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怎么算?资产按什么计量?
-
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2000+5+20+10=2035万元.\x0d\x0a2010年应计提的折旧=(2035-55)÷12=165万元.\x0d\x0a2010年末固定资产的净值=2035-165=1870万元.\x0d\x0a可收回金额=1615.12万元\x0d\x0a应提的减值=1870-1615.12=254.88万元.2年前
-
资产减值损失计算方法为: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一、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即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资产可回收金额的差。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二、资产减值损失账务处理
1、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如下:
(1)借:资产减值损失。
(2)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等。
三、资产就是企业的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一般可以认为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会计上能否确认一项资产,很重要的判断标准是看该项资源是否为本单位所拥有或控制,以划清自己资产和别人资产的界限。
2年前 -
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应按照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者确认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
如果可回收金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则无须做账务处理,实际上也没有发生减值;
如果可回收金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则减值金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可回收金额。
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注: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改变,故折旧也要做相应调整。
扩展资料:
减值损失转回后应纳税所得额的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风险准备基金(包括投资风险准备基金),以及国家税收法规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的任何形式准备金的支出不予扣除。
故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支出不能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对转回的减值损失是否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未作明确规定。根据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既然计提减值准备的支出不予扣除,转回的减值损失也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中。
我国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未全额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仍有贷方余额。则作为“固定资产”账户的备抵项目,计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清理净损益,按税法该清理净损益需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资料:固定资产减值
2年前 -
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应按照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者确认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
如果可回收金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则无须做账务处理,实际上也没有发生减值;
如果可回收金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则减值金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可回收金额。
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注: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改变,故折旧也要做相应调整。7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