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有大小非吗?美股暴跌的原因?
-
先说一下昨晚,美股暴跌。
三大指数跌幅最小的是3.94%,最大的是纳斯达克5.16%,垮成老狗。
消息面,美国8月CPI数据同比增长8.3%,虽然相比七月8.5%的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高于8.0%的市场预期,而且在油气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8月CPI环比7月仍有0.1%的涨幅,说明通胀压力依然很大。
这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下周超预期加息的担忧,虽然现在主流的声音是加75BP,但已经出现加100BP的赔率,如果真按这个力度来,直接就是美股的核按钮。
今年以来,美联储的动作成了美股涨跌的命门,一旦有超预期加息隐患,美股总是先崩为敬,而当通胀层面释放出一些利好,美股往往又会走出报复性反弹。
总之,很没有原则。对A股来说,已经逐渐适应了美股这种神经病式的涨跌节奏,所以面对昨晚美股大跌,今天大盘低开后迅速反弹,即使后边走出二次下探,也没像美股那样一路向下。
当然了,美股虽然不足为虑,但美联储不得不防,眼瞅着下周四就是新一轮加息窗口,在此之前全球各路资金都表现得很谨慎,不会有太大动作,这也是A股近期走势平淡成交低迷的原因。
毕竟,谁都想等靴子落地再大搞特高。
基于预期来看,由于8月通胀数据有些不乐观,所以下周美联储加75BP就算好消息,加100BP的话美股难免要再挨一捶,捶完也就没事儿了,大概率会进入反弹周期。
宁王早盘再次大跌4.5%,并且创出阶段新低,公布中报至今的跌幅已经超过20%,进入传说中的技术型熊市。
消息面依然没有利空,近期反而在不断释放利好,但股价还是一路下跌,很显然情绪化抛压没有释放完,估计要等它杀进超跌区才算结束。
目前宁德时代的指标尚未超跌,也就不符合我们的右侧抄底战法基本要求(指标超跌+远离中期均线),因此这个位置还谈不到止跌企稳的,估计还需要耐心等待,只有它企稳了,创业板才能稳住。2年前 - 美股大跌原因是什么?
1.美国高通胀率,通胀率已经居高不下,创40年的高通胀;
2.美国货币收紧,美联储预测还会多次加息,预期5月加息50个基点;
3.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国债收益率这么高,谁都不会愿意冒高风险炒股,对全球热钱和美股的资金流动性非常不利;
4.美国股市高泡沫,要知道美股走了十几年大牛,累积一定的泡沫需要进行价值回归;
以上四大因素就是造成美股大跌的内在原因,最大的因素必然来自美国货币紧缩,美联储加息导致市场悲观情绪蔓延,引发美股大跌。
2年前 -
四大主因导演美股暴跌 原因一:俄乌战争升级 原因二:投资者集体非理性行为,恐慌性出逃,原因三:美国加息预期增加,原因四:市场传闻干扰2年前
-
你好,大小非 (非流通股 non-tradable share)
非是指非流通股,由于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
持股低于20%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于20%的叫大非。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后,他们就会抛出来套现,就叫减持。
因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东,战略投资者。一般不会抛;小非就不一样了,许多年的不流通,一但流通,又有很大获利,很多都会套现的。
小非:就是小部分非流通股,股改之前就有承诺,非流通股在股改结束以后一年之内是不会在二级市场上抛售的,一年以后也不是大规模的抛售,而是有限度的抛售一小部分,为的是不对二级市场造成大的冲击。而相对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场的流通股数,非流通股完全变成了流通股。
通常来说大小非解禁股价应下跌,因为会增加卖盘打压股价;但假如大小非解禁之后,其解禁的股份不一定会立刻抛出来而且如果市场上的资金非常充裕,那么某只股票有大量解禁股票抛出,反而会吸引部分资金的关注,比如氯碱化工年初的时候有大量大小非解禁股份上市,从解禁当日开始连续放量上涨!
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 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反之叫大非。 解禁,即解除禁止。 小非解禁,就是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允许上市流通。 当初股权分置改革时,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说,有许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暂时是不能上市流通的。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
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两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5年前 -
大小非是中国A股市场股权分置改革(股改)后的产物,是对股改前原本不流通但在股改后可以逐渐全流通的“非流通股份”的俗称。大非指原为国有股份的限售非流通股;小非指原为法人股份的限售非流通股。
“非流通股东”包括“国有股东”和“法人股东”。在股市前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保证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保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多数上市公司在发行上市(IPO)时的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东持有的国有股份会比例较大、数量较多占主导地位。
在股改对价后,这些国有股份获俗称“大非”;同国有股份相比,“法人股东”持有的法人股份数量相对较小,股改后获俗称“小非”。“非流通股”由上述两种股份共同组成,股改后被并称为“大小非”。
扩展资料:
一、大小非减持条件限制
1、大非
一年内,不能减持;第二年,可减持股份<公司总股本5%;第三年,累积可减持股份<公司总股本10%;三年后,完全解禁
2、小非
一年内,不能减持;一年后,完全解禁
二、大小非解禁后股价情况
通常非流通股解禁后,大股东就有可能抛售股票进行套现,这往往会造成股价下跌。因为在解禁前人们对解禁的预期可能使得股价下跌,解禁后若无大规模套现行为,股价自然会回升到原来位置。
大股东是否套现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公司的经营状况,因为他们是公司的管理者,对公司的情况最为了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小非
5年前 -
何为大小非?
