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爱喝什么?巴菲特是什么意思?
新手 55
-
万达巴菲特指的是巴菲特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多元化投资集团,业务涉及酒店、娱乐、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等。它的宗旨是:“在增加股东价值的同时,扩大和改善中国社会的利益”。2年前
-
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事业像巴菲特那么成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自己像巴菲特那么成功,但是毕竟很少很少,我们都是普通人,只希望能够平平凡凡安安稳稳的过一生,在事业上一定要尽全力做到更好,但是并不强求、只要努力过就心安。
沃伦巴菲特,经济学硕士。全球著名投资人,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现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2年前 -
巴菲特概念股指巴菲特根据自己的计算与推测,购买的股票。虽然在短期之内不能显现出来收益的情况,可是在长期却有效果。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似乎破了他的投资第一戒律:绝对不要投资你不了解其业务的公司。即使是在网络股泡沫最厉害的1999年到2000年,巴菲特一股高科技也不买。比亚迪的电池、手机和电动汽车业务,可以说是复杂难懂的高科技,巴菲特承认他对这三种业务根本不懂,为什么他还会破戒投资呢?
因为他最信任的两位合作伙伴芒格和索科尔的推荐,而他俩对这些业务非常了解。巴菲特认为芒格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芒格十分苛刻,从不轻易称赞任何一个人。而芒格说比亚迪的CEO王传福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结合体,在解决技术问题上像爱迪生,但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上像韦尔奇。于是他让中美能源董事长索科尔专门到中国考察比亚迪。考察之后,三个人研究后一致看好,决定投资2.3亿美元购买比亚迪10%的股份。尽管投资规模不大,但他们却认为这是一个大买卖,因为他们认为比亚迪正在努力通过制造销售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其实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并没有破戒,他真正的投资原因只有一个:新能源。巴菲特对能源业务不但十分了解,而且已经大规模投资。
伯克希尔拥有中美能源84.7%的股份。中美能源有多家电力公司,发电能力1.8万兆瓦,服务美国和英国620万电力用户。
2008年巴菲特旗下能源业务的资产总规模为416亿美元,占公司总资产近1/6,销售利润近30亿美元。巴菲特十分看好以能源为主的公用事业:“查理和我对我们的公用事业生意十分乐观,去年盈利创下历史纪录,未来前景会更加可观。”
而投资比亚迪,将让巴菲特在上游发电业务的优势向下游充电业务拓展,让巴菲特的能源业务未来前景更加可观。
如同燃油汽车的销售依赖于加油站网络的完善程度,比亚迪双模电动汽车的销售依赖于一个地区充电站网络的完善程度。电动车没有大量的充电站支持,就如现在汽车没有大量的加油站支持一样,根本不可能大面积推广。但充电站的建设不是由企业说了算,涉及的部门多、利益多,协调时间也长。
王传福表示,选择与中美能源长期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美能源在全美广泛的能源网络和电力输送网络能帮助比亚迪将来在美国进行电动车充电站设施的建设:“比亚迪本身也非常想寻找一个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特别是在美国。电动车的商业化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北美依托于巴菲特和其企业的声望,加上中美能源的帮助,比亚迪能更快地实现这个梦想。”
巴菲特的做法不是淘金,而是卖水给淘金的人。中美能源董事长索科尔的话更值得深思:更令我们感兴趣的是比亚迪的快速充电技术,这些技术不但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也可以应用于风能、太阳能方面,在未来的环保领域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比亚迪未来最赚钱的不是卖车,而是卖快速充电电池。对于巴菲特而言,最赚钱的不是车,也不是电池,而是充电站网络。通过比亚迪率先推出可商用的电动车,率先在全美建成充电站网络,像现在在全美拥有加油站网络的石油公司占据垄断性网络优势。未来要充电的并不止比亚迪的电动车。今年3月美国总统签署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把电动车作为减少对国外石油依赖拯救汽车产业的一张王牌。用于电动车技术开发生产和鼓励消费的政府资金高达141亿美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如果相当大部分电动车在中美能源的充电站充电,将会给巴菲特赚多少钱?怪不得巴菲特说买入比亚迪是个大买卖,金额暂时不大,但长远意义重大。
