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为什么折旧?固定资产如何分类?
-
法律主观: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式: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且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在前述的范围内合理选择相应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法律客观: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2年前 -
固定资产长期参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虽然实物形态没有变化,但是价值却越来越低了,因为其部分价值已经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或者构成了各种费用,随着产品的销售、货款的收回,部分价值得到了补偿。\x0d\x0a随着固定资产的损耗逐渐转移出去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x0d\x0a计提折旧能真实反应出产品的成本构成,能真实的反应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如果不计提折旧的话,就是永远按照全新的价值分摊到产品价格中,这样产品的价格和成本会居高不下,企业所缴纳的税收相对于有计提折旧的要少很多,所以会计准则要求,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x0d\x0a会计和核算中的折旧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直线法,一是加速折旧法。折旧方法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2年前
-
固定资产可以按其经济用途、使用情况、产权归属、实物形态和使用期限进行分类核算。
1.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经营用和非生产经营用两类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固定资产,如厂房、机器设备、仓库、销售场所、运输车辆等。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而是为了满足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福利需要的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医务室、图书馆以及科研等其他方面使用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
2.按使用情况分为使用中、未使用、不需用三类
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正在使用的各种固定资产,包括由于季节性和大修理等原因暂时停用以及存放在使用部门以备替换使用的机器设备。未使用固定资产是指尚未投入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和经批准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不需用、准备处理的固定资产。
3.按产权归属分为自有、接受投资和租入三类
4.按实物形态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及其他设备五大类
5.按固定资产最短使用期限分为5年、10年、20年
最短使用期为5年的如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固定资产;最短使用期限为10年的如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最短使用期为20年的如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企业在对固定资产最短使用期限分类时,不能将不同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划为一类,以免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正确性。2年前 -
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固定资产分类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固定资产所作的归类。(1)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①生产用固定资产。参加生产过程或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各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仪器和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
②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职工住宅,公用事业、文化生活、卫生保健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设备和器具等。(2)按其使用情况可分为:①使用中固定资产。指正在使用中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还包括由于季节性生产和大修理等正常原因暂时停止使用,以及存放在车间备用的机器设备等②未使用固定资产。指尚未投入生产的新增固定资产和因非正常原因暂时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③不需用固定资产。指不适合本企业需要,已报请上级等待调配处理的固定资产;④租出固定资产。指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⑤封存固定资产。指按规定经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封存不用的固定资产。(3)结合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分类。一般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封存固定资产和土地等7类。这种分类既可以了解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又可以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同时,还为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提供了依据。
方法
1.按照经济用途以及使用情况进行分类
首先,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两大类,综合反映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以及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参加生产经营过程或者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而用于职工住宅、公用事业、文化生活卫生保健以及科研等方面的建筑物以及器具等。