“大小非”产生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上市公司在上市时招股书上说的是非流通股暂时不流通,导致投资者高价入市.鉴于非流通股要进入流通状态,则将会带动流通股的股价下跌,所以股改就是通过对价让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给流通股股东带来的损失由非流通股股东给以补偿.常用的模式是送股,比如10股送3股,即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每10股送3股.送股后,非流通股股东获得了流通权.考虑到非流通股股东一送完股就获得流通权,市场的压力会很大,监管部门又颁布了爬行流通下的“锁一爬二”政策,即非流通股东送股之日起12个月后,可流通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24个月后可流通10%,36个月后才可以100%流通.其中持有公司总股本5%以上的非流通股股东称为“大非”, 持有股本5%以下的非流通股股东称为“小非”(小非在12个月后即可100%流通).
股权分置改革从2005年6月开始,到2006年底,已有1200多家上市公司完成股改,改革基本上搞定.由于“锁一爬二”的原因,非流通股并不能马上卖出,因此大盘表现为整体上扬,甚至摸高至6000点上方,但随着解禁期的到来, “大小非”呈加速的方式获得“自由身”,给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7年前 -
“大小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的,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一年以后也不是大规模的抛售,而是有限度的抛售一小部分,为的是不对二级市场造成大的冲击。而相对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反之叫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的,在股改后两年以上方可流通,因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东,战略投资者。一般不会抛)。
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
股票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 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非”“小非”。其中最有发言权的是控股大股东——他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东及其他法人股东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们对公司股价既不关心,也无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9年前 -
澄清几个问题:
1 大小非不只是中国有,美国也有,比尔盖茨就是微软的大非,每年都减持
2 香港没有大小非,因为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都是全流通,这是香港特色的股票发行制度.
3 A股减持确实带给了我们二级市场很大打击,但是香港相对于A股市场,和世界完全接轨;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往往由于发展时间短经济总额很小;如果我们的国企去香港大小非减持,那么不排除全部被外资收购,到时候我们的国民生活支柱—全部的国有企业如果都被外资收购,那么我们的祖国无异于变成了殖民地
而在大陆发行,由于经济对外联系不是那么的充分,所以对于自己民族资产的股份保护还可以有效实行,不至于被外国投资者全部收购.并且有广大人民的充裕资金作后盾,我们的国家希望—-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获得人民的支持,而发展于世界之林呼吁大家不要因为自己的一点私房钱亏损了就把大小非视为洪水猛兽;其实大小非抛售本身不会让市场下跌,是投资者自己恐慌盲目抛售股票,自己砍自己的脚,自己割自己的肉不是么?我们要改变传统观点,对于价值重新认识,那才是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唯一途径
为什么大家不发扬下爱国精神理解下呢? 所谓水涨船高,就算把大家的帐户都变成2倍,如果国有企业被收购了,国家没有一个完整体系了,甚至我们国家的经济被变相的殖民了,那么我们国民即便富有,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大小非就是不能在H减持,宁愿亏损也要在国内坚持,国有企业的股份就要中国人持,这是义务也是权力,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16年前 -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保证国家的控股地位,公司上市时有一部分股票是不能流通的(国家股,后来又出现法人股)。后来国家进行所谓的股权分置改革,一夜之间这些非流通股票就可以流通了,根据规模大小被称为大小非。这说明中国在资本市场制度化、市场化上还有待完善。
在资本主义的证券市场没有所谓的大小非,因为在在海外(港股)的证券市场股票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只是大股东和战略配售股东有一个限售期而已,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大小非问题,大小非只局限于A股市场,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股市词汇。
16年前 -
显然是没有的,这是中国股市建立之初留下的后遗症,当初为了让中国股市顺利建立,排除股市姓社姓资问题的非议,中央决定保留上市公司2/3的股份不得流通,就是后来的国有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等,而只让1/3的股份在市场流通,以此来保证国有股份的支配地位。
所谓大小非就是指这些非流通股,持股低于20%的非流通股叫小非,大于20%的叫大非。这些股份的存在就导致的股权分置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就不展开讲了,LZ可以上网查股改的原因),于是中央决定在2005年中实行的股改就是为了让这些非流通股上市流通,也就是现在大小非解禁的由来。16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