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如何财务自由?多少钱可以财务自由?
-
拥有多少存款可以定义为财务自由?答案是:粗略估计为500万!
这个话题比较笼统,是不会有统一的答案的,因为每个人的年龄不同,家庭负担不同,所在城市不同,生活成本也不尽相同,所以是没法套用统一的标准。
什么是财务自由呢?简单地就说,就是不用上班赚钱了,靠着“睡后收入”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开销,人生一定意义上已经自由了,不用再心为形役,毕竟职场勾心斗角的,挺累人的。
实现了财务自由,就可以不再为五斗米折腰,不再受老板的气,“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此悠哉乐哉,好好享受生活,这种日子多么美好!
如上文所说,财务自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但是,还是可以简单推论一下的。
实践中有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就是在有房有车,没有房贷车贷等的前提下,现在的存款够今后25年的生活开销。
至于为什么是25年,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我是在书上看到的。如果保守一些,也可以取30年。
以25年为计算标准:假设每年生活开销为10万元(这个根据家庭情况而定,有的开销大,有的开销少,这里取10万,接近于平均数)。假设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
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的存款为:10*(1+5%)^0+10*(1+5%)^1+……10*(1+5%)^25=10*50.09,约等于500万。
也就说,笼统地说,当前有存款500万,就可以定义为财务自由了。
当然,这个数据比较粗糙,实际中不一定符合,有人年龄较大,生活开销小,加之家庭负担轻,那么,用不了500万就财务自由了,反之,可能500万都不够。
那么,大家可以对照这个标准,自己实现财务自由了吗?如果没实现,就该努力了,加油!
4年前 -
一般认为平时消费的五倍存款收入,那么可以认为是财务自由。
当然也不是绝对。如果平时消费较高,那么要想财务自由需要更高的 标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谢谢!5年前 -
在有房有车没贷款,家人都身体健康的大前提下,银行存款即闲钱,有100万的可以心安,有500万的可以踏实,有1000万的可以放飞。同理就是100万的叫小康,500万的叫中产,1000万以上的才叫富豪5年前
-
财务自由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值。就目前全国的经济水平及低风险投资收益率来说,我认为在没有任何负债的情况下,如果有个500万元左右的资金,应该是勉强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不过如果考虑后续通胀的因素的话,那么还是要千万打底比较安全。5年前
-
每个人对财务自由的心态不同,有些人必须要上千万甚至上亿才能算是财务自由。但是香港有很多明星,他们年轻的时候却挥土如金,曾经拥有上千万甚至过亿的资产,晚年没戏可接了,还要过着奢靡生活,就自然变穷困了。而修行在深山的隐士,一日三餐粗茶淡饭,生活简朴,他们到是实现在“财务自由”的梦想。所以,心态不同,境界不同,财务自由的标准就不同。有些人即使给你几千万,如果大肆挥霍无度,最后也实现不了真正的财务自由。
5年前 -
我的银行里面差不多有30万的存款,但是我除了吃饭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花销,所以我也可以说是得到了财务自由,这还是应该看个人的需求,有的人平时的花销大,那么就要有更多的存款才可以。5年前
-
要我说的话,至少拥有100万存款才可以定义为财务自由,因为这样的话,大家就会觉得你是一个有钱人,而且你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也是非常轻松的,不会因为金钱的问题而感觉非常的难受。5年前
-
普通人如何能够实现财务自由:
其实,从2.9亿的数据来说,普通人基本上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实现这个财富,我们在苦笑之余,能够调侃自己的只剩下,我们再苦还是要有梦想。
一是培养多元化核心竞争力
在工业发展的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对于普通人带来的最大的意义就是极度的分工细化,在细致的分工下每个人就像一个机器上的螺丝钉一样,成为服从资本生产的一部分,然而我们看到,随着信息时代甚至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越来越多的工作正在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所替代。
也许一个普通的工作,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就会被科技所淘汰掉,这就意味着即使你是专精某项工作的专业化人才,依然有可能会成为时代发展的弃儿。
一个人在职场的收入高低,其实并不是因为其工作的多寡而进行按劳的分配,更多的则是采用稀缺化程度来衡量,一个人拥有的能力越是稀缺,一个人就越有可能获得高额的收入。
举例来说,即使你是一个很牛的纺织工人,可以同时操作几十台纺织机,甚至你的工作已经到了匠人精神的地步,拥有着几乎到艺术的工作水平,但是在互联网计算机的操作下,把你整个替代掉的概率依然很大。
但是如果你有一些不容易被替代的独特能力呢?比如说商业谈判能力,人脉构建能力,内容创作能力,如果有这些多元化的能力,就会成为你的真正核心竞争力。
拥有这些能力,即使不能让你在公司不断晋升,也能让你有机会获得其他公司更高收入职位的青睐。
二是培养量入为出的意识
一直以来,无论是政府还是商家都在鼓励普通人消费,的确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在物价上涨,收入不涨,甚至还要下跌的今天,再去月光族明显是一种并不明智的行为了。
一方面,完全屈服于自身的欲望去消费,而不去考虑任何的节制,恐怕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
因为现在所有商家都十分熟谙一种母爱逻辑,就是好的东西很多,那我就给你提供更多好的东西,而发达的信息科技让我们很轻而易举的就能够得到产品的信息。
从而出现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收入和欲望的严重不匹配,一方面我们的收入遵循的是线性甚至是一般情况的发展逻辑,另一方面我们的消费欲望却呈现出指数型增长的特征。
而极度发达的金融,却又给了你各种超前消费的授信,所以很多人因此成为了卡奴,要么是信用卡的奴隶,要么是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的奴隶。
所以对于每个职场人而言,现阶段最需要做的是学会量入为出,明白断舍离,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增加自己的资本。
三是增强资本增值的能力
可以说,前十几年房地产成为了中国人资本增值的主要路径,而很多的财务自由人群都是依赖于房地产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是在国家房地产调控的政策配置下,再想依赖于房地产实现财富的翻番甚至财务自由恐怕是并不现实的行为。
但是,通过增强资本增值的实力,实现被动收入的提升才是以一种明智的选择。这就要求每个人尽快建立自己的资本意识,学会用资本创造财富。
虽然投资可能是有钱人的游戏,但是钱少并不意味着只能放弃治疗。理财的逻辑往往是集腋成裘,资本加上时间再配合复利,这就是资本的最基本的逻辑。
面对着胡润2.9亿的财富自由门槛,除了苦笑之外,我们不如从现在开始吧。6年前 -
什么是财务自由?
通俗来讲,财务自由就是出门吃饭时,商场购物时,外出旅行时,可以自由选择,不用考虑价格。相对科学的解释是:当你的被动收入大于你的主动收入时。具体的说,被动收入就是你的股权投资、金融理财,版权、租金、知识产权等等,不需要持续投入大量时间就可获得的收入,当被动收入满足你的日常开销时,你就财务自由了。
财务自由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别急,给你讲两个真实的故事,看看她们是怎么实现财务自由的?