其次,按照使用情况可以分为未使用固定资产、使用中固定资产以及不需用固定资产。使用中固定资产是指正在使用中的经营用以及非经营用固定资产;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是指已经完工或者已构建而尚未交付使用的新增固定资产以及因改建、扩一建等原因而暂停使用的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是指本企业多余或者不适应,需要调配处理的各种资产。
最后,按照所有权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自有资产以及租人资产。自有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各种固定资产。租人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从外部租赁来的固定资产,租人固定资产又可分为经营租赁资产以及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经营租赁资产所有权不属于承租人,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在到期后,所有权归承租人,承租人可以视为自有资产进行管理,要计提折旧。
以上分类,也是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分类,即综合分类法。在实际情况中,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特点,企业的经营性质以及经营规模都决定了固定资产如何分类,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进行分类。
2.按照占用资金的程度以及管理的难度进行分类
在企业的现实管理中,也可以从别的方面着手,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关键要适合企业自身的情况。企业也可按照固定资产占用资金的程度以及管理的难度将固定资产按照排列组合的方式分类四类。
2年前 -
固定资产八大类包括的内容是:
1、房屋和建筑物,是指产权属于本企业的所有房屋和建筑物。
2、一般办公设备,指企业常用的办公与事务方面的设备。
3、专用设备,是指属于企业所有专门用于某项工作的设备。
4、文物和陈列品,是指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各种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是指专业图书馆、文化馆的图书和单位的业务书籍。
6、运输设备,是指后勤部门使用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
7、机械设备,主要是企业后勤部门用于自身维修的机床、动力机、工具等和备用的发电机等,以及计仪器、检测仪器和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
8、其他固定资产,是指以上各类未包括的固定资产。主管部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划分,也可将以上各类适当划细,增加种类。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平均年限折旧法一
月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月份。
月折旧额=月折旧率×原值=(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
残值=原值×残值率。
2、平均年限折旧法二
月折旧额=(原值-残值-累计折旧)÷(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残值)。
=[1―累计折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
在平均年限折旧法中,折旧金额与 原值、累计折旧、残值、预计使用月份、已提月份共五个参数相关。
如果累计折旧与已计提月份均为0,则两种折旧方法中的月折旧额是一样的,但是月折旧率不同。
3、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年前 -
固定资产分类六大类别是房屋和建筑物、一般办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运输设备、图书。
1、房屋和建筑物
房屋和建筑物,是指产权属于本企业的所有房屋和建筑物,包括办公室(楼)、会堂、宿舍、食堂、车库、仓库、油库、档案馆、活动室、锅炉房、烟囱、水塔、水井、围墙等及其附属的水、电、煤气、取暖、卫生等设施。附属企业如招待所、宾馆、车队、医院、幼儿园、商店等房屋和建筑物,产权是企业的。
2、一般办公设备
一般办公设备,指企业常用的办公与事务方面的设备,如办公桌、椅、凳、橱、架、沙发、取暖和降温设备、会议室设备、家具用具等。一般设备属于通用的,被服装具、饮具炊具、装饰品等也列为一般设备类之内。
3、专用设备
专用设备,是指属于企业所有专门用于某项工作的设备。包括:文体活动设备,录音录像设备、放映摄像设备、打字电传设备、电话电报通信设备、舞台与灯光设备、档案馆的专用设备,以及办公现代化微电脑设备等。凡是有专用于某一项工作的工具器械等,均应列为专用设备。
4、文物和陈列品
文物和陈列品,是指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各种文物和陈列品。例如,古玩、字画、纪念物品等。有些企业后勤部门内部设有展览室、陈列室,凡有上述物品的也属于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
图书,是指专业图书馆、文化馆的图书和单位的业务书籍。企业内部的图书资料室、档案馆所有的各种图书,包括政治、业务、文艺等书籍,均属国家财产。
6、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是指后勤部门使用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包括轿车、吉普、摩托车、面包车、客车、轮船、运输汽车、三轮卡车、人力拖车、板车、自行车和小轮车等。
固定资产主要特点
1、固定资金的循环期比较长,它不是取决于产品的生产周期,而是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2、固定资金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前者是随着固定资产折旧逐步完成的,后者是在固定资产不能使用或不宜使用时,用平时积累的折旧基金来实现的。
3、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时,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货币资金,这种投资是一次性的,但投资的回收是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分期进行的。
2年前 -
一、正面回答
折旧固定资产的年限为: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二、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是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三、固定资产如何折旧?
