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人工智能怎么样?人工智能能否战胜人类?
-
按现在的科技这样发展下去,人工智能是有可能超越人类的。
1956年夏季,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上,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科学家共同研究和探讨了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问题。
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此后,人工智能在发展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高潮和低潮阶段。
在1956年人工智能被提出后,研究者们就大胆地提出乐观的预言,达特茅斯会议的参与者之一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还做出了更具体的预测:10年内计算机将成为国际象棋冠军,并且机器将证明一个重要的数学定理。
西蒙等人过于自信,其预言没有在预测的时间里实现,而且远远没有达到。这些失败给人工智能的声誉造成重大伤害。
1971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家詹姆士(James)按照英国政府的旨意,发表了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综合报告,声称“人工智能研究就算不是骗局,也是庸人自扰”。
在这个报告的影响下,英国政府削减了人工智能的研究经费,解散了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人工智能的研究热情第一次被泼了冷水。
20世纪90年代,以日本第五代机器人研发失败和神经网络一直没有突破为代表,人工智能进入了第二个冬天。
直到21世纪初,深度学习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才使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新的春天。在阿尔法围棋等大量突破性成果涌现之后,人类对机器(AI)能否超越人类的问题又重新燃起了热情。狂热的情绪背后甚至产生了人工智能威胁论。
谷歌技术总监、《奇点临近》的作者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预言人工智能将超过人类智能。他在书中写道,“由于技术发展呈现指数级增长,机器能模拟大脑的新皮质。
到2029年,机器将达到人类的智能水平;到2045年,人与机器将深度融合,那将标志着奇点时刻的到来。”除此以外,支持人工智能威胁论的代表人物还包括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CEO马斯克等。
2014年12月2日,霍金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制造能够独立思考的机器将威胁人类的生存。霍金说:“它自己就动起来了,还能以前所未有的超快速度重新设计自己。人类呢,要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根本没有竞争力,会被超越的。”
特斯拉CEO马斯克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比较极端,2014年8月,他在推特上推荐尼克·波斯特洛姆的著作《超级智能:路线图、危险性与应对策略》时写道:“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它的潜在危险超过核武器。”
2017年10月,日本著名风险投资人孙正义在世界移动大会2017上表示,他认为机器人将变得比人类更聪明,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AI的智商将有望超过1万点。相比之下,人类的平均智商是100点,天才可能达到200点。
孙正义说:“奇点是人类大脑将被超越的时刻,这是个临界点和交叉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智能将超越人类大脑,这在21世纪肯定会发生。我想说的是,无须更多的辩论,也无须更多怀疑。”
在人工智能威胁论热度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对人工智能威胁论提出了反对意见。2014年4月,脸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杨立昆在接受《波普杂志》采访时发表了对人工智能威胁论的看法。
他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者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低估了制造智能机器的难度。人工智能的每一个新浪潮,都会经历这么一段从盲目乐观到不理智最后到沮丧的阶段。
杨立昆提出:很多人觉得人工智能的进展是个指数曲线,其实它是个S形曲线,S形曲线刚开始的时候跟指数曲线很像,但由于发展阻尼和摩擦因子的存在,S形曲线到一定程度会无限逼近而不是超越人类的智商曲线。
未来学家们却假设这些因子是不存在的。他们生来就愿意做出盲目的预测,尤其当他们特别渴望这个预测成真的时候,这可能是为了实现个人抱负。
3年前 -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人工智能可以说是近年最火爆的行业,没有之一,进可科研,退可就业,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好、薪资高,是很多人心仪的专业。
人工智能算是计算机的一个分支,而说起计算机大家通常第一个想起的是清华,其实计算机分支很多,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是计算机的4个主要分支。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甚至学科排名还在清华之前。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人工智能类学科A+、A高校总汇,下面我们就一一为大家进行推荐介绍,供大家参考。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成立于1958年,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计算机学科领域内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的计算机系,在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最早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校之一。作为国内理工科大学赫赫有名的大学,首屈一指,几乎没有一所高校可以与之相互媲美,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更是闻名全国,是同领域的“领头羊”,目前已经处于我国的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技术实力可是遥遥领先!能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就读的学生,可都是学霸级人物,毕业生毕业后就可以进入世界500强工作,薪资福利待遇水平也是相当不错的。
北京邮电大学
北邮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估为了A+,通信工程专业是北邮的优势专业,是国家级、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北邮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并与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建立了长期、广泛和密切的合作,专业学习和实践内容与通信行业发展同步,毕业生备受行业青睐。本专业已为通信信息行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4年前 -
一切都是未知的,从目前智能科技发展来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现有的智能科技不过全部都是按照人的思维来完成某一项工作而已,他们不存在自己的思想,不能独立思考。但是科技的发展脚步非常的快速迅猛,谁也不知道在将来的某一天智能科技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子 ,那一天或许会很遥远,亦或许就在明天……7年前
-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它要统治人类,首先就要有自我意识。但在目前看来,要想让计算机产生自我意识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首先说地球上自我意识最发达的人类来讲,人类的大脑普遍认为有八百六十亿个神经元组成,就像电脑中CPU的组成零件一样。每个部分,每个区域都有单独的作用,并且各个部分及区域可以交叉产生回路。如此亿万年的进化演变,形成了才形成了如此复杂的自我核心意识的载体,大脑!人类要模拟组建这样一个呃“CPU”的话,目前看来还是遥遥无期。因为本身人类的脑科学还尚未完善。
但并非不可能,就好想说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科技产生了爆炸式的飞跃。比如,现代物理学的开端,到原子核裂变理论,再到核武器一共用了多久?几十年而已。从第一台几个教室那么大的计算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又过了多久,半个世纪左右而已。当初最早的计算机,还不是巨大无比,操作繁复。但经过半导体以及材料学的发展,体积一再缩小,精度和内容越来越高。
人工智能的跨越应该比这些要长,因为它所包含的学科数量远超前者,但不敢断言是不可能的。毕竟,人类历史上从不缺乏作出幺蛾子的天才!
但以目前的眼光来看,还遥遥无期呢。8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