009年1月31日终了,如果当月盈利是5万元,相应的你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就增加了5万元,因为就是变成了25万元;如果是亏损了5万元,你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就减少了5万元,也就是变成了15万元。

    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利润的区别

    1、计算公式的不同:净利润=利润的总额*(1-所得税的税率);而税后营业净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1-25%)。

    2、含义的不同:净利润指的是企业当期的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也就是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指的是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当中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的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而税后营业净利润指的是将公司不包括利息收支的营业利润扣除实付的所得税的税金之后的数额,加上折旧以及摊销等非现金支出,然后再减去营运资本的追加以及物业厂房设备以及其他的资产方面的投资。

    3、指标意义的不同: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的成果,净利润多的话,企业的经营的效益就好;净利润少的话,企业的经营的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益的主要的指标。而税后营业净利润是自由现金流量测算当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表示的是公司根据收付实现制扣减所得税之后的营业的利润(也就是息前税后的利润)。因此,税后营业净利润实际上就是在不涉及资本结构的情况之下公司的经营所获得的税后的利润,也就是全部资本的税后的投资的收益,反映的是公司资产的盈利的能力。

    3年前 0条评论
  • 小乖爸爸的头像
    小乖爸爸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投资入股-增加企业注册资本金。可占7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腊兄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基本建设投资 基本建设指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扩大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新建、扩建工程及有关工作。其综合范围为总投资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下同)的基本建设项目。具体包括:(1)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本年基本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以及虽未列入本年基本建设计划,但使用以前年度基建计划内结转投资(包括利用基建库存设备材料)在本年继续施工的建设项目;(2)本年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与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新建项目和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扩建项目,以及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3)国有单位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的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新建、扩建、恢复项目和为改变生产力布局而进行的全厂性迁建项目,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和行政单位增建生活福利设施的项目。

    更新改造投资 更新改造指企业、事业单位对原有设施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相应配套的工程和有关工作(不包括大修理和维护工程)。其综老局兆合范围为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更新改造项目。具体包括:(1)列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本年更新改造计划的投资单位(项目)和虽未列入本年更新改造计划,但使用上年更新改造计划内结转的投资在本年继续施工的项目;(2)本年更新改造计划内投资与基本建设计划内投资结合安排的对企、事业单位原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的项目和增建主要生产车间、分厂等其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未达到大中型项目标准的项目,以及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迁建工程;(3)国有企、事业单位既未列入基建计划也未列入更新改造计划,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属于改建或更新改造性质的项目,以及由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迁建工程。

    房地产开发投资 指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法人单位和附属于其他法人单位侍租实际从事房地产开发或经营的活动单位统一开发的包括统代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

    其他固定资产投资 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未列入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具体包括:

    ⑴国有单位按规定不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管理,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以下工程:①用油田维护费和石油开发基金进行的油田维护和开发工程;②煤炭、铁矿、森工等采掘采伐业用维简费进行的开拓延伸工程;③交通部门用公路养路费对原有公路、桥梁进行改建的工程;④商业部门用简易建筑费建造的仓库工程。�

    ⑵城镇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指所有隶属城市、县城和经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建制的镇领导的集体单位(乡镇企业局管理的除外)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

    ⑶除上述以外的其他各种企、事业单位、个体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未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和更新改造计划的项目。

    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农村个人投资 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包括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全部私人建房,不论其房主是否系本地的常住户口均应包括。农村个人投资包括农村个人建房及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 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

    ⑴国家预算内资金:指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由国家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拨款和更新改造拨款,以及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拨款中用于基本建设的资金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资金等。�

    ⑵国内贷款:指报告期内企、事业单位向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各种国内借款。包括银行利用自有资金及吸收的存款发放的贷款、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国内贷款、国家专项贷款(包括煤代油贷款、劳改煤矿专项贷款等)、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安排的贷款、国内储备贷款、周转贷款等。�

    ⑶利用外资:指报告期内收到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外资金,包括统借统还、自借自还的国外贷款,中外合资项目中的外资,以及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国家统借统还的外资指由我国政府出面同外国政府、团体或金融组织签订贷款协议、并负责偿还本息的国外贷款。

