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买的是保险,不是火箭筒
几个月前,许多人还把中国描述为“不值得投资”,而最近几周,投资者对中国当局政策反应功能的转变表现出热情,这也可能是一种过度反应。这种反应严重简化了一个国家内部失衡、资源配置渠道低效、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等问题,而中国面临的竞争重点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位投资者认为,市场应该这样回应北京方面发出的信号,即领导层更愿意采取重大刺激措施。中国股市在 10 个交易日内飙升近 40%。外国投资者资金的大量流入突然取代了一年多来持续不断、累计大量流出的局面。
从历史来看,投资者有充分的理由将长期的谨慎换成突然的狂热。如果最终愿意,中国有能力部署以大规模财政刺激为中心的“火箭筒”式政策应对措施,从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来看,这有望对经济产生有意义的影响。由此产生的市场波动将因投资组合定位而严重加剧,因为外国投资者的中国敞口相对于基准而言显著偏低。
尽管这看起来令人信服,但它违背了中国的经济逻辑。
由于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等部门存在严重失衡,中国需要耐心地进行谨慎的去杠杆和改革。否则,一味地采取强硬措施可能会加剧过度杠杆,增加过度负债,并进一步破坏整个经济的资源有效配置。
鉴于这一现实,当局选择有限刺激措施令市场失望也就不足为奇了。与大规模刺激措施相比,这一政策旨在遏制严重经济放缓的风险,而不是通过大规模刺激来提振家庭消费信心,从而摆脱经济低迷。也就是说,这一政策更像是一种保险措施,而不是一种武器,而且考虑到中国与美国的紧张关系持续存在且可能不断恶化,这一政策也是合理的。
然而,市场似乎仍在等待更多政策出台。他们未能认识到两个现实。首先,正如一位朋友最近所说,中国无法用宏观工具解决微观问题。其次,所需的微观工具需要时间来制定和发挥作用。
如果缺少了这两点,投资者将会失望——要么因为火箭筒永远不会兑现,要么因为即使兑现了,也会加剧结构性和金融失衡,而正是这种失衡导致他们在几个月前还认为中国不适合投资。
韭菜热线原创版权所有,发布者:风生水起,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crx.com/86684.html