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配资产?固定资产盘亏什么科目?
理财 57
-
1.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旧准则对固定资产的盘盈在批准转销前通常是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批准转销后则从该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按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而是作为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规定,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漏报或错报: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企业在盘盈固定资产时,首先应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根据确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将两者的差额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次再计算应纳的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接着补提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积”;最后调整利润分配,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固定资产盘亏
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2年前 -
固定资产盘亏,最终的损益是计入到营业外支出科目。
固定资产盘亏指固定资产在盘点清查过程中所发现的短缺。如发现固定资产盘亏,要查明原因,确定责任,并按有关规定报请上级批准后,调整帐面记录,保证帐实相符。
盘亏时会计分录:
1、报经批准前做如下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报经批准后做如下分录:
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的部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借: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固定资产减少是固定资产的价值流出和实物流出在同一会计期间内的统一。即:在账簿上记录固定资产减少时,固定资产实物也必定同时减少。在账务处理上,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固定资产盘亏是在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实存数小于账存数的一种账实不符的现象。这种账实不符的现象有可能是平时记错账导致的。
而且,在对固定资产盘亏进行账务处理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只是为了把账实不符调整为账实相符。实际上此时并没有固定资产实物的流出。
因此,固定资产盘亏核算属于固定资产清查的核算范畴而不属于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范畴,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
2年前 -
一、善于利用记账软件
现如今是信息科技的时代,做什么事情都比以前方便很多,例如想做开支预算,就下载一些记账类型的手机APP软件工具,方便自己检查个人开支情况,明白自己从何处节约。当然我们除了记账以外,还需要根据账单来调节自己的消费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这样才能够达到理财的目的。
二、学会使用信用卡
大家在使用信用卡时建议不要超前消费,不过信用卡经常会有些活动,有时候在自己生活必需品上可以适度使用信用卡,在消费过后也需要及时的还款,避免产生信用卡逾期费用。
三、强制储蓄
每个月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开支,将剩余的钱作为储蓄,每个月强迫自己进行储蓄,细水长流,几年下来你将会有不小的一笔资产。
四、做好开支预算
很多人一年到头,发现根本就没有存住什么钱,仔细想想也不知道钱花哪里去了,只记得添置的几件大物件。假设您能够做好自己的开支预算,就会发现存钱其实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总的来说,个人想做好资产配置就需要做好提前规划,做好规划之后,要多去学习理财知识,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值,最后提醒投资者: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拓展资料】
个人资产,在我国,指公民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手段取得的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及其他合法财产。其所有权归公民个人。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个人财产。
(1)合法收入
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用自己的劳动或其它方法所取得的收入。如工资、奖金、稿费、利息、入股分红、接受赠送等。
(2)房屋
主要指公民用于生活居住的房屋。
(3)储蓄
储蓄是指公民存入银行或信用社的货币。对公民的储蓄处司法机关办案需要可依法查询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查询。银行和信用社有保密的职责。3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