    ⑷自筹资金:指建设单位报告期内收到的,用于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上级主管部门、地方和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

    ⑸其他资金来源:指报告期内收到的除以上各种拨款、固定资产投资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建设项目归哪个行业,按其建成投产后的主要产品或主要用途及社会经济活动性质来确定。基本建设按建设项目划分国民经济行业,更新改造、国有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集体投资根据整个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行业来划分。一般情况下,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企业、事业单位只能属于一种国民经济行业。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联合企业(总厂)所属分厂属于不同行业的,原则上按分厂划分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按建设性质分 建设项目的性质一般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基本建设按建设项目划分建设性质,更新改造、国有单位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及城镇集体投资等按整个企业、事业单位的建设情况确定建设性质,房地产开发单位、农村投资、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等投资不划分建设性质。�

    ⑴新建:一般是指从无到有、“平地起家”新开始建设的单位。有的单位原有的基础很小,经过建设后其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超过原有固定资产价值(原值)三倍以上的也算新建。�

    ⑵扩建:一般是指为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厂内或其他地点增建主要生产车间(或主要工程)、独立的生产线或分厂的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在原单位增建业务用房(如学校增建教学用房、医院增建门诊部或病床用房、行政机关增建办公楼等)也作为扩建。�

    ⑶改建:一般是指现有企业、事业单位为了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消耗和成本,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劳保安全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包括相应配套的辅助性生产、生活福利设施)。有的企业为充分发挥现有生产能力,进行填平补齐而增建不增加本单位主要产品生产能力的车间等,也属于改建。

    固定资产投资按构成分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按其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

    ⑴建筑安装工程(建筑安装工作量):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和各种设备、装置的安装工程。包括各种房屋建造工程,各种用途设备基础和各种工业窑炉的砌筑工程;为施工而进行的各种准备工作和临时工程以及完工后的清理工作等;铁路、道路的铺设,矿井的开凿及石油管道的架设等;水利工程;防空地下建筑等特殊工程;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安装工程;为测定安装工程质量,对设备进行的试运工作。在安装工程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

    ⑵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指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固定资产的标准按财务部门规定。新建单位、扩建单位的新建车间按照设计和计划要求购置或自制的全部设备、工具、器具,不论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均计入“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中。�

    ⑶其他费用:指在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过程中发生的,除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以外的各种应摊入固定资产的费用。

    基本建设项目按大中小型划分 基本建设划分大中小型项目原则上应按照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所确定的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没有正式批准设计任务书或初步设计的,按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中所列的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上述两条均不具备的,按本年计划施工工程的建设总规模或总投资划分。生产单一产品的工业项目,按产品的设计能力划分;生产多种产品的工业项目,按其主要产品的设计能力划分。品种繁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按全部计划投资额划分。划分标准以国家颁发的《大中小型建设项目划分标准》为依据。国家曾在1953年、1962年、1972年、1977年和1979年先后五次修订《大中小型建设项目划分标准》,因此各历史时期的大中型项目数不完全可比。

    施工项目 指报告期内曾进行建筑或安装工程施工活动的建设项目,包括报告期内新开工项目、报告期以前开工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项目以及报告期施过工并在报告期内全部建成投产或停缓建的项目。�

    全部建成投产项目 工业项目是指设计文件规定形成生产能力的主体工程及其相应配套的辅助设施全部建成,经负荷试运转,证明具备生产设计规定合格产品的条件,并经过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与生产性工程配套的生活福利设施可以满足近期正常生产的需要,正式移交生产的建设项目。非工业项目是指设计文件规定的主体工程和相应的配套工程全部建成,能够发挥设计规定的全部效益,经验收鉴定合格或达到竣工验收标准,正式移交使用的建设项目。

    新增生产能力 指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而增加的设计能力或工程效益,它是用实物形态表示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果。新增生产能力的计算,是以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单项工程(或项目)为对象。当单项工程(或项目)建成,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正式移交投入生产,即可计算新增生产能力。�

    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⑴以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建成后的年产能力表示,如煤炭开采、石油开采等。�

    ⑵以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建成后处理原料的能力表示,如选矿工程的年处理矿石能力、洗煤厂年洗原煤能力等。�

    ⑶以新增的主要设备数量或容量表示,如棉纺锭锭数、发电机组容量等。�

    ⑷以建筑物容积、容量、面积或长度表示,如水库容量、铁路公路里程等。�

    新增生产能力的数量一般按设计能力计算。设计能力是指设计文件中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而不论投产后的实际产量如何。以设备数量、建筑物容积、面积、长度等表示的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则按建成的实际数量计算。

    房屋建筑面积 指从房屋外墙线算起的各层平面面积的总和,包括可供使用的有效面积和房屋结构(如柱、墙)占用的面积。多层建筑按各层(包括地下室)面积总和计算。

    住宅建筑面积 指施工和竣工房屋建筑面积中供居住用的施工和竣工房屋建筑面积。

    施工面积 指报告期内施工的全部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

    竣工面积 指在报告期内房屋建筑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住人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正式移交使用单位的建筑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 指一定时期内房屋竣工面积占同期房屋施工面积的比率。它是从房屋建筑施工速度的角度反映投资效果和建筑业经济效益的指标。�

    新增固定资产 指通过投资活动所形成的新的固定资产价值,包括已经建成投入生产或交付使用的工程价值和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及有关应摊入的费用。它是以价值形式表示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果的综合性指标,可以综合反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果。

    建设项目投产率 指一定时期内全部建成投入生产项目个数与同期正式施工项目个数的比率。它是从项目建设速度的角度反映投资效果的指标。�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指一定时期新增固定资产与同期完成投资额的比率。它是反映各个时期固定资产动用速度,衡量建设过程中投资效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4年前 0条评论
  • 张春梅的头像
    张春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1、以前年度每年12月损益表中:本年累积列中的净利润数之和;
    2、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有数字
    则:(1-2)就应该是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数
    当年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数=以前年度每年12月损益表“本年累积”列中的“净利润”数之和-[10%法定盈余公积金+5%公益金+根据股东大会可以计提任意公积金x%,(如果章程规定)+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特别说明:这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当年净利润是负数,就不计提各种金;如果是正数。也可能这里边已经包含用以前年度的利润弥补亏损的问题。
    不是几句话能说清的。看看会计书吧
    5年前 0条评论
  • 瀚章的头像
    瀚章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资产负债表里未分配利润填列方法:在表结法下,如果编制的是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则应根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的余额填列;如果不是年末的资产负债表,则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的期末余额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期初余额合并填列。

    因为在表结法下,每个月只是将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金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中,年末时才将本年利润的金额转入未分配利润科目中,故年中时填列资产负债表时,是用未分配利润的余额加上本年利润的余额,年末时,本年利润的余额转入了未分配利润科目中,根据未分配利润科目余额填列就可以了。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有两层含义:

    1、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

    2、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

    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进行未分配利润核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未分配利润核算是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进行的;

    2、未分配利润核算一般是在年度终了时进行的,年终时,本年实现的净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同时本年利润分配的数额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

    3、年末结转后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借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弥补亏损。

    6年前 0条评论
  • 艾米的头像
    艾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两种说法都对。

    ①本年利润的余额+利润分配的余额填写——这是基于账簿来说的。

    ②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利润表里净利润的累计数(不考虑盈余公积、其他损益)。——这是基于资产负债表来说的。

    为什么我用①和②算出来的数据不一样呢?——这是你有记错的帐,或没结转完的账。

    正常的帐,利润分配科目里面,只有未分配利润这个二级科目下面有余额,其他二级科目的余额应全部结转到未分配利润这个二级科目

    —————————————-
    不惧恶意采纳刷分
    坚持追求真理真知

    7年前 0条评论
  • 张英伟的头像
    张英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般情况下未分配利润我是根据总账里的①本年利润的余额+利润分配的余额填写的,---这个数字肯定是对的。

    有人说②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利润表里净利润的累计数(不考虑盈余公积、其他损益)---如果本年度没有进行利润分配以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话,也是对的;不够全面。

    希望能帮助到你!

    11年前 0条评论
  • 吴桐的头像
    吴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②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利润表里净利润的累计数对头。总账里的①本年利润的余额+利润分配的余额这个公式不成立哈!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分配+本期权益其他变动哈!
    11年前 0条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