其实巴菲特在新能源上的布局中比亚迪只是一枚小棋子而已。中美能源正在巨资拓展风能发电业务:“中美能源风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率已经从零上升到了20%。仅2008年中美能源就在发展风能上投入了18亿美元。今天它已成为全美最大的风能发电公司。”
巴菲特还买入CEG和NRG两只能源股,这两家公司都在核电等新能源相关业务有巨大优势。
巴菲特持股CEG市值5亿美元。CEG是美国最大的电力公司,约有110万电力用户及57万天然气用户,还在美国成功运营着3座核电站。2008年9月巴菲特宣布中美能源控股公司与CEG达成协议将出资10亿美元以每股26.5美元的价格收购。后来12月CEG同意法国电力公司以每股45美元收购50%股份,于是中美能源获得高额补偿,投资10亿美元却收回21亿美元。
巴菲特持股NRG市值1.68亿美元。NRG拥有44座发电站,主要集中在美国,生产能力24000兆瓦,在洁煤电厂上取得了很大优势,2007年获得了全球能源界最高荣誉普氏能源大奖。公司计划未来10年耗资160亿美元,建造一批“对环境负责任”的洁煤电厂。另外NRG将建立美国30年来首个申请获批的超级核电站,将占NRG发电总量的44%。
与那些只追逐概念的人不同,巴菲特投资新能源的方法是,投资那些在传统能源业务上有巨大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的能源公司。新能源业务可以借助原来的渠道迅速大量销售,新旧能源业务互相促进,巴菲特既可以依靠传统能源业务取得稳定的收益,又可以通过新能源业务获得未来巨大的成长性,攻守兼备。其实比亚迪的手机电池、传统汽车业务相当出色,正是这些传统业务给了公司投资电动车的渠道、资金、技术支撑,也给了巴菲特很大的投资信心。
7年前 -
唐金诚银回答:
「经济护城河」是巴菲特投资哲学的中心。护城河使一间公司能长时间维持高水平的投资回报。 Morningstar归纳了5种常见的护城河,每种都可以从巴菲特所购买的股票上找到。
1. 有效规模,亦即自然垄断。当市场在只有单一公司提供服务的情况下最为有效,自然垄断就会出现。一般来说,自然垄断市场的经济规模巨大,而且要求高固定资本支出,例子包括受监管的公用事业、报纸、铁路和管道等。 2010年,巴菲特就收购了美国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
2. 转换成本高,企业数据库软件和服务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转换这些系统除了复杂和昂贵,更可能要暂停基本服务。 2011年,巴菲特买入了约110亿美元的IBM(IBM,在美国上市)股份。
3. 成本优势,即能够比竞争对手以更低廉的价格出售产品。这类似有效规模,但可以由更多因素产生。例如沃尔玛(WMT,在美国上市)将提高成本优势植入企业文化,提倡高度专注于成本控制和审慎的资本分配,拥有良好的物流系统,以及能从供货商和工人身上得到最有利公司的条款。巴郡自2005年以来一直持有沃尔玛股票。
4. 无形资产,可分为政府特许权及品牌。
a. 政府特许权是政府授予的特别权利,常见例子有对发明授予垄断权利的专利。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享受的权利,则是另一种政府特许权。评级机构3大巨头穆迪、标普和惠誉的信用评级被写在无数的合同、法规和投资要求内,尽管许多成熟的投资者关注如CDS利差等市场指针远多于信用评级,然而几乎所有债券发行人却非常重视评级,令3大评级机构收入不断。巴菲特于2000年买入穆迪(MCO,在美国上市),但自金融危机以来逐步卖出股份。
b. 品牌是由社交认同以及很多很多广告为产品衍生而成的身份。基于大脑内的某种怪癖,消费者会愿意以溢价购买品牌产品。可口可乐(KO,在美国上市)主要成份无非是碳酸糖水,却因为铺天盖地的广告赢得了巴菲特口中的「心象占有率」(Share of mind),于是能以高利润售卖可乐。巴菲特于1998年第一次买入可口可乐,至今从未售出一股。
5. 网络效应,形容当使用人数愈多,服务或产品的价值就愈大。信用卡支付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有足够的商家和用户参与其中,无论是Visa(V,在美国上市)、万事达卡(MA,在美国上市)或美国运通(AXP,在美国上市),其系统都能自我维持及可靠运作,而且难以让外来者破坏。 1963年美国运通因为扯进「色拉油丑闻」股价大跌,巴菲特却趁机大举买入并持有至今。
事实上,只有很少公司能在跨数十年实现高资本回报率。 Charlie Munger指出:「在美国,如果一个人或机构把绝大部份财富长线投资于3间优良的国内企业,几乎肯定能致富。」他声称巴郡的大部份价值都只是来自10个好概念,真正的难度在于辨别出这些概念,并坚持实践下去。8年前 -
习惯的链条在重到断裂之前,总是轻到难以察觉!——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曾告诫投资者,“习惯的链条在重到断裂之前,总是轻到难以察觉。”每次大涨或者大跌前,敏锐的投资者能够见微知著,在理性分析基础上发现常人难以察觉的蛛丝马迹。
当别人在鼓吹你买进或卖出时,你的投资决策不经意间延续着大众倾向,链条断裂前的一切看似顺理成章。而市场波动常以超预期方式呈现,在充满诱惑的资本市场,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头脑,当投资者远离道听途说,保持独立思考真正理性分析、认真观察时,就能摆脱惯性思维链条,认清市场。15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