1、年限平均法,例如已知有一台加工机器原价值为6万元,使用寿命为3年,净残值率为5%,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2、年折旧额=原值*(1-净残值率)/使用寿命=60000*95%/3=1900元。工作量法,当资产使用的不均衡,耗损不均衡,且资产使用程度与工作量有关的时候,使用工作量法计算。
2年前 -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因为固定资产也是一种支出,计提的折旧也要进入当期费用来控制利润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是固定资产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1]
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3年前 -
固定资产类别
一、固定资产可以按其经济用途、使用情况、产权归属、实物形态和使用期限进行分类核算。
1.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经营用和非生产经营用两类
2.按使用情况分为使用中、未使用、不需用三类
3.按产权归属分为自有、接受投资和租入三类
4.按实物形态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及其他设备五大类
5.按固定资产最短使用期限分为5年、10年、20年
二、一般来讲固定资产可分为八大类,各企业的后勤部门还可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目录。
1.房屋和建筑物
2.一般办公设备
3.专用设备
4.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
6.运输设备
7.机械设备
8.其他固定资产4年前 -
固定资产分类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固定资产所作的归类。(1) 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①生产用固定资产。参加生产过程或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各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仪器和运输设备等固定资产。
5年前 -
固定资产长期参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虽然实物形态没有变化,但是价值却越来越低了,因为其部分价值已经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或者构成了各种费用,随着产品的销售、货款的收回,部分价值得到了补偿。
随着固定资产的损耗逐渐转移出去的价值,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
计提折旧能真实反应出产品的成本构成,能真实的反应固定资产的剩余价值;如果不计提折旧的话,就是永远按照全新的价值分摊到产品价格中,这样产品的价格和成本会居高不下,企业所缴纳的税收相对于有计提折旧的要少很多,所以会计准则要求,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
会计和核算中的折旧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直线法,一是加速折旧法。折旧方法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5年前 -
对于企业来说,有一个简单的公式,收入-支出=利润,固定资产实际上也是企业花钱买来的,所以也是一种支出,但是往往这种支出金额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长,如果将此支出一次性计入某个月,会导致当月明显亏损,而实际上当月从该固定资产得到的受益不会这么多,同时,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没有体现应有的支出,所以,将固定资产入账后,在受益期内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这就是固定资产折旧理念的来源了。7年前
-
固定资产为什么要折旧?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传说,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
不好意思,跑题了,呵呵
把你的问题分为两个来解答,可能便于理解。
第一,提取折旧来做什么?
很明显,提取折旧是为了核算产品成本和经营费用。与使用原材料或者办公用品一样,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生产(如,厂房、设备等)和经营管理(如,办公楼等),也应该把固定资产的成本或者价值计入产品的成本或者经营管理的费用中去,不同的是,原材料等流动资产是一次性全部计入,而固定资产是按照折旧分次计入。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原材料一次进入,而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呢?
这和资产的价值转移方式有关。原材料等流动资产,其价值使一次性转移到产品中去的,比如,钉子,你使用一颗钉子钉好东西,这颗钉子就到了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去了,并和产品一起出售,这样,这颗钉子的价值就实现了。然而,固定资产却不一样,它的价值不是一次转移的。同样是刚才钉东西的案例,现在我们考虑锤子,它和钉子不一样,它可以用来把很多钉子钉到很多的产品中去,在钉的过程中,锤子肯定会磨损的咯,所以,在锤子钉出来的很多产品中,每件产品都有锤子的血汗啊,不能只算给一个产品啊。所以,锤子的价值就是这样分次的转移到产品中去的。这个磨损呢,实际上就是说锤子越用越旧,为了形象记忆,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折旧。以上呢,就全是大白话了。更专业点的回答如下: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是为了符合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权责发生制。即,权责发生制指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也就是说,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虽然支付了价款,但是这部分价款不能计入当期的费用,因为固定资产可以使用很多期,它的价值是分期转移的。所以企业每期按照它转移的价值,提取折旧,把折旧计入当期的费用,这样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15年前 -
因为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都比较高,而且固定资产的定义:能够使用比较长的时间,所以他的价值应该是在试用期间均匀的发生的。
比如你有一个机器,是用来生产杯子的,
这个机器可以用5年,购买价款时6万,一年可以用机器生产500个杯子,那么可以说是
机器1年价值=60000/5=12000
可以生产500杯子
一个杯子应该承担12000/500=24元钱的机器的钱这个就是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最终应该分摊到每个产品成本里面去,(但是如果是管理部门,行政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就直接计入到期间费用就可以了)
所以要计提折旧
15年前 -
给你举个通俗的例子:
假如你买了一辆车50万,拿来跑运输,这辆车可以跑5年,每年可以给你带来运输费的收入,你把这两车作为固定资产入账,如果不折旧,这辆车就只能一次性50万全部计入今年的费用里了,但是明显不合理,会计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叫收入成本配比原则,假设你每年有15万的运输费收入,你的这辆车每年都在跑,车辆总价50万,相当于你每年15万的收入中,有10万是买运输车花的成本,这个每年10万就是提的折旧。15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