主角一:网络主播,小北,90后。
用了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月入两万;毕业两年,成为自由职业者——无拘无束无论是躺在家里,还是走到天涯海角,都能靠兴趣养活自己。
她的文章里是这样写的:10年进入大学后,发现对广播特别喜欢,学普通话,学后期剪辑,学电台发音,一切从零开始。
11年,我在网络平台创办了一个电台,并无收入。那时网络主播还是一个稀有名词,电台APP也未出世。
14年大学毕业,凭借四年网络主播的经验,我来到酷我音乐盒主持了一档情感栏目,不断努力,口碑越来越好。然后,我尝试更多的声音兼职,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用声音赚钱。别人一天做一期,我一天做两期,三期,甚至更多期。这时,每月的收入已经接近2万了。
14年7月开始,我坚持白天录节目,晚上借助电台栏目积累的素材尝试写作。每天晚上,坚持看半小时书,然后投入写作。
15年1月,我的首本新书《这善变的世界难得有你》上市;16年1月,第二本书《遇见每一个有故事的你》面世,两本书的稿费,帮我买了一套帝都的房子。
现在我创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小北,每天更新。网络主播和自媒体的盈利,给了我成为独立工作者的勇气。
我有一个文艺但并不遥远的梦想,30岁之前,在大理洱海开一家名叫“一路向北”的客栈。
主角二:理财达人,三公子,80后。
09年10月进入职场,从月光族起步,一步、两步、三步,从存钱开始,坚持记账,学习和研究各类理财产品和金融工具,积攒人生第一个3万元存款, 3年理出30万,5年理出50万,现在已是百万以上身家。
过程中,她不断将个人理财和成长的反思和心得,在豆瓣、知乎和各类理财社区进行分享,粉丝数量10万以上。
“我的理财从10万元开始增值,今年将突破七位数。从2011年尝试在豆瓣写第一个字,到2016年年初完成第二本单行本的出版,5年时光写了100万字。”这一系列的成绩在她看来,“生活在自我的各种尝试中变得有趣起来”。
2015年7月开通个人微信号: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目前,平台单篇文章阅读量达30万次,已出版《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已出版《明天过的怎么样,取决于今天的你怎么做》。
2016年,她给自己定下的阅读计划是“660万字的阅读量”,大约13套书,每周阅读13.75万字。
财务自由应该如何实现?
我认真的挠着头皮思考,希望从这些“成功者”身上找到一条小路可以沿着走。我发现:他们有基本相同的成功模式——找到兴趣,建立优势,跨界变现,雪球效应。
首先说兴趣,要找到兴趣,首先要整明白兴趣是什么?罗辑思维里说的特好:兴趣,不是那件让你舒舒服服就成功拿到结果的事;兴趣是那件让你白天痛苦地想、晚上睡不好、早上五点爬起来,一边笑着骂娘一边咧着嘴干完的事情,那才是兴趣本来的样子。找到那件你一想起来就莫名激动的事情吧。兴趣会鼓励我们走出安全区,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强。朋友圈里看到过这张图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说的多好,难道不是吗?“坚持”本身就是件违背人性的事,日复一日做同样的事情,要么是不得已,要么就真不是“常人”。坚持真的不容易,为了坚持维权,就连“剽悍”的老罗,不也被逼抡起锤子砸起冰箱吗?
但是,
这个操蛋的世界不是这样运转的,只有那些忍辱负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死心眼和偏执狂们才能成功。唯有坚持,坚持,再坚持,重复,重复,再重复,才能建立牢固的个人优势。实现财务自由需要坚持。
接着说变现,变现就是把能力和优势转化成白花花的银子,然后用这些银子去丰满你的理想和生活。小北把“我声音好听”这一优势变现,三公子把“我会理财”这一优势变现,在互联网时代,在“社群经济”“自媒体经济”“工匠精神”等口号被喊的震天响的今天,看看papi酱,看看罗振宇,看看咪蒙,变现和跨界基本都是刹那间的事,大批的投资人,大批的广告主都在为你等待,要的是:你的优势和才华。
雪球效应就不多说了,雪球的力量是很可怕的,是不可预想的。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之事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找到兴趣,建立优势,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关于坚持,我正在路上;坚持需要明知前路坎坷,毅然前行的勇气,坚持需要达成阶段性目标时小小的自我激励,坚持需要你的参与,不断即时反馈;关于坚持,我们一起在路上。
6年前 -
财务自由是一个引自西方投资理财中的概念。这个概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标准和解释。其实概念并不重要,我提出“财务自由”是把它作为投资理财的一个终极目标。
一个人要做巴菲特几乎不可能,但达到财务自由还是可能的。
不必为钱而工作
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为了“讨生活”,即为个人或家庭,为维持体面的生活而工作。工作一旦停止,则“体面生活”会变得“不体面”。所以大多数人都在为“钱”而工作,即便有时老板脸色难看,也只能忍气吞声。如果你可以不为钱工作,而是为兴趣而工作,那你便在通往财务自由之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很多通过创业而成功的企业家,最初就是从“做感兴趣的事”开始的,比如比尔·盖茨、杨致远,最初他们也不知道会获得这么大一笔财富,金钱和财富只是他们为兴趣工作的一个意外收获。即使专业做投资的巴菲特,也不是直接冲着“钱”去的,正因为巴菲特的兴趣专注于“发现好的公司,并买下”,所以他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阅读枯燥的数字和报表,而很少关注股价。
