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成功的原因?巴菲特怎么看财务报表?

刘雨菥 新手 50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涵涵妈妈的头像
    涵涵妈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从各个数据来看一个企业的发展状况,虽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造假,但如果我们的分析技术够高的话还是可以避免很多的,每天记录自己的消费 开支 和收入,从分析自己开始!实事求是的、有识见的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
    11年前 0条评论
  • 小野李猫的头像
    小野李猫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计算很简单,但预测很不简单。巴菲特说,未来是永远看不清楚的,即使是老手也很容易预测错误。那么如何避免犯下重大的预测错误呢?巴菲特提供了两个方法: 第一是限制范围,只预测你非常熟悉而且业务十分简单稳定的公司。 第二是价格上留有足够安全边际,即大大低于预测的价值,即使自己犯错高估一些,仍有较大的赚钱余地,其实相当于做最保守的预测。 你自己就是一个赚钱机器,我们经常预测自己的现金流量,而且准确性蛮高。为什么? 第一,你非常熟悉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的业务,就是你的工作,你能大概估计你未来几年的现金流入流出,就是每年大概会赚多少钱,花多少钱,最后能存多少钱。 第二,你预测自己的现金流量时,非常保守,你不会盲目预测自己的工资会持续大幅增加,你也不会轻信老板会发很多年终奖的口头承诺,你只算你有很大把握拿到的钱。相反计算支出时,会把结婚、生子、买车、买房、生病等可能的支出尽可能多地考虑在内。 同样是你,同样是预测,在预测上市公司这个赚钱机器的现金流量却经常犯错,又是为什么?因为你不像预测自己那样坚持同样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不熟悉这家公司,不了解公司的业务,或者公司的业务非常复杂难懂,你在这方面的知识、能力、经验根本不够,再努力也搞不懂。可是你不是知难而退,避而远之,而是知难而上,不懂装懂,大胆预测。 第二,你预测公司的现金流量时,不够保守。你经常假设公司过去几年的收入和盈利增长率将会持续保持很多年,甚至假设增长率还会大幅提高。而你预测成本费用时,没有考虑人工和原料成本的上升、技术的过时,往往低估。这样你预测的现金净流量过于乐观。一旦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出现你想象不到的意外,如金融危机,如低温、暴雪、地震,你的预测会错得离谱。 很多人盲目相信别人的分析、别人的推荐,盲目相信公司过去的良好业绩记录,简单地认为,公认的好公司就可以闭着眼睛买,结果闭着眼睛跳进火坑。 巴菲特常说:选股如选妻。结婚娶妻,很简单,领个结婚证,花钱买房办婚礼就行了。结婚不难选妻难,选到一个你认为既适合自己的要求又长期稳定可靠的女孩,太难了。选到一个符合巴菲特要求的公司,业务一流、管理一流、业绩一流,而且未来长期稳定可靠,太难了。巴菲特找了一辈子,只找到几个未来必定如此的好公司,加上一些未来有较大可能如此的公司。 这也就可以解释,巴菲特经常谈估值,但很少人见到他作估值。巴菲特的传记作者翻遍了巴菲特档案室,没有发现巴菲特任何估值的表格和公式,只有一张张他亲手记录的公司年度和季度财务数据。为什么?估值太简单了,用预测的现金流量一算投资收益率每年能否超过15%就行了。 巴菲特最重要的工作,是分析公司多年的财务数据,判断公司业务、管理和业绩的稳定性,如果具有稳定性,就可以轻松预测其未来几年的现金流量。所以他说,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阅读,阅读最多的是上市公司的年度和季度财务报告。 巴菲特说:“只有你愿意花时间学习如何分析财务报表,你才能够独立地选择投资目标。
    11年前 0条评论
  • 米米妈的头像
    米米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世界财经报道,在巴菲特的投资名言中,最著名的无疑是这一条:“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第二条。”

    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巴菲特总是在市场最亢奋、投资人最贪婪的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激流勇退。1968年5月,当美国股市一片狂热的时候,巴菲特却认为已再也找不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了,他由此卖出了几乎所有的股票并解散了公司。结果在1969年6月,股市大跌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

    巴菲特的稳健投资,绝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情”的策略使巴菲特逃避过一次次股灾,也使得机会来临时资本迅速增值。但很多投资者却在不清楚风险或自已没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下贸然投资,又或者由于过于贪婪的缘故而失去了风险控制意识。在做任何投资之前,我们都应把风险因素放在第一位,并考虑一旦出现风险时我们的承受能力有多强,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巴菲特理财攻略二:作一个长期投资者,而不是短期投资者或投机者。

    巴菲特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他是一个长期投资者,而不是短期投资者或投机者。巴菲特从不追逐市场的短期利益,不因为一个企业的股票在短期内会大涨就去跟进,他会竭力避免被市场高估价值的企业。一旦决定投资,他基本上会长期持有。所以,即使他错过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热潮,但他也避免了网络泡沫破裂给无数投资者带来的巨额损失。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者必须在设想他一生中的决策卡片仅能打20个孔的前提下行动。每当他作出一个新的投资决策时,他一生中能做的决策就少了一个。”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内,巴菲特也许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没有谁能像巴菲特一样长期比市场平均表现好。在巴菲特的赢利记录中可发现,他的资产总是呈现平稳增长而甚少出现暴涨的情况。1968年巴菲特创下了58.9%年收益率的最高纪录,也是在这一年,巴菲特感到极为不安而解散公司隐退了。

    从1959年的40万美元到2004年的429亿美元的这45年中,可以算出巴菲特的年均收益率为26%.从某一单个年度来看,很多投资者对此也许会不以为然。但没有谁可以在这么长的时期内保持这样的收益率。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为贪婪、浮躁或恐惧等人性弱点所左右,成了一个投机客或短期投资者,而并非像巴菲特一样是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者。

    巴菲特理财攻略三: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

    究竞应把鸡蛋集中放在一个篮子内还是分散放在多个篮子内,这种争论从来就没停止过也不会停止。这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投资策略。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集中看管一个篮子总比看管多个篮子要容易,成本更低。但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看管住唯一的一个篮子。巴菲特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在作出投资决策前,他总是花上数个月、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去考虑投资的合理性,他会长时间地翻看和跟踪投资对象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对于一些复杂的难以弄明白的公司他总是避而远之。只有在透彻了解所有细节后巴菲特才作出投资决定。

    由此可见,成功的因素关键在于在投资前必须有详细周密的分析。对比之下,很多投资者喜欢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或只是凭感觉进行投资,完全没有进行独立的分析,没有赢利的可靠依据,这样投资难免不会招致失败。

    13年前 0条评论
客服
客服
关注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