很多人投资就是直接冲着“钱”去的,商业模式和价值分析并不是兴趣所在,他们兴趣的焦点在“股价=钱”,一个涨停板让他们Hight,一个跌停板又让他们down.他们完全被代表“钱”的价格曲线所控制,即使投资,他们也是“为了钱而工作”,但最终的结果你会发现,他们离“钱”越来越远。
人和钱的关系有时像男女之间关系,当你追钱时,钱离你却越来越远。那些每天盯着“价格曲线”波动的投资者,就像与少女见面时,如果你直勾勾看着姑娘凸起的身体,眼光里透着肉欲(钱欲),这必然会把少女给吓跑。巴菲特专注于价值发现,享受投资的乐趣,最终才获得了钱的“芳心”。
达到财务自由的路径
除了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达至财务自由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即保证不工作的时候也有净现金流入。财产性收入可以来自房租、股票红利、债券(资讯,行情)利息等。
财产性收入中一个重要概念是净现金流入。有的人可能拥有不少物业,但每个月下来收入的租金还不够覆盖银行的按揭供款,现金流是负数。像这样的资产,在财务负债表上是债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很多民营企业家将“企业和家”、“资产和负债”混为一谈,把公司的财务和家庭的财务理到一块,如果公司财务一旦出问题,个人和家庭也都被一锅端了。
如果要给财务自由一个定量的概念,即净资产。一个高净资产投资者,它的标准应该是总资产-总负债≥100万美元。
考虑到人民币的购买力,在中国,一线城市里净资产达到300万元、二三线城市达到200万元、小城镇达到100万元,就可以列入“高净资产投资者”的行列。如果你的目标定在20年后,考虑到通胀的因素,这一定量标准应该是:一线城市446万元;二三线城市297万元;小城镇149万元。
财务自由的最高造化
一个人要有多少资产,才能达到心灵自由?这实在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一个真正的财务自由人,应该既有钱又有闲,并保持了一颗平常自由心的人。
财务自由的最高造化,是你不必为衣食的节俭而感到羞愧,不必用大腹便便来证明你的富有;你不必炫耀你的财富,因为你的人格已足以赢得尊重;你的财富只为让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过上舒适和有尊严的生活。这样,财富才能使你达至真正的心灵自由——这也许才是财务自由的真谛。
金钱不一定能使人自由;但没钱,一定不那么自由。所以我们要争取达到财务自由,既要心往之;还要身往之。6年前 -
财务自由不是一个量化指标,由于每一个人的需求和支出不尽相同,财务自由将难以准确用多少金钱衡量。
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一个人即使他收入很高,但如果依旧入不敷出,很难说他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并不好用多少金钱衡量。
自由指不受限制,财务指家庭收支状况。财务自由,通俗理解就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需要钱的时候有钱用。
财务自由,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主动投资而不是被动工作。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想工作,他便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就没有保障的话,他这种情况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主要体现在投资收入可以完全覆盖个人或家庭发生的各项支出,个人从被迫工作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已有财富成为创造更多财富的工具。
财务自由,是每个人或每个家庭最理想的财务状况。实现财务自由,则意味着每个人或每个家庭的生活不会被财务问题所困扰。
财务自由主要体现在投资收入上,也就是说靠钱生钱取得的收入完全能养活自己或一个家庭。即使不去工作,投资获得的收入足够供日常个人和家庭开销。
财务自由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没有规定拥有多少财富就可实现财务自由。即使不去工作,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投资取得的收入能支撑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所有的生活开支,这便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生活不被财务问题所约束。实现财务自由,则意味着买房时能买得起,生病时有钱看病。总之,生活不会因为没钱而造成生活困难。
财务自由的核心便是生活不缺钱,个人和家庭经济来源有可靠保障,家庭不会陷入财务困境,家庭收入大于支出,不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家庭的财务状况是自由的,家庭生活有保障。7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